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初中生劳动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郑娟
[导读] 我国传统的初中教育一直过度重视书本知识点,重视考试分数,大量的学校课程安排在课堂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中学  郑娟  637000

摘要:我国传统的初中教育一直过度重视书本知识点,重视考试分数,大量的学校课程安排在课堂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近些年独生子女在学校教育资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父母过度的溺爱,让初中生的基本劳动能力越来越差。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学校开始转变教育理念,从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慢慢地培养中学生以文化课为主,劳动实践为辅,通过劳动教育慢慢培养初中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劳动教育;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科技的不断更新,对于新一代的学生而言,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表现为对基础教学理论常识的把握,更主要的是通过对理论知识把握的基础上加以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成为全方位综合性素质较高的人才。由于现阶段初中劳动技术教育处于边缘化,教师对其劳动技术教育不够重视,导致课程开展较不理想,学生对于劳动意识薄弱且技术能力较低。因此加强劳动技术教育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劳动技术教育的首要问题。
        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现如今,劳动教育已成为初中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提升,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面见中国少先队代表时便说过:“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国家鼓励全民创业,支持培养中学生的劳动精神和优秀品质。现如今各个学校要改变只重视学校升学率的风气和行为,要将被学校弱化的劳动教育在学校中逐渐重视起来。如果我们不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让中小学生在家时被全面照顾,在学校时娇声娇气,实际上不利于学生日后的身心发展。普遍的调查发现,现在初中学校的学生几乎没有劳动观念,害怕吃苦流汗、讨厌体力劳动,严重缺乏劳动锻炼。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努力培养初中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二、如何在初中生活中开展劳动教育
        2.1赋予劳动教育新内涵
        在立场上,要充分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实质”而非“形式”的结合;在内容上,体现一种发展的教育观,重视闲暇教育和消费教育;在功能上,强调劳动之于个体的存在性价值,以赋予个体在劳动教育中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丰富其关系属性并提升其审美人格;在实践上,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构建一种整合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这样的劳动教育看重的是劳动素养的培育,而不能只简单理解为开设劳动课。教育方针中所提的德、智、体、美、劳都是素养概念,它们并不对应于具体学科,即不能说“德”对应于德育学科,也不能把“体”看成是体育课完成的任务。


同样道理,学生的劳动素养不只在劳动课中养成,家校的日常打理,班级的卫生轮值、环境布置,学科教学的实物计量、实地调查,各种综合实践课的实践活动,都有劳动素养的培育功能。
        2.2因地制宜开发校本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是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劳动中或在劳动前学习有关劳动的知识、技能、文化等内容,然后通过劳动行为来验证和升华认识,实现知行合一。而不同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学校与教师要努力开展有效的初中生劳动教育教学,因地制宜开发校本劳动教育教材与课程。通过本土化、特色化的劳动教育教学来充分地调动初中生参与劳动的兴趣与热情,同时通过劳动树立起牢固的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以及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恳踏实、勤俭节约等优良品质。例如,以“粽子”为主题设计系统的校本劳动教育课程与教材,在教学形式上,通过口授、课件展示、现场观摩、体验等形式让教学得以丰富。在教学方法上,则包括启发式提问、历史情景剧表演、互动教学等方法让课堂更加有趣和活跃,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则可囊括有关粽子的材料种植、包粽子的技巧、常见的粽子类别等,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粽子产生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习熟悉的事物也能减轻畏难情绪,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2.3适时引导学生,加强劳动技术了解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中规定应适时的引导学生对社会职业的相关了解。主要使初中生对目前社会的各种职业有初步的认识。可以区分各种不同职业,并理解他们与人、社会、技术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学生职业的引导,培养学生拥有较好职业观。通过在劳技教育中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过程中培养的各种能力,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规划目标。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常识与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对当前农村、城镇的社会职业、工作岗位的特征和一般要求有基本的认识,了解社会分工和基本职业道德素质,积累社会经验培养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意识。②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条件和一般过程,列举部分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创业过程的艰辛和乐趣不仅使学生具有初始的创业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③引导学生了解所在农村、城镇的基本人才需求和经济走势,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多加了解,掌握国家与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依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综合能力,选择较为擅长和喜欢的职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劳技课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鼎力支持,因此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优秀道德品质。然而,劳技课程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这就需要师生来共同努力,发掘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而开辟出一片充满乐趣的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1]夏莺莺.城区初中劳动教育实施基本现状及优化路径[J].辽宁教育,2021(04):56-60.
[2]徐德霞.初中生劳动素养培养策略探寻[J].教书育人,2020(35):19-20.
[3]胡起水,熊巧妮,陈水明.初中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探寻[J].新课程研究,2020(28):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