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作者:张传义
[导读]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提出应该不断地加强意识形态的相关领域工作,这也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融入到其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得学生本身得到更好地发展。因此,在思政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促使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得到实现。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张传义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一中  甘肃  张掖  34200
【摘要】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提出应该不断地加强意识形态的相关领域工作,这也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融入到其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得学生本身得到更好地发展。因此,在思政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促使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得到实现。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38-01

         前言
         在德育教育当中,思政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道德建设上有着非常大的效用,能使得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有着非常大的助力。因此,高中教师在思政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也应该加强在此方面的重视,不断地彰显学科价值,完成核心素养的渗透等,使得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更多,达到预期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的核心素养通常情况下就是指,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之后,逐渐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质等,是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不可或缺的,只有提升核心素养,才能保障学生的学科学习得到有效的开展下去。
         (二)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内涵
         针对于思政学科来说,在“育人”方面、道德教育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是课程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而在思政课程的核心素养当中,则主要可以划分成四个方面,分别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是教师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主要方向,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实践路径
         (一)深化情境体验,培养政治认同
         站在宏观的角度上看,在现阶段,应该大力的推动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建设好公民社会主义的价值思想观念,这是在思政教育当中教师应该达成的一项任务[2]。但在教学实践当中,要想使得这一目标得到实现,教师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使得学生能热爱祖国、始终跟随党的领导,在将来成为优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思政教育当中,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体验的方式,来促使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得到增强,将核心素养的导向性展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生活与哲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站在唯物主义的辩证角度下,来探讨如何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更好的践行。由于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时期,在主观意识上普遍比较偏激,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教师在思政教学当中,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我国近几年来所取得的在各个方面的成就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对学生的爱国热忱、自豪感起到激发的作用,使得学生能感知到祖国的强大、党的正确领导,更好地加深自己的政治认同感,使得学生的政治素养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设置探究问题,培养理性精神
         在思政课程的核心素养当中,理性精神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主要就是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看待世界[3]。而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巧妙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懂得在实际生活当中如何运用好理性精神,使得学生在问题的探究当中逐渐的加强认知,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经济生活”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地抓住这一内容,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让学生懂得如何用理性思维看待金钱,让学生懂得理性消费等,使得学生对市场价格的变动有着一定的认知,使得课程价值得到展现。如,在这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辩论。如:“在现阶段,一些贷款买车买房的现象屡见不鲜,你认为这样的行为属于合理消费的范畴吗?”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观点进行分组,并进行辩论,使得学生在这其中逐渐的生成理性精神、理性思维,将核心素养的导向性展现出来。
         (三)引入生活案例,培养法治意识
         健全青年的法治意识,保障青年可以履行相应的义务,这是思政教学在开展当中的重要任务,应该使得青少年善用法律的武器,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因此,在思政教育的实际开展当中,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生活案例,通过一些真实案例,使得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生成。
         例如,在这其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模拟成法庭,让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职务。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案例,如民事、刑事案件等,让学生对这些案件进行分析、探讨。在这样的模式下,不仅能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增强,也能不断的促使学生法治意识的提升,将核心素养的导向性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在这其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基于课程建设,培养公共参与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公共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应该使得学生在真实的管理参与当中,对民主管理进行感知,使得学生的政治认同也得到增强,实现理论结合实践,使得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达成。
         例如,在教学当中,应该适当的拓展一些实践活动,在每个时期设置不同的主题,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如敬老院、孤儿院的帮扶等,使得学生也受到感染、收获体验、成长,使得学生的公共参与得到实现,使得核心素养的导向性得到展现。
         结论
         综上所述,思政课堂在“育人”这一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任务,不仅仅在于相关理论、能力的传授,更多的则是为学生人生观念的树立提供正确导向,使得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些目标,教师在教学当中一定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使得学科价值得到展现,使得学生本身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坡绪.新时期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34):40-41.
[2]赵欢.新时代高校党务公开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智库时代,2019(34):42-43.
[3]钟雪梅,钟梧月.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智库时代,2019(34):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