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作者:佟婷婷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氛围的乏味性极大的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如何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成为了一个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分

佟婷婷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氛围的乏味性极大的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如何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成为了一个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31-01

        数学是一门相对理性和抽象的学科,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由于有众多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致使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很不足的小学生学习起来倍感吃力。小学的数学教师在对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进行教学时,通常会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和多解题来进行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终究是不得其旨,学生们的理解也是模棱两可,并不能很好的进行融会贯通。在新课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新理念下,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和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并且很好的进行运用。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
        1.1学生思维能力薄弱
        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经常通过考试的题型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经常性的训练,从而渐渐薄弱化。在基础的数学计算中,由于薄弱的思维能力,经常性的使得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路模糊,没有条理,所以频频的出现错误,数学成绩也就得不到提升,从而使得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形成一个恶性的教学循环。
        1.2学生主体位置被忽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突出的是教师为教学主体位置的教学理念,教师通常是秉着严师出高徒的信念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自我授课。大多数同学都是在这样严厉教学的方式下被动的进行学习,学习不是一个自我的主动行为。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被严重的扼杀了,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教学脚步,而没有思考和探讨归纳。学生难以进入学习的状态,以至于学习的质量提高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1]。
        1.3数学课堂氛围枯燥单一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抽象和繁杂的特点,在小学生的思维成长阶段,数学学习是他们不小的挑战。小学数学教师,在采用教学方式的时候,由于没有考虑到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很容易导致数学课堂的枯燥和单一。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和教师之间就构建不起良好的教学联系,学生就将失去数学学习的动力,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不理想。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2.1设计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在教育改革推行之下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设计一定的情境,将同学们带入其中,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其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每个小学生都有一颗探知世界的心,面对好奇的事物能够充分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好的教学情境的设计不紧能够将课堂氛围有效的活跃起来,还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将原本抽象性强的概念和知识点具体化,从而有利于其吸收。在吸收和思考的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2]。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课《百分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商场促销活动的情境设计,让同学们化身消费者去商场消费。面对打折的商品价格,就需要学生们充分运用教材的知识点去进行计算。通过这样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融洽了课堂氛围。在情境中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至此通过情感的调配也极大的激发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2.2设计探究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进行有效的教学,即设计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对问题进行一步一步的探索,最终获得正确答案。这样一个过程,不仅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大胆的猜想以及合理的实验能够很好的理解教材概念和知识点运用。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一课中,教师通过慢慢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的探究和思考。先提出问题:圆柱和圆锥是怎样的?再让学生猜想:圆柱和圆锥的关系?最后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来验证圆柱和圆锥之间的相关性质。如此一系列的探究引导,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知识的同时也充分锻炼了数学思维能力。
        2.3及时整理,总结规律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总结和归纳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对学生解题之后的解题思路进行有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同时学生通过对解题过程中新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能够使其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死记硬背教学法,让同学们通过探讨和研究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从而通过不同角度的理解,能够对知识点进行不同效果的运用,这对帮助学生解题和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
        3.总结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小学生的教学不应该单单的只是进行知识点内容的教学,还应该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4]。授人以鱼终究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生自己学会了思考方式,才能在今后的新知识的学习中,游刃有余的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通过鼓励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总结,能够帮助其获得更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考能力,对提高其学习质量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也通过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构建了良好的师生交流桥梁,从而形成良性的教学循环,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曲磊.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9,12(23):77.
[2]高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11):84.
[3]谢丽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164.
[4]晁德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