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中对于尿液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余敏红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作者:余敏红 沈淑波 黄金英 赵晶 葛存兴
[导读] 目的:对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
        摘  要:目的:对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检验科接收的1200例患者。尿液检验依据SOP标准,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上机检验参照说明书设定参数,及时准确记录检验结果,对存疑结果开展二次检验。分析86例异常检验结果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尿液样本的采集、保存、送检、检验全过程,总结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86例异常检验结果中,样本采集因素45例(52.3%),个体差异因素17例(19.8%),检验误差因素12例(14.0%);样本保存因素9例(10.5%),人员操作因素3例(3.5%)。结论:临床检验中,尿液检验结果影响因素较多,涉及样本采集、个体差异、检验误差、样本保存、人员操作等,提示工作人员全程加强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检验;尿液;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检验科接收的患者1200例。包括男性687例(57.25%),女性513例(42.75%);年龄位于18~80岁,平均(46.5±6.4)岁;疾病类型:普外科426例、胸内科247例、神经内科229例、妇科178例、儿科120例。其中尿液样本检验结果异常86例,占比7.17%。
        1.2 方法
        仪器设备:尿液检验选用尿液分析仪,型号为AE4020,由日本京都公司生产提供,配套试剂和说明书。检验流程:采样。尿液样本取中段尿,容器使用干燥清洁的一次性尿杯,注意事项如下:①女性在留取尿液前,使用纱布或湿巾清洁外阴,防止混入阴道分泌物;②女性处于月经期,要在经期结束后取样;③用药患者要在停药后取样;④门诊患者可在家中自带尿液,但要避免样本污染;⑤住院患者采集清晨第2次尿液。送检。尿液样本采集后,经验收合格后在1小时内送检,拒收标本包括:①标识不明,无法识别患者信息;②尿量不足,会降低尿沉渣结果假性率;③存在杂物、粪便污染,会干扰检验结果;④采集方式不当,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⑤送检超时,会导致尿液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尿液检验依据SOP标准,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上机检验参照说明书设定参数,及时准确记录检验结果,在2小时内完成检验。对于存疑结果,应该开展二次检验。
        2 结果
        在86例异常检验结果中,样本采集因素45例,占比52.3%;个体差异因素17例,占比19.8%;检验误差因素12例,占比14.0%;样本保存因素9例,占比10.5%;人员操作因素3例,占比3.5%。
        3 讨论
        3.1 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①尿液采集有误。尿检标本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标本采集水平的影响,对尿检结果的准确性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在进行标本采集的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样本质量以及采样容器等。如:有粪便、白带、月经血以及精液等杂物混入了标本中,则会严重干扰尿液检验结果,同时如果采样容器的材料不适合,这种材料便会和尿液样本发生反应。影响因素中尿液采集有误是所有影响因素中占比最高的因素。由此可见,尿液采集有误是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②尿液保存不当。通常情况下,临床上并不是收集完标本便马上对其进行检验,首先要将其保存一段时间,在进行保存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因素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使其出现误差,例如:如果样本保存环境中的湿度、悬浮物以及温度均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则会使得尿液本身发生物理以及化学变化,进而对检验结果进行影响。同时,有少数样本的标记会出现脱落现象,或者没有将其记录清除,因此不能对相应患者进行准确对应,这也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尿液的保存方法对于尿液检验结果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③尿液运送不规范。在将尿检样本送往检查的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在获取尿检标本之后,没有将其进行及时送检,导致送检时间较长,进行标本采集与检验之间的时间在6h以上,进而会促使标本溶解,引发误差。同时,标本量过少,没有达到正常的尿液检验量,其检验结果不准确。
        ④检验过程中仪器使用操作不规范。展开尿液分析时,多借助尿液分析仪、尿试条等仪器进行,如果检验人员使用尿试条的方法不够规范,或者检查仪器自身质量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错误。
        ⑤分析错误。尿液检验分析错误属于常见错误,如果检验前患者服用了相关药物,例如使用了吩噻嗪或者氯丙嗪会导致胆红素、尿胆原检验结果异常,易出现呈假阳性。另外,若患者机体中抗坏血酸浓度偏高,葡萄糖、胆红素以及亚硝酸盐等检测也会受影响。
        ⑥尿液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尿沉渣镜检时,患者尿液细胞形态因理化因素或者留尿、镜检时间长等因素影响,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原本形态受到破坏等等。尿液细胞形态发生变化是影响尿液检查结果的因素之一,但其发生率较低,并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2 提高尿液检验结果准确率的措施
        ①在进行采样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此来将采样质量提高,将尿检过程中的不良影响降低,具体包括:对患者水、饮食以及用药等情况进行了解,这些因素均可能会使得患者的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通过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能够及时将其排除。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要将服用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在取样之前不要服用影响较大的药物,谨防药物对患者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同时将尿样采集的相关知识介绍给患者,使其能够主动保持阴道口的清洁,并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留尿时间进行选择,谨防检验结果受到杂物以及容器等的影响,提高尿样标本的质量。②采集患者的尿液标本后务必在2h内送检,选择合适的容器盛装,并且将采集的标本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冷藏,检验分析的时间应该控制在6h以内。③运用尿试纸条前要查看其是否失效,并且选择专用容器来对尿液标本进行密封保存;尿试纸条的保存要选择干燥的环境,确保不受阳光直射,并且尿试纸条容器必须密封存放。取用试纸条之也要密封容器,严禁试纸条回收再应用,或者混合使用。④检验人员在应用仪器之前,要仔细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出现损坏,然后按照正确的方法与步骤对尿液标本进行检验。检验后要根据标准的清洗方法保持仪器干净整洁,同时加强维修保养,确保再次使用时仪器完好无损。⑤检验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及专业技能,确保检验结果准确。⑥药物对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主要设计化学、药理学、酶学和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因此降低药物对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需要考虑药物成分的特性。如综合给药途径、药物的血药浓度、药物半衰期、排泄途径、清除率等因素对尿液质量的影响。在分析判断检验结果切断排除以上因素引起的误差,就能减少药物对尿液检验结果的干扰。
        综上所述,为了减小和避免检验误差,临床上应当加强对以上因素的分析,从而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张长虹.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探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02):181-182.
        [2]高胜利.分析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1):1669-1670.
        [3]王莉花,李艳.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014.
        [4]刘文俊.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1):4423-44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