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梓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城市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城市的住房需求逐步增大,为了缓解城市地区的住房压力,建筑行业的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分为预制和装配两个部分进行施工,由于其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低、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当前阶段被大范围推广使用。对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来说,技术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掌握更加全面的装配式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运用
1工艺原理
装配式建筑使建筑物的建造跟工厂生产机器一样,工厂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生产建筑物的预制构件精密度较高,质量有保障,成品预制构件验收合格后送往施工场地,施工现场根据构件的组装顺序进行吊装,施工人员在现场根据各预制构件的的受力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预制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对预制构件各节点进行加固处理,最后完成装配式建筑物的建造。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2.1缩短工程工期
对装配式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利用,不仅可以为后期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便利,还能够缩短施工工期。对于装配式构件的放置来说,施工单位需要设立专门的摆放场地,并且要做好区域内的排水工作,对于堆放构件的支垫来说,还要具有较强的牢固性,并做好构件的分类摆放和单独管理。例如,对于预埋吊件来说,要朝上摆放,这样可以方便技术人员查看规范和参数,如果构件的数量过多的话,则需要对堆放架的承载力进行详细的计算,避免因超重出现倒塌问题。
2.2提升工程质量
对于公司而言,良好的工程质量意味着更好的品牌形象和公司声誉,这对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必须对各个组成部分的混凝土、沙子和钢筋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并根据各个车间的施工分配方法和物质合理性进行管理。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预制装配的安全性和性能等因素。另外,必须事先进行高质量的管理工作,以避免许多质量问题。同时,我们需要组织合格的操作员执行操作以确保总体质量。
2.3节约工程资源
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来说,要想在施工过程中实现节约资源的目标,要使各类型构件的性能满足施工要求。所以,在开展装配式构件的生产作业前,首先要对构件进行合理地设计,保障设计图纸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深化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要的设计内容包括:构件加工图、配筋图、构件的承载力图。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本工程为某小区高层装配式建筑,工程总面积为12000m2,建筑设计高度为80.6m,共29层,其中,地上建筑27层,地下建筑2层,图1为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布局。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外墙板22块、内墙板13块、叠合板46块、预制悬挑构件11个。
3.1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符合各项施工要求,需要结合装配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灵活地运用内剪力墙技术,进一步提升预制构件之间的精密度,从而保证整个装配式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对于各建筑结构和剪力墙的固定作业来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来实现,将合理比例的水泥砂浆灌注到螺栓孔中,并将插筋预留在下层板中。在开展预制构件的安装施工时,为了保证预制预留板的螺栓孔能够顺利插入其中,需要使螺栓处于结构的中心位置处,这样不仅能够大幅提升整个建筑结构的施工强度,还能使剪力墙的稳定性得到可靠的保障。
3.2预制梁,柱和墙的制造
预制梁,柱和墙通常在施工前完成。预制柱的制造过程如下。首先,施工人员在施工前现场准备模板,清洁模板,清洁表面并创建最终形状做好定位工作。
然后将模具固定到连续设备的套筒上,然后将其放在钢套筒上。第三,安装嵌入式部件并关闭固定侧面模具。第四,浇筑混凝土并处理表面不平整。预制梁的制造过程如下:首先清洁模具并安装侧面模具。然后系上钢笼,将其锁定到位,然后将其提起到位。第三,安装嵌入式部件以成功密封并固定侧模。第四,倒入混凝土并使形状光滑。
3.3预制的内部抗震墙结构
预制构件的连接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组件之间的平滑连接不仅提高了建筑项目的抗震性能,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因此,可以在工程过程中用螺栓固定预构件,并且使用有效的机械加工可以提高每个构件的接合效率和精度。首先,根据特定环境和条件选择垂直和水平墙结构,并基于外部压力考虑,确保墙的所有侧面的机械性能均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接下来,在安装水平墙时,请安装承重墙板,根据内力计算科学地放置适当的承重墙板,然后填充墙板。最后,密切注意每个剪力墙节点的连接点,并将水泥基材料倒入螺栓孔中以固定螺栓,并保持肋和螺栓孔在适当的位置。
3.4吊装
吊装前先要把吊具固定至预制构件的预留位置,固定后进行检查,确定牢固后,再起吊,起吊后人员离开,缓慢起吊50cm后,暂停,确认吊具不会脱钩后继续起吊,起吊至指定位置上空后,施工人员用大绳牵引至施放位置,待预制构件降落至施工人员头顶一定高度时,直接用手牵引至精确施放位置,安装固定后除去吊具,然后进行调整。
3.5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
在对预制叠合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调整安装点的标高和位置,如果采用的是吊装施工的方式,就需要在每隔1.5m设置一个临时的独立支撑,在完成安装工作之后,再对叠合板的高度进行微调,并且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使水平方向得到有效的固定,防止出现位移。下独立架仅仅起到支撑的作用,不需要设置排架来进行搭设。
3.6各部门协同设计
在过去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各部门忽视了技术交流的重要性,导致施工现场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工序冲突。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规模较大,涉及到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加强协同设计能反映出市场的具体需求,保障整个设计环节的协调性。而在当前阶段建筑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对虚拟建筑模型的应用,通过对建筑设计图纸的模拟,能够充分地展示各专业之间良好的空间协调性。
3.7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1)放线测量过程中,确保测量员采用合理的测量技术,完成对基准线和墙板位置线的测量。测量中要通过粗、精调节,保证技术合理应用。要求整个测量阶段测量定位精度控制在1mm以内。(2)预制楼板吊装质量控制。微机构件的吊装施工是整个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本工程施工采用TC6517B型吊装,要求采用钢扁担法起吊,吊装控制中合理选择吊点,将工具吊装到指定地点进行预吊装施工,确保其技术应用更加合理,提升技术应用效果。(3)构件加固的质量控制。本次实际加固施工应着重于叠合筋加固和型钢加固。加固时,要求完成型钢固定加固,确保其技术应用更加合理,提升加固工艺效果。通过合理的固定,实现对现浇筑楼板浇筑工艺的有效控制,提升楼板浇筑工艺的施工效果。
结论
装配式房屋是未来建筑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建筑市场的创新和发展。装配式房屋的质量控制在建筑水平上很重要。先进合理的设计和装配流程系统可确保装配式房屋的长期稳定发展,并通过提高建筑物管理和工程师的整体水平来促进装配式房屋的建造,为装配式建筑行业做出全面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桂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
[2]邵娜.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周刊,2019(29).
[3]杨贺龙,谭炳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散装水泥,2020(6).
[4]李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