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工作 滕 慧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9期   作者: 滕 慧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总结,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把安全工作进行落实,杜绝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只有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的方法以及提升技术,这样才能保证人身安全以及提升建筑企业的形象,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本文将分析安全管理的方法以及对于先进技术的构建。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增强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安全的影响分析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其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两项管理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因此,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想有效地提升自身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必须要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项目施工的需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经营管理体制,以此来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质量。同时,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建筑安全所涉及到的主体并不仅仅知识施工过程当中的施工人员,同时还涉及到建筑物的使用者,如果建筑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出现较大的问题,那么不仅会极大的提升施工事故出现的概率,同时还会极大的提升建筑施工安全隐患问题出现的概率,进而无法保证后续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尤为关键,该项管理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地强化该项管理,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安全性,进而为施工人员以及后续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2.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动态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必定是动态发展的一个方式。因此,在安全管理上,也是随着不一样的作业情况以及施工条件进行动态的安全管理。
        2.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种类多,内容繁杂
        当我们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整个工程的施工项目多,有时候还存在不同种类的作业交叉进行,导致安全管理的内容就比较的繁杂。安全事故的发生会有多种原因,它可能包括技术上、管理上的;与此同时,则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在随之变化。因此,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就是相对比较动态的一个整体,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2.3施工的不同项目的独特性,要因地制宜
        当建筑工程进行中,所牵连的每一个项目。它的技术方法也有所不同,以及它的施工周期、设备、材料等等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方法。
        3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未形成完整的监管体制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各色项目数量也随之增多,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监管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现在很多建筑企业都未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监管体制机制。完整的建筑监管体制主要指的是通过建立技术、安全管理两大项管理制度,使建筑企业的各项管理有正确的方向。目前,很多企业的建筑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比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施工技术标准与安全标准,导致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迥异且成果标准不一。如果技术标准超于安全标准,那么很容易出现施工事故。如果技术标准低于安全标准,那么整个工程进度无法保证。因此,技术与安全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由于建筑施工的门槛较低,很多施工人员的学历仅限于初中、高中,这就导致施工人员没有较强的作业素质与能力。优秀的作业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其自身安全的基础。如若施工人员不具备这种施工技术,极易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影响工作进度的质量和进度。较低的作业素质可能使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大概率出现不规范行为,严重时,会影响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因此,建筑单位应提高对施工人员的作业素质培养,减少不必要危险因素的发生。


        3.2缺乏完整的建筑过程管理
        目前,完整的建筑过程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其主要指得是施工前、施工时、施工后三方面的管理内容。由于建筑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不完善,导致建筑过程管理也相对滞后。比如,在施工前,工作单位技术不到位,无法做出详细的施工技术图样,这使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按照要求进行材料采购和储备,导致前期工作不足。在施工时,没有合理的计划督促安排,导致整个项目会被拖长,无法按时完成所需任务,延误工期。在施工后,由于缺乏完成的过程管理体制,使人们无法对原先项目进行预计跟踪导致所得数据与预算数据不符。由此可见,完整的建筑过程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始末。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4如何增强和完善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技术
        4.1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分为材料管理、资料管理和技术管理。材料管理主要指的是建筑施工所用的材料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通过严格的采购和监管制度,检验建筑所用材料是否达标。比如,建立专业的调查监管小组定期对购入材料进行抽检,有效避免或减少残次品的使用。资料管理主要指的是建筑施工所需的图纸和电子资料。建筑企业应组建相关单位对其进行资料种类划分与保存,让所用的每种资料都有存档,方便调配。技术管理主要指的是施工技术的多样化管理。建筑单位应确保施工技术的正确性,同样,其也应建立技术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教授和培训。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建筑施工正常运作的前提。
        4.2强化建筑施工工人的工作素质及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工人的工作素质及安全意识主要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特定环境有危患意识,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可以快速做出反应。较高的工作素质和安全意识是建筑工程安全进行的前提与保证。对于强化建筑工人的工作素质及安全意识,首先,建筑企业应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让建筑工人对工作环境所必需的专业素质和意识有充分了解。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4.3强化对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过程完善度管理
        目前,由于建筑施工工程的技术愈加复杂,人们对其工程项目的完整性也逐步重视起来。如何增强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完善度成为了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主要从施工前、施工时、施工后三方面进行阐述。在建筑项目施工前,相关工作人员要详细地对施工图纸中的技术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存在不妥的地方要进行及时更正与排除。在施工中,要狠抓每一个施工细节,比如,地基专研技术、密室通风技术等。如若施工过程中出现状况,要及时进行解决。在施工后,严格验收每一项建筑标准。
        5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工作的重中之重。人们应从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只有提升建筑施工的技术、完善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建筑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现,在大量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建筑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工作逐步走向成熟,企业的建筑成果也会遍布世界各地。人们在逐步改进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的同时,世界建筑成果也在随着跟进。其改良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秦振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36):252-253.
        [2]郑盛东.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7):8-9.
        [3]李冠男,王春婷.建筑安全技术管理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9):195-196.
        [4]岳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3):248-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