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市 300402
摘要: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应用现状,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有待提升、预制构件装配质量不达标等,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并简单介绍了BIM技术的优势.
关键词:BIM技术; 装配式建筑; 质量管理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业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可以有效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对于常规的建筑工程项目相比较来说,装配式建筑涉及众多环节,对质量管理要求比较高。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当中,通过运用BIM技术,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不同环节的质量信息得到集中管理,减少质量管理不当现象的出现。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当中BIM技术的具体运用。
一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 施工准备不到位
由于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项目准备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例如,技术准备不到位、施工材料准备不到位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效果。要想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要求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积极配合,找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有效改正。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强度,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质量与效率得到双重提高。
2 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有待提升
装配式建筑工程当中,如果各项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不达标,会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因为施工技术发生较大的转变,使得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不断拉长,各项预制构件在设计环节、制作环节与运输环节,容易出现质量不达标现象,使得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断下降。
3 预制构件装配质量不达标
和常规的建筑工程施工相比较来讲,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更加便捷,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影响特别大。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因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内容特别多,若各项预制构件的质量不达标,特别容易引发严重的管理问题。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当中BIM技术的应用优势与要点研究
1 BIM技术的优势
1.1 在项目施工前进行模拟施工
利用BIM技术,构件完整的建筑模型,在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准备阶段,进行模拟分析,找到预制构件装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立即改正。结合BIM模型,妥善布置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吊机的施工范围更加明确,各项预制构件堆放更加科学。如梁的剖面或者柱的界面发生变化时,这会通过空间拓扑关系自动反应给其它专业工程师,并且可以通过虚拟检测碰撞实验,在设计阶段发现并及时更正专业冲突问题。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者来说,可以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找到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作业人员更好的掌握预制构件安装流程,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成功开展。
1.2 提高项目的质量管理效果
和常规CAD图纸相比较来讲,BIM技术的科学运用,可以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得到更好实现。BIM技术可以帮助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拓展管理思路,构建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更为直观的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施工信息的传递方式更加便捷,减少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隐患。
1.3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在应用BIM技术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人员可详细的记录下各项预制构件生产时间,包括施工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将有关信息输入到BIM模型之中,通过分析建筑信息模型,找到问题解决对策,并结合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现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从而更好的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效果。
1.4 BIM数据库的时效性。
BIM 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信息在建筑全过程造价管理中是动态变化的,随着项目进展及市场变化,相关责任人员会修正BIM数据,所有参与者均可共享更新后的数据。数据信息包括任意构成要素的市场价格信息,某设计变更等。在项目全寿命过程中,可将项目从投资策划、项目设计、工程开工到竣工的全部相关造价数据资料存储在基于BIM 系统的数据库中。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工程竣工后,所有的相关数据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参数设定,从而得到某一方所需要的工程基础数据。BIM 这种富有时效性的数据库,改善了沟通方式,使拟建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及后期项目造价人员及时、准确地筛选和调用工程基础数据成为可能。也正是这种时效性,大大提高了造价人员所依赖的造价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避免了传统造价模式与市场脱节问题,也为信息的积累传播作出贡献。
2 BIM技术应用要点
2.1 在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产品精度要求特别高,如果预制构件生产质量不达标,则会降低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为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要求设计单位提前进行设计,然后预制构件生产厂家进行生产加工。在生产各类预制构件前,设计单位需要与有关部门保持有效沟通,并运用BIM技术,调整设计方案,保证各项预制构件生产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另外,设计人员在交接环节,要明确装配式建筑设计意图,保证预制构件的设计与生产保持一致。通过合理运用BIM技术,可以帮助预制构件生产厂家更好的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有效缩短了工程的施工周期,进而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保证预制构件生产质量和精度得到双重提高。
2.2 在项目施工场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信息管理水平,而且能够显著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场地质量管理效率,利用BIM技术构件仿真模型,在项目施工前,对施工方案进行预演,找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经过认真改进,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此外,将BIM技术运用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之中,能够帮助管理者找到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良好的预防对策。和常规的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相比较来讲,装配式建筑施工场地更加复杂,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在装配预制构件之前,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5D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找到项目中的质量隐患,并制定出预防对策,优化预制构件装配流程。管理人员还要结合建筑信息模型所输出的图片,与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让作业人员进一步了解各项预制构件装配流,,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某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之中,管理人员通过运用BIM技术构建信息模型,找到施工场地中存在的质量管理缺陷,并加以改正,以此提升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
在工程项目施工场地质量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认真分析建筑信息模型,找到建筑信息模型中存在的缺陷,并制定出风险应对方案,真正达到提升工程施工场地质量管理效果的目标。
2.3 利用BIM技术进行仿真模拟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管理人员利用BIM技术,针对项目施工环节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进行仿真模拟,可以有效减少突发事故的出现,保证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BIM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还原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进一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流程。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包括多个专业,不同的专业间需要保持良好的协调性,而BIM技术的高效运用,可以保证不同专业得到有效协调,减小外界影响因素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好的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当中BIM技术的应用优势与要点,如在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要点、在项目施工场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要点、利用BIM技术进行仿真模拟等,可以保证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之中得到高效运用,进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稳步发展。项目施工前可以进行模拟施工、提高项目的质量管理效果、强化施工现场控制水平,提出BIM技术应用要点,希望可以为有关学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卫伟.EPC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成本及控制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8):44-46.
[2]廖京,曾思智,王雪飞.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及施工运维管理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9):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