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化趋势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作者:常非
[导读] 数学知识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对生活中各种现象和规律的方法总结。只有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数学的根本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是贯彻新课改,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举措。

常非    山东济南市章丘区普集学区学校杨官小学  山东  济南  250200
【摘要】数学知识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对生活中各种现象和规律的方法总结。只有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数学的根本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是贯彻新课改,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趋势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36-01

         引言
         小学数学是基础性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小学生年级小,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限,而数学知识又比较枯燥难懂,专业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让小学生真正理解和吸收。因此,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中的必然趋势。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法的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能够使数学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是为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疑问和难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打好学生的基础,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和运用能力,以发挥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1]。
         (二)生活化教学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欲望,从而能够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并提高他们独立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生活化的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小学生积极研究和探讨生活中各种数学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个体间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能使他们用自身独特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思维缺乏逻辑性,只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整体的质量和水平。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就必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将书本中的数学知识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转换成具体的、形象的东西,以提高便于小学生学习和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图形》一课时,可以利用篮球、铅笔盒、可乐瓶、魔方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教学生认识球体、长方体、圆柱体、正方体等。
         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要实现生活化,不仅仅可以实践在教学内容上,还可以运用在数学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采用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方式上多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从而建立起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更加真实、立体。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生活化的图片、视频等进行课程导入,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讲解。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其它形式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比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可以找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文具店店员和顾客,进行生活情景模拟表演:顾客在文具店买了两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笔记本是1元钱一本,钢笔为5元钱一支,顾客给店员10元钱,然后让学生计算店员应该找给顾客多少钱。这样的生活情景模拟真实有趣,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进行学习。
         (三)实现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在课后作业上,教师也一样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和安排,以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和研究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手脑并用,以更高的学习状态去完成数学作业。
         例如,在教完学生《长度单位》一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去测量自己房间或者家里客厅的长度,并记录下来。这样的数学作业让学生更有亲切感、熟悉感,会更加积极热情地完成,不仅巩固了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能力。
         (四)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生活化
         为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自身的教学水平,数学教师可以在对自身的教学评价上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围绕着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的,学生对于数学课的想法和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参考依据[2]。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采取民主投票制,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教师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身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便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势愈加明显,必然会成为未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和研究,如何将生活化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工作中,以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娟. 生活化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7:119.
[2]王亚平.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 新课程(上), 20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