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崔正芳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2期   作者:崔正芳
[导读] 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摘 要: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资料80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均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以同期儿科中应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应用阿奇霉素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胃肠道不良反应、过敏性皮疹、发热等;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发热、过敏反应等,不同剂型之间的不良反应差异较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反应加重。
         关键词:阿奇霉素;儿科;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属于15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肺炎球菌、厌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高度杀菌活性,对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也具有明显作用。阿奇霉素在胃酸中的稳定性为红霉素的300倍以上,口服用药吸收度较高;静脉制剂用药同样能够达到快速、有效的杀菌效果。然而,随着药物应用的推广,其不良反应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造成了较大危害。为了提高阿奇霉素治疗儿科疾病的疗效、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就我院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儿科疾病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均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11岁,平均(6.2±2.4)岁;病程3d至1个月,平均(10±5)d;疾病类型:呼吸系统感染62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0例,泌尿系统感染8例。以同期儿科中应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12岁,平均(6.7±2.1)岁;病程5d至1个月,平均(11±4)d;疾病类型:呼吸系统感染64例,皮肤软组织感染9例,泌尿系统感染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根据症状采取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治疗。研究组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mg/kg,最高剂量不超过0.5g。将阿奇霉素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进行静脉滴注,严格控制滴注时间,每天治疗1次。对照组患儿根据体重口服阿奇霉素,0.25~0.5g/次,每天1~2次。两组患儿均治疗5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46例次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33例(41.25%),发热4例(5.0%),过敏性皮疹3例(3.75%),过敏性休克4例(5.0%),其他反应2例(2.5%);对照组患儿口服阿奇霉素后,43例次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30例(37.5%),发热3例(3.75%),过敏性皮疹5例(6.25%),过敏性休克3例(3.75%),其余反应2例(2.5%)。两组患儿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阿奇霉素的作用机制
          阿奇霉素在临床上的适应证主要包括由于敏感细菌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鼻窦炎、衣原体感染、尿道炎、肺炎支原体感染、鹦鹉热衣原体非典型肺炎、尿道炎等。阿奇霉素是第一个对酸环境稳定的15环含氮大环内酯类衍生物,通过口服到达胃部后很少遭受破坏,进而通过十二指肠进入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组织中,促使血清水平快速下降、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清浓度的50倍以上;并被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摄取,一旦发生局部感染,巨细胞被激活后向感染细胞组织转移,随后释放出高浓度的阿奇霉素阻碍细胞转肽过程,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单次用药半衰期最长可达48h,给予最低药量时仍然能够满足杀菌需要。患者在进行抗菌治疗前首先进行细菌培养,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是否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阿奇霉素治疗多种病原菌感染的疗效均非常显著,尤其是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非常突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部分患儿对于头孢菌素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或者应用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进而选择阿奇霉素进行干预。
3.2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分析
         本研究结果发现,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与口服用药均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且两种用药方式造成的不良反应现象并无明显差异。无论采用哪种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热、变态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重视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属于长效抗生素,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时间,禁止每天多次用药,且用药时间不宜过长,疗程在5d以下,需要连续治疗时至少间隔3d后再用药。通过以上措施预防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白平生,熊凤梅.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J].西北药学杂志,2011,26(4):312.
[2]华志红,宋治军,王伟,等.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4):286-287.
[3]庞祥华,吴学典.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8):1077-10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