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精神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精神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安全隐患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精神内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探讨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进行护理科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在护理过程中发生预料之外的走失、伤害等非正常护理意外事件,称为护理安全隐患[1]。精神内科由于其特殊性,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比较高,因此在护理层面需要深入挖掘出问题,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本研究就通过探究精神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精神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安全隐患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24例,女性为16例,年龄在24~71岁,平均年龄在37.12±3.41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为21例,女型为19例,年龄在27~69岁,平均年龄在36.27±2.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安全隐患
(1)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隐患:①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精神内科科室,非常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由于患者均较容易发怒和急躁人群,容易发生突发事件,若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到位,造成治疗和护理操作或者流程上的失误,必然不能够自如应对突发事件,从而很容易引起医疗事件,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②责任心的缺乏:某些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是时对工作缺乏责任心,不能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甚至出现不在岗的情况,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也没有及时的记录护理过程,最终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2)患者方面的隐患:①患者存在各种不稳定的情绪,容易发生自杀、伤人等情况,甚至不承认自己具有精神疾病而以极端方式拒绝治疗。②患者内心不能接受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导致患者身体情况出现问题不及时向护理人员说明,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由于心里上存在负担,导致患者心理问题加重进一步加重病情从而容易发生不可控事件。
(3)医院环境方面的隐患:医院未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防护设施的安放,存在太多出入口等导致患者摔到、跌伤甚至跳楼自杀等情况的出现。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安全隐患的护理方法。护理对策:①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同时训练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觉性,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并进行处理,同时自如应对极端情况保护自己。②医院应该设置防护垫,在每个出入口都应该有人轮流值班看守,护理人员应该加大巡视患者的频率,形成完整有效的工作流程,及时发现问题,安排人员及时检查医院设施的使用性能,以及病房内的物品,将可能导致意外的物品进行统一管理[2]。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包括跌倒、冲动伤人、攻击行为等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满分我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为患者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进行统计,当P<0.05时认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之①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科患者一般都伴随较为明显的精神病症状,自控能力较弱,并且在患病初期精神病患者会否定自我疾病,治疗依从性较差,常有逃离医院的行为[3],因此有效的预防是控制事故发生的有力措施。护理安全也就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没有发生一些在法律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之外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损伤。由于精神科的特殊性,所以需要查找出安全隐患并进行优化,才能保证护理安全。因此本文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根据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进行护理科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精神内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探讨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进行护理科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磊,孔媛媛.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1):99+102.
[2]牛桂霞.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10.
[3]方蕾,王红霞.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55.
[4]郭三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及对策分析[J].心理月刊,2018(0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