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伟
湖北保利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再加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环节非常复杂,由于体积较大,在施工质量方面经常会存在诸多的不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督以及管理,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裂缝和塌陷问题,从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够得以充分的保证,提高后续的施工效果。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为了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够得以充分的保证,在工程开展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来了解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时很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科学的优化,从而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另外还需要优化整体的施工环节,明确质量控制的要点,这不仅有助于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可以更加顺利地施工,还有助于为后续建筑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时,需要明确主要的工作内容,从而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首先需要将施工场地质量控制点进行精准性的确定,按照相关的质量目标来保证实际的施工质量,在实际管理时需要以工程质量为主要的参照点,整理出重点控制对象和项目环节中的薄弱之处,从而使得质量控制能够具备较强的针对性[1]。在选择质量控制点时,需要选择技术难度较高的工程来完成后续的重点控制,在确定好之后需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将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并且明确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得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另外对于每个施工工序来说需要更加严格的进行质量的控制,不要忽视任何一个施工,要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和监督,且每个施工步骤都需要按照施工规范来完成,防止出现施工材料或者施工工艺不符合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序是非常繁琐的,不仅包含了施工人员,还包含了施工设备和施工场所等等,因此在实施工作中需要迎难而上,制定更加科学而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相关工作可以更加有序的进行,为后续建设工程提供重要的基础。
.png)
二、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是比较常见的,首先是收缩裂缝,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出现问题是导致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并且混凝土收缩程度会随着水泥用量和用水量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强,两者是成正比关系的。不同品种的水泥对于收缩所产生裂缝大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混凝土在液化时会伴有大量的热量,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应力,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收缩应力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收缩应力超出混凝土本身的最大抗拉范围的话,那么内部结构会发生一定的破坏,出现较严重的收缩裂缝[2]。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考虑收缩裂缝形成的原因,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果能够得以充分的保证。
其次在混凝土施工时经常会出现温差的裂缝,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会产生较大的水化热,水化热在不断的增加,当温差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这一类裂缝是比较常见的。在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需要一次性的浇筑完成,但是由于混凝土本身的体积较大,很容易会导致内部热量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全面的散发,再加上表面温度下降是非常快的,那么在混凝土内外部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温差,增加了裂缝发生的几率。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一)保证混凝土本身的运输质量
为了使建筑混凝土施工效果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本身的运输质量,从而为后续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时间和阶段工程用量的有效性确定,掌握运输间隔时间和运输车辆等等,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达到连续浇筑的效果[3]。在实际运输时需要保证运输不会出现任何的分层和离析的问题,同时还需要保证塌落度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从混凝土搅拌到浇筑中需要预测整个工艺流程完成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运输的线路,防止运输过程中消耗量过高和时间过长,而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实际混凝土运输时,需要做好有效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指派专业性的人员来负责日常的监督,控制好实际运输的时间,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高。
(二)振捣和浇筑
这两个工作环节属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以及要求,更加科学地采取这两项工艺,首先在混凝土施工时需要保证所需要混凝土能够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并且还要加强对设备的有效管理,防止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时存在输送堵塞的问题,可以在设备内部装上一些网格之后,再让专业性的人员来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对实际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实际施工时发现大骨料进入到泵管时,那么要进行及时的清除杂物,保证现场施工能够具备流畅性的特征。同时混凝土从关口到下落时所需要的倾落高度要控制在两米左右,并且有效的研究混凝土的间歇时间,比如不要超过混凝土本身初凝的时间,从而使混凝土质量能够得以充分的保证。在混凝土施工时要保证连续性的浇筑,并且在底层混凝土产生初凝现象之前完成上一层次的浇筑工作,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控制在50毫米左右,从而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接缝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主要的技术要点,根据振捣棒来采取有效的排列工作,控制好振捣棒本身的高度,之后按照混凝土浇筑的前后顺序来进行日常的移动,防止存在着遗漏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保证振捣棒,在半径300毫米左右范围内进行活动,严格控制好其中的数值,从而避免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加强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管
由于在混凝土施工时,周边的环境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同时还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测性的因素,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监管,将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提高实际的施工效果。在施工时要尽可能选择强度较高的模板,避免在后期施工时存在模板变形而导致混凝土质量的问题,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需要将模板和其他混凝土部位做到均匀性的浇筑,防止由于湿度不均匀而出现收缩的问题。
结束语: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节非常的复杂,因此需要加强对施工规范的有效认识,保证施工操作是非常到位的,同时还需要根据行业发展方向融入先进的施工工艺,减去较为繁琐的操作流程,从而使整体施工能够具备简洁性的特点。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管理以及监督,防止出现裂缝问题的发生,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效果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推动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翠.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裂缝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239-240.
[2]李牧漪.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38):14-15.
[3]李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J].市场周刊,2018(39):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