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李秀风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作者:李秀风
[导读]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想以及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与指示,信息技术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教学工具。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促进信息化技术和语文教学的结合,从而建立有效的全新教学结构。本文结合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情况,探讨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的有效。

李秀风     潍坊高新东风学校  山东  潍坊  261061
【摘要】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想以及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与指示,信息技术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教学工具。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促进信息化技术和语文教学的结合,从而建立有效的全新教学结构。本文结合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情况,探讨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的有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37-01

         前言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教学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既符合时代的需要,又适应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弥补由传统教育带来的弊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最大程度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解决识字困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当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时,就是主动积极的进行探究,从而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的更加轻松[1]。
         下面就以识字教学为例,讲解一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使汉字学习变得更加容易。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比较差,形象思维占据主动而抽象思维严重不足。所以在上课时对于枯燥的汉字学习,学生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而识字又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许多的教学内容又都是以识字为主展开的。传统识字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过于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严重的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与悦耳动听的声音,来刺激学生的感观,让学习汉字变得非常有趣,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象形字“鸟”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只小鸟在树枝上吃小虫子的动画,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播放了“鸟”这个汉字从象形字到现代的演化过程,使学生理解了鸟字的由来,并牢牢记住了鸟字的写法。接着为了加深学生对象形字的印象与理解,我又同学生们一起研究了“日”“月”“马”“羊”“雨”等多个汉字。


通过一个小小的多媒体动画就让这节识字课变得生动而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传递信息,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媒体能够通过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形象,更具趣味性强,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2]。信息技术能够把小学语文教材中静态的知识内容动态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把学生顺利的带入到教学情境当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小学语文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草原》这一课时,笔者就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唱草原的歌曲,然后再引导学生们说:“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已经让大家用电脑收集了很多有关草原的资料,谁能谈一谈你们心中的草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美丽的草原中,使学生对草原有了初步的认识,看到了草原的辽阔与美丽,了解草原具有的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能够让很多学生对美丽的草原心生向往,有利于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通过多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合作学习提高探究能力
         借助信息技术启发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交互学习,利用相关的资源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3]。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课堂内容转变为视频、音频以及图文等形式,培养学生从网络中获取资源的能力与习惯,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的单一现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由的集体协作探究,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总是认为只有课本才是最有用的,把目光牢牢的锁定在课本上。而信息技术为学生开辟出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通过小学合作学习展开的实践探究,既可以很好的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新课中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趣味作业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又可以为学生留下自由的搜集其他相关资料拓展所学知识的空间。
         结论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活动中来尝试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提升语文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使课堂的教学整体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永莲.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22):88-89.
[2]贺元花.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146-147.
[3]杨婷婷.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146+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