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开启英语阅读教学的钥匙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作者:李月
[导读] 在几年来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感到阅读理解困难,考试时失分也很多。针对针对学生的实践和考试形势,几年年来,我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在英语课内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由大意到细节,层层推进,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引导学生对文章由表层到深层的理解,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李月    辽宁省北镇市五粮初级中学
【摘要】在几年来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感到阅读理解困难,考试时失分也很多。针对针对学生的实践和考试形势,几年年来,我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在英语课内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由大意到细节,层层推进,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引导学生对文章由表层到深层的理解,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29-02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课能够巩固所学词汇,加深对语法的理解。那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进行阅读课教学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思维导图将教学思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今天我们就以新目标九年英语教材unit10 section A 3a中课文为例
        一、预习阶段
        在进行课内英语教学时,不要忽视课前的预习,它将给学生课内学习很大的帮助,预习分为课前预习和课上预习两个阶段。
        1.课前预习
        给出整体思维图,指导课前预习时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每堂课预习之前,教师向学生提出预习的内容,方法,速度,和要表达到的要求,并严格检查。而学生则要根据预习要求,利用思维导图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的放矢,疑点经教师稍加点拨就迎刃而解,学生学起来轻松。更大的收益是长期坚持下去将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勤于归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了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见图1)
        2.课上预习
        由于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总会有一定的时间差距,其间会有诸多因素的干扰,因此课上再给学生一两分钟的时间利用思维导图预习是十分重要的。课上预习无非是短时间内调节大脑思维,使其定向于课前对课文的预习结果上,进人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视图引导阶段
        1.影响学生阅读的理解的主要障碍有词,短语,句子或语法现象,对其进行复习性的简单点拨是非常必要的,能帮助学生清除阅读障碍,对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更有帮助。课堂上我利用投影机出示相关的内容进行朗读点拨。例如:
        (见图2)
        2.思维导图的概述
        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听,说,读,写,唱,画,玩”八字教学法,可以把各种角色所表达的内容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储存后再输出,真正成为技能,技巧。利用思维导图情景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句——段——篇”的立体式阅读教学模式。教师边画边复述课文大意,使讲中有画,画中有讲。


学生则精力集中,全神贯注,枯燥的文字符号变为形象生动的画面,既再现了课文的整体,又突出了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当堂掌握理解课文,复述课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好。(见图3)
        三、阅读理解阶段
        现代教学法从现代心理学和语言出发,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建立语感,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人们对语言刺激反应式综合的而不是通过语句的分析来理解其内容。因此,阅读课教学应首先引导学生整体了解其大意,宗旨和中心思想,然后再进一步了解具体的情景和细节。在初中阶段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泛读和精度有机结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1.泛读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的阅读全文。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力高度的集中,通过迅速默读了解全文大意。让后让学生自己画或填写老师已经准备好的思维导图图示,指导学生构建初步的,大概的全文语义图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泛读的目的。(见图4)
        2.精读
        英语课文和汉语一样,注重篇章的结构和遣词造句。因此,精读课文显得十分重要。泛读之后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让他们结合思维导图仔细阅读全文。根据自己的思路画出思维导图,并且确定疑难点,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点拨解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对文章更深层的理解。 呆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视情况再提出几个问题,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最透彻的理解。
        四、运用阶段
        学完一篇课文,如果学生只掌握了几个“语言点”回答了几个问题或朗读了几遍课文,这显然是不够的。那样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不短培养学生的各反面的英语运用能力,才真正达到了阅读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收获非常大。
        1.看图复述
        利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是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好方法,当学生拿着自己画的图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都表现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见图5)
        2.实际运用
        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互相交流,当导图中出现错误,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改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英语的能力。
        3.练习巩固
        学生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后,进行相关的联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如果课上时间不够,余下的部分可作为家庭作业。坚持这样做,我们将不但在课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且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会明显提高。(见图6)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内英语阅读的训练效果特别显著。当然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能力的提高更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将继续寻找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青海教育》(西宁)2006.3.
[2]《中学文科》(南宁)2006.7
[3]《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李月,辽宁锦州北镇市五粮初级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