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钦元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基础施工一直以来都是高层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施工的安全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质量,同时还会对后期投入运营后的安全性、稳定性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危险源识别进行深入分析,根据现有诸多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为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
引言
高层建筑相较于普通建筑而言,其在建设过程所受到的限制会更多,一旦出现一点失误,都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除去经济上的损失,甚至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至于地基基础施工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最终呈现效果,相关建设单位也必须重视到这一点,加大对于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的关注度,并且加大对于相关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同时还要对地基基础工程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地改善,确保高层建筑在质量上能够达到标准,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1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特征
1.1施工应用难度较大
高层建筑是指高于24m的建筑物,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所承担的荷载会高于普通建筑,这对于地基基础施工建设而言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因此对于相关施工技术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对于高层建筑所带来的危机是极大的。这也充分说明了在高层建筑工程的开展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所面临的难度是较大的。
1.2施工工序隐蔽性极强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承载量的逐渐提升,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拥有稳固的地基,所以地基基础施工逐渐向着更深的方向发展。由于大部分的地基基础建设内容是在地下进行的,在施工以及施工前期的勘测方面所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就比较严重,正是由于隐蔽性极强,所以为相关的数据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1.3施工结果具有不可逆性
地基基础建设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内容,是工程开展的第一大环节。因此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整合方面所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在地基基础建设过程中,其建设结果存在不可逆性,因为一旦建设完成,地基也就会随之成为建筑工程的组成结构,这个时候若是发现地基基础建设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将无法对其进行二次修补,其所存在的质量隐患也就会一直伴随着高层建筑,没有补救的余地。
2安全管理方案的设计和规划
2.1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建设
与目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不难看出,现阶段的高层建筑施工场地普遍比较大。该工程主要是两栋高层主楼同时进行施工,与目前现有的质量以及安全管理标准要求进行结合分析后,在实践中对现场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地构建,对各管理人员的基本岗位以及职能作用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可以被看作是该工程项目在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第一责任人,各分包单位对应的项目经理则是分包单位的第一责任人。与目前现有的国家标准规定要求进行结合分析后,在实践中要安排至少4名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日常的工作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对项目在建设时的安全问题进行合理的调控。只要保证当前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构建和应用,才能够最大限度满足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在质量以及安全稳定性方面提出的个性化要求。
2.2安全管理方案严格的执行
高层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各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推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该高层建筑技术施工项目的具体建设要求以及特点进行结合分析后,综合分析项目部门与现有数据信息内容,对深基坑开挖方案展开科学合理的编制和应用。同时,还要保证与施工相关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以及模板搭设等各方面施工方案,在实践中科学合理的编制和高质量的实施。以此为基础,有利于保证各环节专项施工方案在实践中的全面有序开展,保证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
3高层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3.1钻孔灌注桩技术
现阶段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当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常见的技术,在地基施工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过程当中,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在平整的环境下进行施工。然后根据高层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制备符合施工要求的泥浆材料。在钻孔施工前,需要通过一些措施确保顺利开展钻孔工作,例如预埋护筒等措施,防治出现坍塌事故。在进行钻孔过程当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除此之外,在完成钻孔、安装等换届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方便后续对钻孔、孔深等数据进行纪律,为后续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3.2注浆加固
对于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基基础施工,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保障上部建筑的建设与使用。注浆加固法是地基基础施工中常用的改良地基的施工技术。这种方法通过利用导管向地基基础中注入一定配合比的浆液,在浆液固化之后提高地基性能。在注浆加固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关键内容。其一是注浆孔的布置,其二是注浆浆液的配合比。注浆孔分布与地基改良效果密切相关,需要通过计算获取。浆液配合比决定了浆液固化后地基的承载能力,需要严格控制。
3.3强夯法
强夯施工技术主要是高层建筑工程地基进行物理加固方式,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式在地基施工当中比较常见,可以有效降低地基沉降的发生概率。在应用技术过程当中,地基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基土层进行勘测,并划分土层的软硬程度,通过区域的划分,选择不同的夯锤进行夯实。选择完夯锤之后,需要对夯实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将夯锤的运行高度进行调整,确保经过夯实之后的土层地基施工标准。在完成地基夯实工作之后,地基施工人员需要对土层的紧实度进行检查,通过重复夯实的方式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地基沉降的问题。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地基夯实工作的强度,需要定期对夯实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及养护,确保施工设备的性能,避免因为设备问题影响地基施工质量。
3.4基坑支护技术
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是确保在地基基础施工安全,主要包括逆作法和排桩支护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广泛运用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当中。排桩支护技术其中包括东中技术,例如套管灌注桩技术、泥浆护臂灌注桩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基坑土体结构强度,为后续排桩支护养护和管理工作奠定稳定基础。在采用排桩支护技术过程当中,需要基坑土层支撑结构、混凝土灌注桩支撑结构相关结合,确保形成合力,起到排桩支护技术的支挡土体的效果。现阶段排桩支护技术的施工工艺越来越成熟,可以提高施工流程的合理性,有效提高地基基础施工效率及质量。
结语
在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针。尤其是要以预防为主,提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避免一旦出现问题时,无法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基于此,要实现对安全管理责任合理的分解,对符合现实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和应用,同时还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避免出现责任互相推卸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海进.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3):47-48.
[2]曹雄伟.基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128.
[3]张连忠.西北地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9(S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