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力学教学难点应对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9期   作者:崔艺林
[导读] 随着各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崔艺林
        身份证号码:37120319910219****
        摘要:随着各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本内容为一体,以结构力学为主要学习对象。将三大力学简化为一门建筑力学课程来教授,避免各门课程的独立性,有利于建筑学学生建立相对整体的力学思维,当然这也给建筑力学的教与学带来了困难和挑战。要求教师对广大力学内容有准确全面的简明概括;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高效地掌握力学的本质核心。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力学教学难点;策略
        引言
        为向社会输出更多专业能力较强且素质过硬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各高校纷纷加大了对专业课程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的完善与优化力度,而建筑力学作为专业教学重点内容,自然也成为了教育者关注的重点。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不仅涉及科目较多,而且存在着理解难度大以及内容较为抽象等问题,所以对课程教学基本情况以及教学问题展开研究,是后续策略制定的关键。
        1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现状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在部分学校当中,参与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学生有很多文科生,也就是说学生自身可能并不具备相应的理科基础,无论是学习能力亦或是自我控制能力都是相对较弱的。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并未充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总是认为这门课程对于今后就业的帮助并不显著,因而对于课程学习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认为不“挂科”即可,只要及格即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不会积极自主地予以解决,缺乏充足的学习动力的支撑。其次,从教师角度来看,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讲解的过程中,往往在授课的时候严格结合教材的章节内容开展授课,或者是直接结合教学进度表进行授课工作,过分强调公式、理论和概念的推导,理论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甚至会导致基础知识储备薄弱的学生出现畏惧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厌学甚至放弃学习。最后,从教材角度来看,现阶段教材普遍是结合传统学科体系编排的,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理论的完整性和具体性,过度强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无具体的针对性,因而导致学生群体普遍无法获得实践能力成长的帮助,无益于其职业深度发展。
        2建筑力学教学效率优化提升方式方法
        2.1拉近师生之间距离,构建良好教学氛围
        在对课程教学进行优化时,首先需要加强对师生之间关系的构建力度,不仅要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保证学生能够对课程学习产生极大兴趣,同时还要利用师生间的良好关系,构建起和谐的教学氛围,确保学生可以在气氛烘托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在具体进行良好师生关系构建时,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对学生予以足够尊重,按照平等、民主原则和学生展开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困境以及不足之处,以鼓励为主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改正,使其能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信心以及学习信心;②帮助学生明确专业方向具体要求,按照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喜好,帮助其分析日后职业发展与职业规划,保证学生学习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目的性,达到切实增加学生学习动力的目标;③不断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理论素养以及职业素养,在保证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保证整体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可以更加专业、贴近学生需要,能够真正按照专业工作需要对学生展开有效培养,进而以深入浅出、经典有趣的内容,帮助学生展开建筑力学课程学习,达到预期课程教学效果。


        2.2组织学生参与比赛,利用比赛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组织学生参与比赛,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确保其能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主动对各种知识展开学习,并在比赛之中对知识运用有所感悟,进而有针对性对自己薄弱点展开强化的有效手段。老师需要按照比赛所制定的建模规则以及赛制等内容,组织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展开针对性学习,保证学生建筑力学学习积极性与质量,并要在其中融合相关知识点,确保学生可以在比赛活动的促进下,不断对各项知识点展开学习与应用,进而真正做到知识点内化。老师需要利用比赛帮助学生找出专业学习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并要利用所取得成绩对学生集体荣誉感以及学习兴趣展开有效培养,在学校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从而为课程教学创造出更加理想的环境。
        2.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老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应让学生从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引导其独立对学习内容展开思考,使其逐步摆脱对于教师的依赖,进而对其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展开有效培养,做好创新能力锻炼。老师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限制,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展开培养,帮助学生逐渐改变生搬硬套以及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通过对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保证其能够独立对所学内容展开思考,进而保证学生最终学习质量。例如在对截面法相关知识点展开讲解时,可在完成基本原理讲解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做题的方式,自主对例题展开分析。不仅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截面法内力分析规律以及本质内容,确保其可以真正做到举一反三,高质量完成知识点学习。
        2.4利用力学求解器软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为妥善解决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理论教学的问题,保证课程实践能够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对学生展开综合化培养,学校可通过对力学求解器软件的运用,按照专业实际工作要求以及具体专业方向等内容,对人才展开针对性培养,保证所培养人才与实际单位需求相符程度。例如,在进行复杂结构设计教学时,由于该项教学涉及超静定结构计算等内容,整体难度相对较大,所以此时可通过对相关技术的运用,展开结构模型建设,进而帮助学生对杆件在轴向拉伸压缩以及弯曲等变形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展开分析,保证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程度,并以较为简单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理解。一般较为复杂的结构设计,均可依赖有限元分析软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这种软件界面相对较为简洁,且存在着操作简单、内容完整等方面的优势,极限荷载以及几何组成等内容均包含在其中,可为设计计算结构模型以及课本问题分析提供有力支持。在进行建筑力学结构优化时,可将超静定结构计算理顺作为优化关键点,在适当对内容进行压缩的同时,按照有限元软件利用情况,将软件应用到教学之中,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
        2.5保证教学多元性,做好相关课程整合
        由于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其物理水平以及数学水平并不相同,所以为解决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课程学习较为吃力的问题,老师不仅要加大对新知识点的讲解与传授关注力度,同时还要做好基础知识讲解,要通过详细的复习以及知识点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打牢基础。例如在学习约束以及约束反力相关知识时,可通过添加建筑结构构建约束条件相关内容,通过对建筑中梁柱节点的分析,引导学生对梁的约束力以及约束力种类展开思考,保证学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对工程实际问题展开处理,做好施工以及结构识图等知识点连接,保证其综合实践能力水平。
        结语
        总之,建筑力学的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养成自然的科学观,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要为学生的建筑设计服务为宗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务实性和实践综合性,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方张平,黄伟,高红霞.基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建筑结构”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20,10(6):130-131.
        [2]李稀.基于课程思政:趣味教学下《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财富时代,2021,36(2):216-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