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欢
37142119961006**** 276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各种部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装配,然后,将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中进行安装。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十分凸显,但在施工过程中却极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施工企业要给予更多重视与关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1 装配式建筑工程优势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之间存在很大不同,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通过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展开,工程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在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工作效率低问题。装配式建筑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完成相应制作工作,到达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安装即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对模板以及脚手架的使用,为施工节约更多成本,使得施工进度能够得到保障,提升施工效率。(2)采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更多能源。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的浪费,是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通过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节约更多土地资源,针对其中的钢模板,能够实现循环利用。而且直接在现场进行安装,可以减少噪声污染以及灰尘污染情况的出现,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3)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素养。在具体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应标准与流程进行,使用的建筑构件,需要在工程中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加工生产,使得构件质量得到保障,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总之,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众多优势。在未来建筑行业发展中,要将装配式建筑工程作为重点与关键,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2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设计问题
设计工作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其可以直接影响工程管理质量。就设计阶段的工作来说,若是设计人员未在前期阶段充分考量结构构件的分离、运输、堆放等相关内容,势必会导致整体的设计方案较为模糊,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最终影响工程管理的质量。以构件生产、存放及运输等环节的困难与成本为例来说,若是在设计阶段缺乏全面的考量,势必会导致所设计出的构件结构单薄、节点复杂,后续施工难度有所增加,且构件还易发生断裂和崩烂。再比如若是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构件安装工序及安装难度、施工成本,则易导致后续施工钢筋穿插绑扎困难,甚至出现无法施工的情况,导致成本增加。
2.2 预制构件问题
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要想保障其顺利进行,需要对预制构件生产和安装等多个阶段进行综合组织以及协调,主要目的是防止预制构件在应用中出现质量问题。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起步晚,实际上只有部分工厂具有生产预制构件资质,其生产制度不完善,经验并不丰富,这会影响预制构件的质量,导致其质量不能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尺寸误差也会比较大。此外,一些单位运输预制构件时,一般都忽视了对构件的保护,导致预制构件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进而造成构件破损,这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后期管理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2.3 管理认识不足
在长期的发展中,一些施工企业存在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管理的问题,这导致施工管理粗放。而装配式工程体现出特殊性,对于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控制。但是许多施工企业仍然沿用原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对于新的管理理念并没有理解。此外,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缺少了解,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例如,在装配预制构件时,没有对连接节点加以科学处理,影响到装配质量。
3 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3.1 引进先进技术
就当前阶段装配式建筑在技术上的应用情况来说,最具应用优势和发展潜力丰富的技术当属BIM技术,有很多的施工单位会选择使用BIM技术,通过发挥好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和优化性优势,可以确保装配式建筑设计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具体来说,施工单位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为工程的协同设计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施工单位可以此来进行各项信息的整合,构建BIM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可以凭借BIM软件的可视化和模拟化功能,来评估协同设计是否具有足够的可行性、科学性和经济性,以此来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除此之外,在工程管理过程中,BIM技术的共享特征可以将各个生产部门紧紧联系起来,建立一种动态、协同化的管理体系,这可以为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和施工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对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有十分大的裨益。
3.2 加大预制构件管理力度
预制构件质量是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为提高其稳定性,需要加强对预制构件生产环节的有效管理,避免构件在实际的生产流程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因此,需要对构件尺寸、重量和密度等进行控制,不合格构件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此外,需要加大预制构件安装环节的管理力度,清楚装配式建筑技术中的要点,对拼装作业进行优化。当预制构件完成制作后,还需要将其运输到建设工地,最后对其进行拼接。同时,在具体的拼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装配式建筑中的安全规定,对安全进行控制,然后对其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在拼接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3.3 转变原有观念
企业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要提升管理水平,保障施工质量,就要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转变管理理念。建筑企业要深入分析装配式建筑,研究装配式建筑的类型、特点以及技术要求。建筑企业还要研究与装配式建筑有关的法规、规范等,要依据标准加强管理工作。建筑企业要在内部加强培养,各个管理部门都要了解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让各个部门掌握装配式建筑的管理特点。建筑企业要转变原有的管理理念。传统模式下,管理方式难以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需要,建筑企业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借助新的理念提升管理效果。建筑企业可借鉴国外先进的方法与技术,积极引进新的技术与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标准。建筑企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坚持质量第一,严格依据标准开展施工管理工作,强化质量监管,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打造品牌形象。
3.4 提升管理人员素养
(1)定期做好管理人员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工作的更好落实,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更多管理知识。同时,对于有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等能够有正确认识,在管理工作开展中,能够将自身专业能力发挥出来,确保各项工作的展开都是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进行。(2)为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可以制定奖惩制度,对于在管理中表现较好的给予奖励,提升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为未来企业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针对在管理中表现较差的工作人员,可适当给予其处罚,这样工作人员才能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正确认识,实现后续管理工作的更好落实。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形式,拥有更为显著的应用优势,尤其是施工便捷和无污染,是建筑行业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建筑形式。考虑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务必积极做好应对工作,从各个方面着手,打造健全且系统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高质量落实工程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贺一展,王庚宸,付雨菲.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7):26-27.
[2]文兴山.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6):36-38.
[3]胡少捷.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砖瓦,2021(06):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