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燕
身份证号码:37083219830929****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城镇的建设发展,而城市的建设发展少不了各种基础设施,这就使得市政工程的建设需求急剧增加。不过,市政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自身的建设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面对这种情况,相关施工单位就需要加大对市政工程建设过程的管控力度,而且要明确市政工程的重要建设环节,以此确定施工管理要点,与此同时,还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使得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并发挥出实际效用。不过,在具体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建设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面对这种情况,相关施工单位则要掌控管理要点,并对原有的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完善,借此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障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管理体系
引言
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没有完善的市政工程,就不能支撑现代化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市政工程的健全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应该积极考虑影响市政工程管理的因素,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1市政工程建设的管理要点
1.1增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意识
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保障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并提高其施工效率,避免市政工程出现施工延期的问题。基于此,施工单位需要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及重要作用予以全面了解,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另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加大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宣传力度,促使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能够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提高施工安全意识,及工程建设管理意识,使得他们能够在管理工作中相互配合协作,促使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2加强对市政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
市政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包括前期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等多个环节,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不仅要注重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还需要加强对其他建设阶段的管理,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排除各种隐患问题,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保障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因此,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对市政工程的整个建设进行全面管理。在前期规划阶段,要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及其建设要求,对市政工程的建设区域进行合理选址,确保建设区域符合市政工程的建设需求。在设计阶段,要提高对勘察工作的重视,并且要结合相应的勘察数据信息,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施工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在市政工程的竣工阶段,施工单位还需要将各种资料信息全部收集起来,并对其进行科学整理,为市政工程的查验及交付等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纠纷。施工阶段是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因此,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阶段的管理。
1.3有效落实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责任
为了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能够被落到实处,并发挥出实际效用,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管理责任的落实力度。基于此,施工单位需要将责任意识渗透到市政工程的每个建设环节之中,对于每项管理工作的内容、职责以及权限等都要予以明确,并且要对整个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将其落实到各部门中的各个成员身上,这样也能够避免责任推诿问题的出现,有利于实行问责机制,一旦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就能够及时找出负责人,这对于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2.1施工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流程涵盖的内容较多,涉及的流程也较为复杂,其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及安全性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若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对工作进行全面地考虑和分析,就可能会导致施工流程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到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
2.2监管力度不到位
市政工程施工一般工期较短。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承担着比较重的施工任务。除此之外,在建设施工中,需要多个施工单位共同参加,但不同的施工单位有着不同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为了保证整体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监管部门应对不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工作进行严格地监督和管理,保证各个施工单位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开展各项工作。
3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3.1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构成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而完善的管理机制则能够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指导,使其能够规范有序的开展。基于此,相关施工单位要结合市政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原有的管理机制进行合理完善。施工单位可以针对不同的工程建设环节,设立相应的管理岗位,并且要指派专业的管理人员任职,明确其管理工作内容以及职责,要求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减少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施工单位要制定合理的责任管理机制,通过对管理工作内容及规章制度的细化,将其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工作人员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或者施工,就要对其施以相应的惩罚,借此提高其责任意识。
3.2建立信息化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系统
在开展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时,还要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结合社会时代的发展趋势,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各参建方联系起来,加强各方之间的交流沟通,这也有利于收集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对于问题也能够尽快解决。另外,管理人员也能够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造价成本等多方面进行实时的监督管控,管理人员要将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与造价成本方案等信息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之中,通过对市政工程建设过程的实时监督,对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施工进度信息与成本造价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一旦发现市政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与计划不相符,就需要及时上报,并与其他参建方、各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市政工程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完成。
3.3实行精细化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传统粗放式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需求,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创新。基于此,可以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到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之中,构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对市政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施工单位可以设立管理小组,针对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不同方面,对管理小组进行划分,比如,材料管理小组、技术操作管理小组、施工设备管理小组等,使其开展专项检查管理工作,根据各个方面的特点,明确相应的管理内容,同时也要对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制定出更加精细的管理流程,要求各管理小组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结束语
对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性,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视,并且要掌控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合理完善建设管理措施,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平涛.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及管理体系的完善[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010):119-119.
[2]陈士桂.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要点及管理体系的完善[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4):121-122.
[3]徐南斌.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及管理体系的完善[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000(03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