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峰
37028419860825**** 276000
摘要: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只有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和健全的施工质量规范,才能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不被市场经济而淘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建筑企业水平的高低,无论是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还是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如果企业还是按照传统、老旧的工程管理模式和施工质量控制模式来发展,那么就无法跟得上新时期人们和社会对建筑工程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有效策略
引言
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因素繁多且复杂,精良的工程管理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对工程全寿命周期上的各个阶段都要给予充分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时俱进,通过先进的管理办法为建筑工程提供保障。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和价值,这也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相关企业重点关注的方面,其中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果管理中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投资目标的实现,也会对企业的良好形象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规模不同,对技术的要求也不同,需要管理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而且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出现问题的因素很多,有些是不可抗力因素,比如,天气、地质灾害等,有些则是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技术、设备等。只有对每个环节都监管到位,才能提高管理效果。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中,由于建筑企业领导人员的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淡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自然也就不会对建筑工程中的内容加以明确要求,加强规范,使得施工现场无法提高施工的监管力度,在现场管理中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将现场施工人员随意调动,出现一个人极有可能从事多个岗位的现象,增加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施工人员身心俱疲,无法将注意力投入到某一建筑工程具体工作中,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施工进度。不利于建筑企业工程建筑质量和建筑效率的提升。
2.2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行业成为当前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行业,那么与之相匹配的建筑行业也以乘风之势成为当前十大热门行业中的一员,建筑行业发展态势愈加迅猛,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淡薄的现象,建筑工程企业相关领导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没有充分了解,漠不关心,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放在施工加快施工进度上。这样的管理方式,在实际管理中只能对施工人员采取强硬的方式来管理,不能使施工人员心悦诚服的认可管理者,无法提高工作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2.3忽略施工质量控制
近年来,为了跟得上时代的要求,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各个地区的城市建设,各个城市中的建筑项目也在不断增多,正是在这种城建提速的时代背景下,建筑领域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绝大多数的建筑工程项目留给施工人员的施工周期非常短,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初始阶段,建筑企业会与建设单位签订法律条例,双方会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复杂性、用人数量来约定工期,工期一旦被签订在合同中,也就代表着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必须在规定的施工期间内完成,否则就是违约,要付出巨大的资金赔偿,还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也正是因为施工进度的压力,很多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往往被忽视,导致建筑项目存在多个质量隐患,这种情况虽然能按时交工,但是用长远的目光来看,施工质量问题远比延迟交工的影响要大得多。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需要具备的一点就是责任分明制度。现阶段我国的建筑企业往往在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了需要追诉责任的情况时,相关工程管理人员之间各有说辞、互相推诿,没有一方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为了以免这种混乱的现象发生,建筑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做到明确分工,每个人都能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分离措施。建筑企业要在施工环节中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查、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施工后验收等一系列工作,只有在企业内部达成了审核标准,才能真正交工。另外,建筑企业在施工的前期阶段,应该对施工计划、施工中涉及的材料和图纸、区域位置等进行排查,确定施工材料的性能和多个图纸的最佳方案。在施工中,建筑企业要根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规定,把施工任务分配给个人;在竣工验收环节中,更要加强检查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施工工程,并立即解决。
3.2加强施工材料的监管
建筑企业在选择施工材料上,必须要结合施工的地点以及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建筑施工材料。选择材料也是材料监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造价和施工质量。要对各种工艺的材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最需要注意的是材料质量,只有在保证施工材料能够符合施工标准以后,才能按照性价比来选择施工材料。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建筑企业要安排专业技术过硬的材料检测人员对入场的材料进行二次检测,主要检查的是入场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是否切实际满足施工标准。待材料的检测环节都显示合格之后,才能正式使用。材料二次检测能直接从根源上避免因施工材料不合格而造成的后续质量、安全事故等问题。另外,施工材料的存放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规模的施工可能天数较长,为了避免施工材料因保存不当受到环境侵害的威胁,就要保证施工材料的存放环境和存放时间是否符合材料本身的存放标准。做好材料的保存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减少工程成本,节约一些不必要的建设成本。相关的工程管理人员也要在材料入库后,收集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保证建筑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序进行。
3.3加强施工人员专业培训
我国对建筑施工过程有着相当严格的法律条例,主要以保护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主。建筑企业要想谋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全方面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法律规定,急切关注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质量。在真正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占据着核心地位,他们是项目的执行者,也是落实着,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充当着最重要的一部分角色,但是现阶段的大部分施工人员专业技术不足,这也就要求建筑企业制定起施工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让他们接受更现代化、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理念,了解各个岗位的职责,自身主要负责的施工项目和技术工作等。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激烈的建筑市场,建筑企业必须摒弃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系,并且保证施工质量,不断优化、创新设计方案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l]李博.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045(008):49-50.
[2]张建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20,151(08):171-172.
[3]李佳洲,王营通.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四川水泥,2020,283(0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