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作者:唐克宝 蔡波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应该将立德树人当成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任务,培养更多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样就要求学生的教育工作应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应该做到学科教学与养成教育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如何在数学、语文、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渗透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学生的全面

唐克宝  蔡波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安镇西赵家沟村小学  吉林  长春  130211;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安镇西赵家沟村小学  吉林  长春  130211)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应该将立德树人当成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任务,培养更多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样就要求学生的教育工作应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应该做到学科教学与养成教育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如何在数学、语文、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渗透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课堂教学;习惯养成教育;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73-01

         前言
         习惯是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和努力的结果,习惯养成就很难能够改变。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阶段是能够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着重于课堂,结合小学生本身的实际特点与实际的数学、语文、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能够看出,加强对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如何在数学、语文、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渗透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借助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开展。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等,促使学生能够成人成才,通过这样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在实际的数学、语文、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主题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潜能能够获得充分的挖掘和发展,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同时,还应该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角度出发,促使学生能够走进社会,通过相应的社会实践充分激发学生的道德和情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道德,提升学生的品质和素质。



         二、利用示范引领,带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语文、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示范引领的作用,将理想、言行、道德、信念等方面上渗透于课堂教学当中,这些对于学生来讲都能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良好开展和实施。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渗透为教师的示范引领提供了方便,更加为课堂教学的良好开展提供了优势和条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正确的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相关培养学生规范意识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依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好动活泼等特点开展游戏活动,还可以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加以有效的融合,渗透于课堂教学当中。另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比如,可以开展“我以老师为榜样”的主题演讲比赛,说一说自己的老师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发扬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规范意识的形成,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开展和实施。
         三、加强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相应的约束机制,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的日差网行为加以监督和管理,还应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渗透相关培养良好习惯的内同,促使学生开展相应的讨论和交流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明确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在课堂教学当中还可以渗透一些世界名人养成良好习惯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予学生启发。同时,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开可以针对自身习惯样的内容开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活动,还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邀请家长参与其中,促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所具有的缺点和优点,通过对于日常生活和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文明个人、文明小组的测评活动,让学生能够有目标、有榜样,增强集体和自身的荣誉感,通过这样的方式重视使用规章制度去有效规范自身的言与行。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有耐心,允许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反反复复。在小学数语外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仅仅抓住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加强习惯养成教育,运用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且应该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真正的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虞文娟.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谈小学生必备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J].小学教学研究,2018(20):33-34.
[2]王卫鑫.重视关键阶段 抓实养成教育——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8(16):60-61.
[3]陆生宁,徐大群.德育评价与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以南京市芳草园小学阳光儿童卡为例[J].江苏教育,2018(31):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