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桐
廊坊市城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影响混凝土质量、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如超长混凝土构件水化过程发生冷缩产生的裂缝,基础形式不同导致结构沉降量不同而出现裂缝等破损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采用这种施工技术,不仅能解决建筑物各构件连接位置的沉降差问题,而且还可以减少建筑结构件因温度差而出现的有害裂缝问题。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部分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并不了解和掌握这种后浇带技术的实施要点,导致技术应用问题频出。基于此,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关键施工技术
引言
在现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因施工阶段预留出现的临时性变形缝被称作是后浇带。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应对结构施工中产生的变形,控制因为温度和沉降差引起的施工裂缝,从而更好的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此,文章结合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原理,就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1后浇带技术施工要点
1.1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统筹开展后浇带作业之前,应该将充足、科学的前期筹备工作高效落实好,全方位保障后浇带任务有序开展。一方面,需提前在工区安装格栅灯、钢丝网等设备装置,构建出均匀性的施工布置、健全的架构网络,增强模板设施的刚度、强度,使其可以从多方面完美地匹配后浇带作业统一性的规程、规范,预防因建筑物自体性质例如高层、超高层工程无法彻底避免的大横向跨度引起的地下室、架构本体、裙房等部位发生沉降情况;另一方面,应该准确把控钢丝网装置两侧负荷压力的强度,杜绝压力超标、未达标现象导致的施工不良问题发生,并关注后浇带结构的振捣动作频率、时间,将其根据施工现场各类实情合理设定,防止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浆液流失、减少,使混凝土发挥优质效能。
1.2预设后浇带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在进行后浇带的建筑之时,必须要利用好模板。工程中的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匹配工作,确保后浇带模板施工与施工设计图的内容保持一致,并且将施工设计图作为指导性的文件来指挥后浇带的浇筑施工。在后浇带正式施工之前,施工方需要将钢丝网模板做好设计与铺陈的工作,并且要确保好其规格与参数的一致,严禁出现钢丝网的钢丝粗细程度不一的情况。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性能方面的检测,以使模板的稳定性与物理性质能够与现实情况贴合,满足施工过程的具体需求。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后浇带的体积相较之下偏大时,施工方可以在钢筋的不同位置(通常在上下方)铺陈好支撑用的模板,并将其两侧进行适当紧密的封堵工作,以使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凝土的漏浆现象尽量减少出现。与此同时,施工团队要在对预设模板施工时增加后浇带的垫层,并且需要将施工的位置进行一定的防水处理,以使得其尽量减少受到从外界而来的影响。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环节在后浇带的整体施工环节中占有非常之重要的作用。其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施工方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好工地的整体清洁度,尤其针对于混凝土结构区域和施工区域,施工方要将这些区域的杂物与污垢都做好清理工作。在正式浇筑后浇带时,施工团队要将工程区域两边的建筑结构表面做好湿润化的工作。对于之前提及的预设钢丝网模板,施工团队要将其附近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尽可能保持钢丝网的干燥,以免其产生生锈的现象,影响工程的质量。
在浇灌的过程中,工程团队还需要将周围散落分布的混凝土做好清洁工作,以确保不会发生连接裂缝的问题,保证前后施工的混凝土能够正常地“相处”。如果施工团队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选用了水平后浇带,则他们必须要计算并把握好钢丝网承担的侧压力,并且在确保了钢丝网具有极高稳定程度的情况下再进行振捣混凝土的工作。同时,施工方在使用振捣器振捣时,应时时刻刻把握好其与模板的距离,确保混凝土不会产生流失现象。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施工体会
2.1合理选择后浇带的位置和材料
后浇带应尽量设置在结构受力的最小处,也就是梁板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主楼和裙楼之间的沉降后浇带可设置在靠近主楼一侧。住宅楼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后浇带不宜留置在卫生间、厨房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内。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后浇带留置在较大跨度的房间时,要保证受力钢筋的完整,后浇带两侧的模板支架在混凝土浇筑前不得拆除,防止楼板出现结构下垂弯曲的现象。后浇带施工所选择的混凝土类型为微膨胀混凝土或者含有膨胀剂的混凝土,通过科学选择混凝土材料并在浇筑后适当养护能够保障后浇带在浇筑施工之后不会出现收缩。
2.2合理配置后浇带处的钢筋
在后浇带施工中,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部分结构之间能够相互联系,施工技术人员还应该合理配置后浇带处的钢筋。具体而言,在设置配筋时,施工技术人员应综合考虑受力方向、受力大小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实际施工中,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后浇带出配置的钢筋可以采用直接贯通式,也可以采用搭接贯通式,或者是先断开,后期再焊接贯通的方式。但在进行钢筋切割时,应保证结构之间的整体性与完整性,千万不能切割基础的钢筋和楼板的钢筋。此外,对于后浇伸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处的钢筋,可以采用直通加弯的方式,以消除因混凝土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影响。至于后浇沉降带处的钢筋,可以采用搭接的方式,或者是先采用搭接的方式,并预留出焊接的位置,等结构沉降基本稳定以后,在进行焊接操作,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沉降变形产生的影响。只有确保基础钢筋和楼板钢筋的整体性与完整性,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建筑的整体性,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2.3把握后浇带浇筑的时间
一般而言,若果施工企业采用的是后浇收缩技术,那么在60天之后就基本上可以进行后浇带闭合作业了。因为经过60天时间的保养,混凝土结构的收缩情况基本上能够达到80%,甚至更多,已经能够满足施工设计所要求的水平了;而针对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中采用的后浇沉降带施工技术,其目的主要是把高层建筑与其裙楼分离开来,因此,必须要等到高层建筑的地基沉降结束之后,才能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但同时也应该考虑浇筑最佳的时间,不能单方面根据高层建筑主体完全沉降后才开展后浇带施工,而是应该根据沉降情况、施工的难度、时间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针对后浇温度带和收缩带的施工,按照相关的规定,这种后浇带技术保留的时间为60天,在实际施工中大多数施工企业也往往会参照这个标准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季节浇筑时,因为施工现场温度的不同,保留的时间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微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开始被人们引入到工程施工现场,在该技术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裂缝,处理收缩应力。为此,在新时期,需要相关人员立足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强化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合理利用,并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质量,规范施工。
参考文献
[1]李国楠.试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0):00139-00139.
[2]金立革.试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00(021):195-195.
[3]苏湘宏.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00(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