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9期   作者:高玉亮
[导读] 在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高玉亮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山东省266400
        摘要:在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工程质量才能够保证建筑物整体的质量,目前来说,我国的许多企业虽然注重了质量管理,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这就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着重树立施工人员的意识,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及时地采取措施解决,避免造成影响之后的施工,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人为因素
        由于当前工程施工建设工程的管理难度逐渐变大,对于许多中小型企业而言,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专业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要求也随之逐渐变得严格。目前对于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售后施工服务过程而言,有极大部分的装修工程工作是非常依赖专业人力资源完成,如果售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够成熟或者售后施工人员态度不够认真负责,就会有极大的可能直接影响整个装修工程的售后施工服务质量。从目前的建筑施工单位工程管理单位情况来看,我国现代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主要由农民工人构成的,这些施工人员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素质,并不完全适应我国现代化的建筑施工管理方式,这就很容易产生影响整个我国建筑施工单位工程的生产质量安全问题。
1.2施工材料因素
        在工程施工进行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施工工具材料和机械设备损坏会直接严重影响工程施工以及工程的安全质量。建筑材料通常是泛指在建筑施工改造建筑主体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各种建筑主体原材料、建筑主体半成品、建筑主体成品等。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占据了其很大的成本,为了降低成本,许多黑心企业使用劣质、过期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这极大地影响了建筑主体的质量,从而导致验收不合格,极大影响了该建筑后续的使用,也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豆腐渣”工程。这不仅影响了该建筑的正常使用,而且对于企业的声誉而言,也是十分严重的打击,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1.3监督管理因素
        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技术性等因素对建筑施工过程质量风险控制息息相关。除了专业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素质外,技术决定因素还包括施工装备、信息和现场检测施工技术等。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必然需要时刻树立正确的施工产品质量观念,重视产品施工生产过程及其中的各种产品质量和施工功能的不断改进。随着我国科学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施工单位必然可以迅速实现各种产品和功能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在最终施工建造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针对不同建筑质量风险特性分别设置不同质量风险控制标准,并时刻进行对照,使得最终施工建造生产出来的高层建筑物整体质量符合规定的建筑质量标准,保证质量目标顺利实现。为了不断完善提高工程质量,各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新型施工技术和新型制造工艺的推广使用。在整个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严格建立一套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的工艺流程,保证质量,规范施工操作,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工程施工工艺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2.1优化工程设计方案
        在制定方案时,首先,应该以法律法规为主;其次,应该严格遵守技术规范,让承重、防震、消防以及水电设计等方面完全符合标准规定;最后,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建筑实际需求与施工现场情况计算其荷载值。

并且要根据建筑施工周期要求进行重点防护施工,以此保证其方案具有社会效益,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同时要避免施工图纸具有随意性,在设计完成之后应该经过设计单位与审核机构多次检查才能投入施工,并且施工单位应该在做好工程调查并优化图纸细节,完善图纸设计,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避免出现人为失误。
2.2强化材料与设备管理
        只有使用符合标准和要求的材料与设备,才能真正提高建筑质量。在采购方面,必须开展采购培训活动,既要强化采购人员的诚信、责任意识,也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要做好市场调查,保证第一时间掌握浮动价格;做好材料和设备的储存管理工作,最大程度保证材料性能完整,要加强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
2.3控制质量通病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不可避免,因此,一定要加强质量通病控制工作。第一,应该重视土方开挖问题,在开挖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破坏地基的稳定性;第二,应该重视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方法。要合理调配其比例,并且其浇筑、振捣等工作一定要符合作业流程。
2.4强化管控意识
        意识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因此,如果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水平,必须抓住主观影响因素,从领导层下手,提高企业领导层对这2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应该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将其提升到整体工作的重要地位上。首先,企业应该根据其具体情况建立不同的部门,并且明确其责任与职务,做到权责分明,出现问题有负责人可找,有措施可罚。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制度与程序,要让工作人员根据程序开展相应工作,并且要坚持动态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情况及时调整。最后,应该通过奖罚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此不断提高员工实力,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
2.5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应该从思想和技能2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强化员工的管理思想、促进员工学习管控知识、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理念与爱岗敬业精神,尤其是管理层绝对不能因循守旧,要充分发挥其正确的指导作用。同时要制定严格的准入规则,要求员工具备资格证书,并且要通过定期考察保证员工能力始终维持在稳定水平。其次,技能培训,其主要包含施工现场安全技术培训、施工技术培训、施工要点培训等等方面,同时还要做好上岗前培训工作,保证安全上岗。
2.6加强信息技术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融合性
建筑行业如果想要保持持续发展动力,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首先,可以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例如将施工信息与数据输入设备中,以此节省人力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还能将相关技术分配到最合适的施工部分。其次,可以运用三维建模技术,通过构造3D立体建筑模型让管理人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施工情况,管理施工程序。同时还能预先分析施工问题,以此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3.结语
        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所以企业应当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一个良好的管理方案可以很好地提升整个施工的效率。一个建筑企业在提升施工效率同时,质量也能够得到保障,就会大大提高它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能力。现在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果建筑企业不注重自己竞争力的提升,就很难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下去。但是目前来说,我国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这就需要企业重视施工的管理工作,如果一个企业具有优秀的管理制度,那么将会全方位地促进这个企业向上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让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舍,2019(31):144+178.
[2]从海虎,孙则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8,522(10):164-165
[3]单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技术研究[J].砖瓦,2021(4):159+161.
[4]王群芳,张连丰,杜鹏飞.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砖瓦,2021(03):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