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东
身份证号 37132719870720****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加速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为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贡献力量。随着近十几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同时城市化的建设步伐也发展迅速,我国诞生了许多大城市,为了容纳更多人口和城市建设的需要,高层建筑成了必然的选择,从而使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会越来越多。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检修和运行管控也变得相对更加繁杂。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不断进步的同时加速我国其它行业的不断进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亦突飞猛进。建筑工程由许多分项工程组成,其中给排水工程是复杂且涉及内容较多的一项,其施工质量关系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与城市健康发展直接相关。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图纸要求和实地勘察,将要进行施工的路段用白灰进行施工前的标记工作,并在标记处预留一部分施工空间,保证能在实际施工时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更正和修改。一般工程的第一段都要保证坑道宽度又1.5m左右。当然,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在标记好开挖路线和开挖深度的以后,要对路面进行清理工作,对于经过特殊地段的线路,如公路地段需要对路面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首先要对沥青或者水泥层进行破除,然后是对路基进行破坏,最后再按要求用挖掘机进行深入挖掘。除了对线路和深度的把握,还需要保证井间管道设置长度和管的两头之间要保证一定的间距。再就是在排水处理的路段,要注意排水过程地面沉降的问题,如果排水过多,导致地面下沉严重,一方面影响周围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另一方面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是市中心的某些建筑物,一定要先检查预设线路下面是否有重要的线路和其他设施,以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
2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1.管道堵塞,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管道堵塞。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施工前未彻底清理管道周围异物,导致异物进入管道内,并停留在三通位置,造成管道堵塞。二是管道直径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沉积物通过管道时大量堆积,造成管道堵塞。三是未正确按照规范使用雨水斗,而使用普通地漏,导致管道排水效果差。2.管道渗漏,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频发的就是管道渗漏,产生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管道本身质量差,存在裂纹、裂缝、锈蚀等问题。二是所用的管道材料与实际应用不一致,如连接PPR管道时,因稳定性差,引起伸缩等问题。三是管道安装顺序不合理,未按安装标准施工,导致管道严重渗漏。
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统一供水系统
部分必要的供水系统例如消防系统,住户用水系统等最好可以统一使用一个加压系统来实现加压的目的。统一的加压装置既有利于给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因为不同系统单独加压而产生的额外能源消耗,还能防止消防池因定期换水和大量储水而带来的大量水资源浪费,消防储水是一个用水量非常大的项目,但因为社会治安较好,储存的水一般用不到,时间一长,这些水就无法再次使用,统一给排水系统可以在危险发生时可以随时取水,避免救火时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3.2碰撞检测
碰撞检测是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深化设计中最常见应用点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各专业管道与结构本身之间的碰撞分析,提前发现各管道之间、管道与结构之间存在的错、漏、碰等问题并处理解决,提升管道工程施工的可行性、保证安装的便捷高效。
根据设计图纸建立各专业的BIM模型后,可依照管线布置相关原则进行碰撞检测。碰撞检测主要依靠Revit、Naviswork等软件的自动碰撞检测来实现,可全方面对整个建筑给排水系统存在的冲突、操作空间、检修空间、净高、保暖等进行硬检测(物理冲突)与软检测(安装、检修及使用空间的校核),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动标注,在模型上用不同的颜色呈现。同时,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给排水碰撞检测还会自动生成检测报告,提高了设计人员进行修改与完善的效率,降低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时的出错率,减少了后期施工不必要的返工与浪费。
3.3改善空间规划
要想最大限度提升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效果,设计师需在秉持海绵城市理念的前提下,进行建筑空间规划的改善与优化,将建筑周围植物景观纳入到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置不仅有着美化环境的效果,同时还具备涵养水源的作用。因此设计师可以将建筑给排水系统与周围植物景观有机融合。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依据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需求,设计下沉式绿地,进一步提升蓄水效果,为水资源的合理应用打下基础。与此同时,设计师可依据当地降雨量、建筑用水需求量的分析,确定蓄水池的容量,以达到雨水收集、回收的目的。
3.4质量控制
事前控制即是预防,主要是指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此同时还应强化检测设备及手段、人员配置等所有环节的管理。对验收入库材料施工单位的材料检验员要严格落实进场检验制度,在进场检查之后,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对所有堆放在施工现场的给排水材料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和检测,同时施工人员还应该根据材料质量管理规定对那些不合格的给排水施工材料在进场之前就要拒绝,不允许进场,堆放在施工现场的给排水材料一经发现质量检查不合格要及时清理出堆场。高层建筑的管道施工的事中控制主要是指在施工时候严格按照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施工技术规范,管道高程及走向、部分预埋件、管道预留洞口大小、管道连接方式等。为了整体提高管道质量必须按照施工方案优化管道位置,在管道连接的时候,连接方式的选择要特别注意,选好合适的连接方式后将会进一步提高连接质量。事后控制是施工效果的控制。为确保给排水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框图。
3.5对给排水管道展开试压
阀门和管线是建筑给排水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通过试压能够明确管线和阀门的安全性和管道的密封性。在试压过程中需要给予一定压强,注入适量的水进行试压,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刻停止,并且就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地分析,明确问题原因,做好处理措施。在完成试压后要明确管道性能是否完好,如果管道仍然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将管道清理干净。此外,管道堵塞和渗漏是非常常见的问题,通过灌水试验能够确定是否存在渗漏水问题,避免后期使用阶段发生渗漏影响用户体验。
3.6合理预防管道堵塞
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处理管道堵塞最有效的措施是合理预防。工程设计阶段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特点及管道分布情况开展设计工作,防止设计图纸与施工实际情况不一致。施工前应对管道内部进行清理,防止异物堵塞。另外,施工完毕后应对所有管道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有效地处理管道堵塞问题。
结语
随着建筑业迅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给排水工程项目也在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就必须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谢竹,孟令双.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分析[J].环球市场,2020(05):300.
[2]柳志民.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3):43-44.
[3]胡明,郭仕伟.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4(11):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