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公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随着公路投入运营使用,公路面临养护与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要全面提升公路养护工程的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公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对公路施工与养护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全面提升养护工作开展的水平和效率。
关键词:公路施工;日常养护;注意的问题
引言
在公路工程项目开展环节,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与养护措施是提升项目建设质量的关键。因此,对公路施工与养护工作要点分析,探寻出有效的技术方案意义重大。
1公路病害类型与诱因
1.1裂缝
裂缝是公路常见病害之一,其表现形式有两种——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其中,横向裂缝一般和道路中线呈90°夹角,有时也伴随着少量支缝。从裂缝破坏程度来划分,横向裂缝有轻度裂缝和重度裂缝之分。纵向裂缝呈纵向分布形式,其形态为单条裂缝,和道路中线呈平行关系。
1.2坑槽
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公路裂缝与塌陷等病害问题,随着车辆的碾压就很容易留下坑槽,这是因为存在病害的路面结构更加松散,途经车辆更容易附带路面表层的细小材料,进而诱发严重的坑槽问题。
2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公路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贯穿了公路施工与养护的全过程,其整体工作内容也是工程开展的先行部分,主要包括有组织的落实、技术以及物质的准备工作。公路施工的开展包含着公路路基施工,而路基施工内容又可分为路堤、路堑、半填半挖以及不填不挖等几种类型,而其中施工准备工作放样又包含着以下几个内容:一是要在地面浅桩位置标注好填挖的高度;二是依据图纸设计要求将横断面的各个主要定点标出,如公路的边缘以及坡脚,路堑的坡顶以及半填半挖断面的坡脚和坡顶;三是依据设计中的边坡高度和坡度来定下边坡的具体位置;四是将施工过程中无法保存下来的桩移到施工范围外区,即为移桩交点。
2.2路基施工
对路基进行的施工可以分为以下内容:路基填挖施工,路基综合排水以及防护、加围、整修施工,冬季雨季施工,对取土挖方以及弃土堆放的选择,护坡道以及碎落台施工,还要对路基修筑时需要进行的改沟和改河工程,土石方施工时的组织、质检以及验收等工作。为确保路基施工的有效性以及最终公路使用的质量与效率,则需要对实际施工进行一定的要求规范:一是施工整体稳定性需要有效保证;二是要与设计的强度相吻合;三是需要维持好路基施工的水温以及其稳定性等相关因素;四是施工必须要合理、细致,施工中对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工程要求,需要选择透水性较好的填筑材料,施工所在地的材料以及工业废料也要合理利用,此外也要确保路基整体的压实度和路基排水构造物施工的最终质量;五是人工施工使用仅限于在条件限制、实际路基压实必须要应用机械开展,其他级的公路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在工艺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下进行,尽可能更多地采用通过甲级鉴定的新材料、技术以及机械器具和检验方式;六是路基施工需要关注施工地周边的生态环境,做到土地合理使用;七是施工的各项技术开展都需要严格遵照施工技术规范,确保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3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机械设备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公路发展进程非常快,短时期内投入使用大量公路,所以目前国内公路养护工作还是以人工为主,只有少数地方使用工程机械辅助养护,实行的是以工人养护为主,机械设备为辅的养护工作模式。这种养护模式相对落后,随着公路通行车辆逐年增加,传统的养护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公路养护需求。目前公路养护工作还要依赖于养护站,但是当前养护工作人员的年纪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对大型和新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存在困难,养护站的资金也不足,使的人员培训操作和机械设备投入均不足,难以顺利开展公路养护工作。
3.2重视建设,忽视了养护管理工作
我国公路建设之初就比较重视公路建设内容,对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投入不足,加上养护管理资金来源缺乏,并且公路建设资金紧张,无法调拨多余资金投入到公路美化和管理工作,仅仅保证公路能够畅通使用。不仅如此,公路养护工作经常被忽视,目前公路建设开始使用大量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特别是公路建设和改建项目,而养护过程则很少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是的公路养护工作更加难以开展,容易被管理者主观忽视。
3.3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比较低
当前公路养护人员的组成结构已经不再适应公路养护发展需求。整体来看,公路养护年龄有70%超过了50岁,并且该年龄段的技术员工在接收新技术和新知识方面要相对较慢,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使用一些先进养护机械设备时,常常出现问题,不能灵活掌握,并且无法调试设备,也起不到指导和培训新员工的作用,无法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尤其是施工人员对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不能正确认知和处理,只要发现路面病害,就采用常规修补方式,导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大减少了公路使用寿命。另外,不少公路养护人员是从当地农民工中招募,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大,没有公路养护的专业知识,最终也只能做做简单的养护工作,使得地区公路养护水平难以提高,导致公路养护质量无法保证。鉴于以上问题,公路养护水平低下对开展公路养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4公路路面的日常养护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一是要及时清理掉路面上存在的碎石、砖块以及垃圾、粪便等杂物和污染物,保持路面的清洁;二是要及时发现路面产生的坑槽、裂纹以及啃边等问题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和修补工作,当路面出现严重的损坏时则需要对其进行补强、罩面以及翻修工作;三是当遭遇雨水冲刷而造成边坡坍塌时则需要及时地做好培土和维修工作;四是若路肩在车辆的碾压下以及牲畜的踩踏下发生下沉,则需要及时做好填土工作修复;五是对带有边沟的路段,要及时地做好疏通工作,保持其清洁与畅通。(2)处理路面翻浆问题时,则可以通过采用换土法以及打砂法来进行根治,提升路基土层的透水性。(3)处理路面出现的坑槽、松散、破裂以及啃边等一些病害情况时,则需要先将路面有损坏的部分先行挖除,再将砾石填入路基的下部,并做好洒水和夯实工作,最后将冷底子油洒入路基下部,在嵌缝处刷入沥青材料并做好拌和,然后通过密实的碾压完成修补工作。(4)公路桥涵的养护工作要不定期的开展,确保桥涵畅通无杂草影响。当桥涵出现损坏情况时则要及时上报至主管单位对其进行维修,并且在损坏修复前需要设置好警示标牌阻断交通,避免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另外设置在公路和桥涵上的公里碑、路缘石以及桥栏杆要每年进行2次粉刷工作,并且所设置的标志牌缺失或者受到严重损坏时则需要进行及时的补齐以及更换工作,确保公路标志明显且醒目,给予行车一定的安全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项目开展中,严格规范施工工艺并且做好施工养护工作,对提升工程质量有关键作用。因此,在往后研究中,需要加大力度对技术的应用要点与养护内容分析,从而保证我国交通项目开展能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赵连发,王亚昆.对县乡公路技术改造和养护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2):160.
[2]周磊.适应公路发展需要切实搞好公路养护———浅谈我国新时期的高速公路养护策略[J].科学之友,2010(20):54-55.
[3]张涛.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所针对的常见病害及治理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