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应用的疗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7期   作者:吴育林 张垚 付学强
[导读] 目的:探究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吴育林  张垚  付学强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30
        【摘要】目的:探究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MAP、HR、OAA/S评分。结果:对比不同时间段内患者MAP和HR的变化  两组患者的T2阶段的MAP和HR水平均低于T1、T3,观察组患者的T2阶段MAP和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2阶段MAP和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2阶段MAP和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采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治疗能够有效的延长镇痛的时间,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丙泊酚;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中,常采用的治疗方式为闭合式复位髓钉内固定,但由于老年人的吗,免疫力低下,并且常伴有多种并发症,患者进行麻醉的风险也在逐渐升高。临床中用于此手术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椎管麻醉以及神经阻滞等,但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并发的各种原发性疾病,对于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的风险较高,因此临床中多采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联合丙泊酚麻醉治疗来改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为75~90岁,平均年龄为(80.21±3.44)岁,男性为28例,女性为12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74~91岁,平均年龄为(81.33±3.42)岁,男性为18例,女性为2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影像学诊断为单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自行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年龄均大于65岁。
        1.3排除标准  患者诊断为病理性骨折,患者伴发多种损伤及疾病者,不适宜进行手术的;患者不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的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的。
        1.4治疗方法  (1)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准备,做好术前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心电图、超声检查,对于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术前进行由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会诊,对于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血糖的控制;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扩冠治疗,患者术前禁食水。
麻醉治疗:①对照组: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治疗,采用静脉快速诱导,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后进行呼吸机连接通气治疗,调整合适的参数,并给予患者吸入性麻醉维持,采用七氟醚治疗,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瑞芬太尼镇痛治疗。②观察组:给予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组织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丙泊酚剂量为46mg(kg·h)联合舒芬太尼0.1μg/kg治疗,嘱患者取侧卧位,将外周神经刺激器电极片连接在患者的腿部,将阻滞针进行连接在电极片的负极处,进针之后对患者的患肢股四头肌群收缩情况进行监测,如果存在显著抽搐现象,应将电流调整至0.3mA,在收缩时出现回抽血液,并以患者静脉滴注的利多卡因10mL,同时给予4g/L的罗哌卡因,手术过程中应匀速为患者泵入丙泊酚1~1.5mg/kg,同时应对患者进行脑电双指数进行监测。
        1.5观察指标  对比表不同时段:麻醉前(T1)、术中(T2)、术后30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和术后30min的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患者清醒状况高低与分值呈正比。

        3.0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老年患者中患有髋部骨折的人数也在不断的提升。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多采用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但由于进行手术的时间较长,并且老年的患者中多数伴发多种疾病,因此加大了手术的风险,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也逐渐降低,患者术后伴发静脉血栓的风险也在逐渐升高。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有效的麻醉药物在手术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能起到良好的肌松效果,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腰丛组织麻醉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于高龄患者的股骨粗隆手术的治疗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小剂量的丙泊酚麻醉能起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借助神经刺激仪进行引导,从坐骨神经组织定位,治疗的过程中操作方便,对于患者的安全起到了良好的保障。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对于交感神经的阻滞较小,并对于内脏的血管以及血压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对于伴发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而言有效的降低了脑血管以外的发生,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安全性。采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平稳,并且对于患者的镇痛效果显著,与本次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采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效的改善了MAP和HR水平以及OAA/S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鹏,王薇,李丹等.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8,24(5):1024-1028.
[2]燕建新,刘春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股骨上段骨折的麻醉效果及对心率血压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8,24(8):1289-1292.
[3]冯文广,姜伟,宋国军等.腰硬联合麻醉和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9):100-103,107.
[4]乐婷,路桂杰,杨海丽等.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观察[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7):646-648.
[5]史济华,秦肖芸,刚锐,等.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高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安全性[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38(6):658-661.
[6]李宝贵,曹辉.羟考酮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8,34(02):156-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