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P 与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作者:郭火明、袁路长
[导读]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1例。A组采取PVP治疗,B组采取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骨水泥用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均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且B组术后Cobb角低于A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9.51%,高于B组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疗效,PVP手术时间较短,PKP则能够更好的恢复胸腰椎生理结构,减少骨水泥渗漏,预后更佳。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前缘高度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因患者年龄高,且伴有骨质疏松,骨折后愈合慢,恢复期长,常规保守治疗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不利于脊柱结构及功能的恢复[1]。骨水泥填充治疗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常用治疗方法,可有效恢复胸腰椎功能[1]。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骨水泥填充治疗的两种术式,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各有优势。为此,本研究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分别采取PVP与PKP治疗,旨在探讨其具体疗效。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1例。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经影像学确诊;符合手术适应症;签订知情同意书。A组女17例,男24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8.52±4.91)岁;损伤节段为椎体T10段3例,T11段6例,T12段13例,L1段14例,L2段5例。B组女16例,男25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8.57±4.86)岁;损伤节段为椎体T10段4例,T11段5例,T12段14例,L1段13例,L2段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实施局部麻醉,C 臂机透视确定穿刺点,做好标记;穿刺针经标记处置入椎弓根,C 臂机透视确定位置良好后顺椎弓根敲入,并确定骨水泥注射位置(正位穿刺在椎体中线附近,侧位在椎体前1/2-1/3) 。A组调配8ml左右骨水泥,待骨水泥为拉丝期时经C 臂机透视动态透视下分次、缓慢注入椎体,根据骨水泥弥散情况,对刺针方向进行调整,待骨水泥填充满意停止。骨水泥固化后,将穿刺针拔出,于创口覆盖无菌敷料。B组则建立通道,置入球囊扩展,恢复椎体高度后将球囊退出,经工作通道分次、缓慢注入拉丝后期骨水泥。注射完成后 5-10min,将注射器拔出,缝合伤口,覆盖无菌辅料。
1.3  评价标准  比较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疼痛、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量化评分,用0-10代表不同疼痛度,评分越低则疼痛越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骨水泥用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2.2  治疗效果  两组术前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VAS评分、Cobb角均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Cobb角均低于B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s)
        
2.3  并发症  A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9.51%(8/41),高于B组的4.88%(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
3  讨论
        胸腰椎段人体运动应力支点,承重量及活动度大,易发生损伤,因胸腰椎功能特殊性,损伤后直接影响患者活动能力。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纠正Cobb角,恢复椎体前缘高度,为胸腰椎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内环境。
        骨水泥注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通过在损伤节段内填充骨水泥,以骨水泥粘固作用增强椎体强度,恢复脊柱序列[2]。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常用术式,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患者耐受性高。但PVP注入骨水泥时黏度较低,且推注压力相对较大,易引起骨水泥渗漏。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术后VAS评分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低于B组,Cobb角、骨水泥渗漏率高于B组。表明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具有良好疗效,可缓解疼痛程度,但PKP疗效更佳,预后更好。推注的骨水泥量与椎体疼痛缓解无相关性,术中应根据实际注入适量骨水泥,满足椎体强度需求即可,无需过度追求骨水泥的弥散体积,从而在保障手术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外渗的风险。PKP经球囊扩张后能够更好的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并可压实骨折线,且在椎体内形成的空腔较大,利于骨水泥推注,可避免推注压力过大导致的骨水泥渗漏,且注入的骨水泥黏度较高,不易于外渗[3]。但PKP较PVP操作更加复杂,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手术时间,临床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根据患者需求及耐受度选择合适术式。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取PVP与PKP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但PVP手术时间更短,而PKP能够更好的恢复胸腰椎生理结构,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有利于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高玉盛,董智勇,范学辉,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3):182-185.
[2] 贺旭,马鹏飞,马雪峰,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19,22(2):140-142,146.
[3] 池一阳.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5):2626-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