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皓中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高层建筑物的建设数量逐年增加,而高层建筑建设数量和高度的增加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明确深基坑支护技术设计要点,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本文从深基坑支护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施工案例,对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管理方案进行系统分析论述,以此为深基坑支护设计方面的具体优化、创新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建筑项目;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管理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内部结构越来越完善,在此形势下施工技术管理成了行业关注的重点。但是从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企业均与技术管理密切相关,既能确保工程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也可以不断更新模式,使得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而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常用的技术之一,但是因该技术具备较大的危险性,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深基坑支护技术需要不断提高。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概述
深基坑支护主要指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为切实保障周边环境和地基安全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在深基坑工程建设和施工中,应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作为重点管理内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地下防护措施,预防严重的坍塌事故。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该技术也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施工团队务必高度重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常用的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1土钉墙技术
土钉墙技术是确保深基坑边坡牢固和安全性的主要方式,具体的操作过程是通过加固土体、密集的土钉、混凝土来构建挡土结构,用此来抵抗压力以及不同作用的外力。在实际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土方开挖,在进行测量放线,钻孔安装钻杆,再插入土钉,最后进行灌浆。在开挖的同时,要在基坑的旁边开挖一条计水沟,确保能够及时排水。对于较大的土钉孔,灌浆要跟随土钉一起进入孔底,增强注浆后浆与钢筋之间的裹力。除此之外,还要严格控制水与灰之间的比例,再加入速凝剂,在注浆时拉动注浆管,确保水泥能够顺利进入到孔内,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完成之后利用双向钢筋来挂网,设置支护面与水平面。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入钢筋进行优化处理,确保其更加稳定,提升抗变效果。
2.2钻孔灌注桩技术
在施工的诸多案例中,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钻孔灌注桩的技术往往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其具有较好的支护功能,可以很好地抵御渗漏问题。此外,因地下水位黏土硬度较低,软度比较高,沙量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的增多,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对于此种现象,在施工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调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支护方式的选择,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3逆作拱墙、地下联系墙的支护技术
拱形墙朝下的地下连续墙的支撑技术,也是一种支撑深基坑的技术,可以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这种辅助技术具有噪音低、支撑强度高、节省原料的优点,应用效果比较好。但是,有利有弊,这种支护技术的使用也更为复杂。施工过程包括使用重型设备在现场挖深的隧道沟槽,并使用设备在混凝土硬化之前将钢筋笼放入沟槽中。它与混凝土结合形成坚固的混凝土挡土墙,起到支撑的作用。尽管这种支持方法的设计相对复杂,但是施工过程相较于它的效果来说并不复杂,并且容易满足设计要求。
2.4止水帷幕施工
在施工进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超乎想象的环境,可能是土壤质量非常合适的地方或条件相对恶劣的地方。因为建筑环境的确不受人控制,较为复杂。在极端环境下,必须采取某些特殊的处理措施。在一些城市相对较低的地方,存在地下水,此时,可以使用止水帘技术来止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结构的影响。但是,使用这种止水方法时,浇筑必须沿基坑的边线进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管理措施
3.1施工技术管理
在具体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当中加强施工进度和施工工艺管理,并尽量降低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相关监测仪器的选择上,应该以最大的量程设备为主要选择对象,以此来满足基坑施工的安全检测要求;在相关设备安装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性测定,并绘制相应的埋置点详细图以便后期核查。在技术的选择方面,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施工工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审慎选择,不得擅自进行改动。
3.2施工质量管理
首先,在灌注桩的质量管理方面,当完成钻孔桩施工之后,施工人员需要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对这一环节进行检测可以使用低应变动测法。在具体的检测中,桩柱检测数量必须在20根以上,检测总数量必须在全部桩数的20%左右。然后再使用低应变动测法对桩身可能存在的影响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问题进行检测,同时还要使用钻芯法进行辅助检测,检测数量在3根以上,整体检测数量以2%为最低限值。其次是在水泥土墙的管理方面,在深搅桩施工7天之后,施工人员应该对桩身进行检查,检查方法可以用钻孔取芯法或开挖检查法,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桩身建设与设计要求不符,那么则需要对其进行返工处理,并改变施工方法。在开挖龄期的设计方面,想要对桩身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可以使用钻芯法,钻芯数量在5根以上,总体钻芯数量占全部的2%,另外还要对桩身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这一试验需要在成桩4周之后进行,试验数量同样需要保持在5根以上,总体限值以2%为标准。若其抗压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那么施工人员就需要对其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根据具体问题原因制定相应的补强措施,以此为提高桩身的抗压效果提供有效保证。另外,在止水帷幕方面,施工人员应该根据相关规范对其渗透性进行试验,以免其抗渗性能过低对支护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最后,在喷射混凝土强度和厚度的质量管理方面,施工人员可以采取钻孔检测的方式对其进行检验,在喷射混凝土的厚度检测中,钻孔数可以设置3个以上的检测点,钻孔数为每500m2一组,混凝土强度检测数值同上。除以上说明的质量管理项目之外,其他未说明的管理内容均按照相关标准流程进行管理。
3.3降水及排水处理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降水、排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工作人员需根据现场情况科学选择降水排水措施,减少地下水渗透带来的危险。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如果基坑底层结构渗透系数较高或存在承压水头,则需要对该区域进行突涌稳定性验算,根据验算结果选择降水、排水措施,如果确定存在突涌情况,可采取管井降水或井点降水的方式,这样既不会增加施工难度,还能控制施工成本。尤其是井点降水,能有效控制结构变形问题,保障深基坑的支护效果。
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高层建筑安全,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同时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时,需要依照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这就能改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目前的局势,取得进步,保障我国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彭跃强.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方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5):195-196.
[2]周建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4):131-132.
[3]刘学安.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1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