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快速发展,人们活动范围的加大和出行效率的要求使人们更加热衷于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尤其在大中型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堵塞,使城市交通环境得到改善。自动售检票系统作为地铁站内面向乘客服务的设备对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论述了现代自动化售检票系统,并探讨了新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动售检票;系统新技术;应用
引言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作为直接服务乘客的设备,是衡量地铁乘客服务质量的标尺。自动售检票系统融入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可以提高城市轨道的运营效率,节省城市轨道的人力,降低乘客的购票检票等待时间,与现代化的节奏与步伐完美结合。传统的自动售票系统以现金为支付方式,以非接触式单程票为车票介质,乘客需自备小面额现金进行购票,仅具有大面额现金时需要进行零钱兑换或通过人工窗口购买,乘客在早晚高峰出行或换乘站等枢纽站乘车将花费较长的购票时间.同时,乘客乘车过程中需妥善保管车票防止遗失,一旦车票丢失,不仅乘客需要补票,对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来说也是一笔财产流失。随着互联网+、AI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将其引入自动售检票系统,推出新型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将很好丰富现有的传统售检票业务。
1概述
传统的自动售票机给车站工作人员带来的钱/票增补及回收工作量较大,且一旦央行发布新版人民币则设备维保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设备软硬件改造。在强大的企业生存竞争压力下和社会舆论压力下,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设备制造集成商和设备生产厂商都在积极进行各种尝试,使该系统更好用,更易用、更耐用,最大程度地为乘客提供良好的出行服务。新技术支持下的自动售检票系统优势显著:一是购票渠道多样化,能够适应当下主流的乘客支付习惯。二是购票速度较快,降低排队购票时间,减少车站内的人员滞留。三是降低轨道交通运营商的票务运作成本,减少现金操作(补钞、清钞),降低故障量,减轻车站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四是节省物料消耗,如与现金支付密切相关的纸币识别器、循环找零箱、钞箱、发卡单元等。五是提高运作效率,呈现更智能化的售检票服务平台。智能支付除乘车功能外,还涵盖有乘客服务,时刻表及票价查询,站点信息获取等功能,为乘客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2自动售检票系统新技术应用
2.1新技术的作用
在我国各大具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中,几乎在各个车站都会设立自动售票机、取票机、闸机、客服中心等,乘客在乘坐轨道交通过程中,既可以在自动售票机或客服中心进行购票,或在网上购票后在取票机取票,如果有城市一卡通、地铁卡、地铁APP、云卡、云闪付、闪付等可以免除购票,在进站闸机处刷卡、刷手机或刷二维码等闸机读卡器支持的方式实现检票进站,当然,上述方式都是通过有形的外部介质履行车票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生物识别技术和更优识别算法的售检票新技术正在不断的开发应用中,内化于身的无形“车票”将带来更为无感的检票过闸体验,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自动售检票系统新技术。
2.2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结合应用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如火如荼,该技术在闸机上也可以充分结合应用。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像、虹膜、经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在城市轨道交通闸机上安装识别模块,乘客通过自身生物特征与支付系统绑定,在过闸的时候进行识别、扣款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现已有应用的技术包括脸像、步态、经络等,目前已有城市轨道交通在推广使用。
2.2.1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此前,为提高对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铁路进站身份验证过程已采用人脸识别与身份证人像比对。近日,支持车票、二维码、银行卡及人脸识别扣费等所有过闸手段的“人脸闸机”在国内部分城市地铁站投入使用,在其地铁官方APP注册人脸并审核通过的乘客,在智能安检门与人脸闸机合二为一组成的“安检票务一体机”进行“刷脸”后便可以一步式过安检进闸乘车,解决了传统安检模式下难以兼顾效率与安全的问题。人脸虽然作为弱隐私性的生物特征,但其应用安全性不足为虑,采用业界顶尖的深度学习识别算法,支持活体检测,能在300毫秒内完成人脸识别,为乘客提供无停顿快速通行体验,每分钟可通行40人,显著提高了进站效率。
2.2.2全态识别技术
全态识别技术结合人体姿态和人脸等综合特征作为识别的依据,模拟人的识别智能,组合使用生物识别技术,可以使乘客感受更为无感的快速过闸体验。目标尚在远处的时候摄像头先捕捉到目标的整体,给出初步判断,当目标走得越来越近的时候,其他特征会越来越清晰,系统会做更进一步的判断。如果识别目标瞬间出现在摄像头前面的识别区域,目标整体的特征都相当清晰,系统也能识别出目标。全态识别在乘客行走的过程中就开始识别,乘客走到闸机黄线处(设定的识别区)即可完成识别,用户不需要刻意去配合识别。全态识别技术多维度认证确认身份,与人脸识别的运算相比,对视觉处理器GPU的依赖更少,运行速度更快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及准确率,加快乘客通行速度。
2.3优化人脸识别算法
乘客注册人脸识别信息并绑定相应支付渠道的基础上,优化人脸识别算法,可以提升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提高整体的对比速度,提高通行判断效率。构建完善的人脸档案信息库,通过动态子库以及黑名单的方式进行管理,将注册过人脸识别信息的乘客的面部档案信息整理到信息库中,在乘客进站时进行第一次刷脸快速放行,将信息录入动态子库系统,人脸系统后台进行动态子库与人脸档案信息库和黑名单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正常的乘客信息会存留在动态子库中,对比结果为黑名单的乘客则要在动态子库中清除。在出站刷脸的过程中,对比人脸信息以及动态子库信息,成功之后在其相应支付渠道扣费,并打开闸机扇门放行,同时,动态子库消除人脸信息,即乘客本次行程结束。失败则对比黑名单,符合黑名单则进行报错,提示乘客前往客服中心进行人工处理。
结语
自动售检票系统在城市轨道运营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该系统融合了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智能卡技术,将当下炙手可热的AI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生物识别等新技术引入其中,将其在整个交通运输过程中承担的自助购票、收钱、找零、检票、黑名单、账目信息上传及出站回收等全自动的系统管理工作实现更便捷、智能、安全的管理,将显著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和改善乘车体验,改变以往拥挤、堵塞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聪,幸永红,周剑.二维码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18(11).
[2]郭君霞,韩雪松,崔秀琦.地铁AFC支付方式现状及移动支付安全性探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1).
[3]张明慧,张明超,张尧禹.生物识别技术方法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