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璇
湖北交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摘要:在“互联网+”环境下,伴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公众对移动设备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本文对档案馆移动服务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档案馆移动服务的意义,并对档案馆移动服务模式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互联网+;档案馆;移动服务
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档案服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档案用户的需求。根据《“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要扎实推进各级国家档案馆开展互联网和移动端查询利用服务,开展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网站及移动服务端绩效评估工作,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将迎来新的契机,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开发的档案馆软件, 成为档案馆移动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1.档案馆开展移动服务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建立数字档案馆,开通档案网站,相对于传统的档案馆服务更加便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网络环境下培案用户对于档案信息资源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数字档案馆和档案网部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仍显得有较大的局限性,例如对计算机设备的依赖、对网络的依赖等,限制了档案馆资源使用者的数量和自由,不能很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开展档案馆移动服务是档案文化宣传教育的新手段,是转变档案传统服务模式的新举措,移动服务应用于档案馆,是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档案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之举。是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以公众需求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移动服务。是做好政务挡案信息公开的新途径。随着政务信息公开逐步法制化,各级政府在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提供便利的设施,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将为政务信息公开提供了新的途姪。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登陆移动服务平台,可以接收到实时的政务信息内容服务。
2."互联网+"时代档案馆移动服务模式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档案馆移动服务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如:美国国家档案馆“档案中的今天”(Today's Document)APP、英国国家档案馆的“Old Money”(古币价值转换系统)、To The Brink:JFK and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古巴导弹危机档案)App、美国的史密森尼学会Flickr(网络相簿)等等。在国内,自2012年11月“互联网+”的提出之后,“互联网+”时代档案馆移动服务模式便逐渐发展起来。
2.1基于短信的档案馆服务
短信查询服务。查询的内容主要包括档案馆的地址、联系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注意事项等档案馆基本情况的介绍。短信预约服务。用户可通过发送短信,将所查询档案内容和到馆时间等信息发送给档案馆,实现短信预约查挡和预约调档。短信咨询服务。档案馆通过建立短信咨询平台,利用短信直接回答用户的相关问题,将预先整理好的档案利用指南、数据库使用手册等编辑成消息,发送给需要的用户,指导用户查档。短信推送服务。档案馆在开展一些档案讲座、档案展览、征文比赛等活动时,可利用短信服务,扩大活动的宣传范围,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同时应该定期将本馆最新的编研成果特色档案简介或者新增的服务项目主动发送给用户,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
2.2基于微信的档案馆服务
在线咨询档案馆业务。公众可通过关注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直接与档案馆发送消息,进行档案业务咨询,提高档案馆移动服务“性价比”。传播档案文化服务。基于微信传播信息的多样性,档案馆通过推送图片、语音、视频等多形式的档案信息,让公众更详细地了解或学习档案中的文化。实行多样化的服务。微信信息服务范围广、速度快,使用简便。尤其是小程序的诞生给档案馆微信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例如提供档案查询小程序、开放档案在线阅读等等。
2.3基于微博的档案馆服务
信息推送。微博的特点是公共信息即时交流共享,随着微博在公共档案馆中的应用,档案馆可随时在微博公布档案馆信息。数字参考咨询。微博可以直接面向公众随时随地展现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等。,有助于参考咨询服务的即时性、时效性和亲和性的发挥,易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同时,微博是一个多向的、开放的社交网络平台,公共档案馆运用它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可同时为更多的人服务,更高效的开展挡案信息参考咨询服务,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公共档案馆形象。档案宣传。首先,专注档案信息建设。其次,赢得更多公众关注档案,贴近民生、紧跟时事。最后,吸引公众主动参与档案活动。
2.4基于APP的档案馆服务
APP联合了通讯和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加上云计算所拥有的强大信息资源,借助广大的移动终端传播服务,专门针对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所开发的应用,适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解决了PC终端下的网页界面不适合智能手机运用、不便于用户使用的情况。
一是数字档案在线展览。如文字类档案,名人手稿、家谱等等;视频、音频档案;各领域相关会议资料、论文成果等等。二是讲座推介。利用APP直播及回放功能,向公众举行各类档案文化相关讲座,拉近与公众距离。三是多样化档案检索。利用APP开发灵活多变的检索形式,提高查全率查准率。四是个人档案上传。档案馆利用APP档案上传功能,征集散落在外的档案,方便公众的同时也提高了档案馆工作效率。五是档案科普游戏。公共档案馆也可以通过更为丰富且生动的方式向公众,尤其是向还在成长和大量汲取知识的青少年提供寓教于乐的服务方式,即手机游戏。此外,当前关于依托于云服务、GPS 定位等技术的APP应用在国外的图书馆领域已经得到实践。
APP相比其他移动服务,可实现的功能更多,比如浙江档案的APP共有九个模块,分别是动态信息、政务公开、档案业务、政策法规、档案文化、网上展厅、档案数据库、视频荟萃、杂志,不仅满足了用户基本档案信息服务,更与档案数据库连接,让用户能随时随地查阅档案。APP在产品维护上便捷性,使档案馆能定期优化APP的界面,提高用户体验。
3.结语
本文对档案馆移动服务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档案馆移动服务的意义,并对档案馆移动服务模式进行了介绍。相信档案馆移动服务必将成为数字化档案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将满足广大用户随时随地对数字化档案的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钟志勇.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开发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肖金华,黄丽红.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3(06):55-57.
[3]王协舟,王露露.Light APP在档案移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档案机构微信公众号的调查[J].档案学研究,2016(1).
[4]Martin R. Kalfatovic,Effie Kapsalis, Katherine P. Spiess, AnneCamp, Michael Edson.Smithsonian Team Flickr:a library,archives,and museums collaboration in web 2.0 space[J].Archival Science,2009(84):26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www.saac.gov.cn/daj/toutiao/202106/ecca2de5bce44a0eb55c890762868683.shtml.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