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核心素养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 廖红斌
[导读]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亟须开展培养的一种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长远的影响,对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的作用,掌握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情全面优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四川省宣汉县天生中学  廖红斌  636162

摘要: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亟须开展培养的一种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长远的影响,对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的作用,掌握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情全面优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核心素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探究
        引言
        在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语文课堂中,不仅是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目前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落实。初中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智力发展的巅峰,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涵养,对推动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等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喜欢游戏是很多学生的天性,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在教学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感兴趣,但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去思考,而游戏无疑是最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之一。更何况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实施,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理念深入人心,而游戏教学法就很好地“响应了”这一新型教学理念。而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上,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学习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提前对教师和学生做出了要求,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表达情感,让学生可以理解文中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以及厌恶,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从小热爱大自然和自由生活,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所描述那个封建教育对于自身的发展和束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心目中的属于自己的“乐园”是什么样的,鲁迅先生在描述自己的乐园时用色彩绚烂的语言和生动的文笔,而教师则可以改变原有的课堂模式,将课桌摆放成一个大圆,然后让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谈自己的童年和对自己童年乐事的回忆。通过一些童年的游戏唤醒大家内心深处柔软的部分,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在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在欢乐的活动中将课文中内容不知不觉地转变为自己的东西。
        二、丰富教学层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划分为多个层次,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语言层次、文化层次和文学层次。语言层次作为学习初中语文的基础,主要是语文中字、词、文言文阅读、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等的教学;文化层次是指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感与文章相融合,做到情感上的升华,具有哲学意义和启迪的作用;文学层次则是指将语言的学习运用到表达当中,主要是引领学生阅读中外经典作品等。采取多层次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出现的问题,降低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的依赖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和思考,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对古文化常识进行具体的解读时,教师可以采用提升课堂层次的方法,由浅入深地对文言文进行深层次解读;将具体的文言文拆分成各种类型的词,再通过整体的句式做进一步的阐述,最后将整篇文章进行连贯。在具体的讲述完成后,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加深课堂层次,通过具体的字词来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把控。
        三、充分挖掘教材,进行德育教学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德育品质高尚的学生才更有责任感,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应该注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教材,教材主要包含大量的阅读文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深入挖掘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素材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进行教学。语文教材中包含许多阅读文本,每一篇阅读文本都有特定的故事情节,有自己的主人公和叙述对象,教师在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教学时可以充分让学生了解主人公伟大无私、乐于奉献的事迹,对这些人物产生崇拜之情,愿意学习这些英雄模范身上的优秀精神品质,向他们靠近,形成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变得更加优秀。榜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的长篇大论教导学生要无私奉献、勤俭节约……学生并不会对这些话产生太深的感触,但是借助活生生的例子作为榜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到这些高尚品质的独特魅力,会受自己精神榜样的鼓舞,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具有爱国情怀、乐于奉献等。
        结束语
        总之,在现阶段的时代背景和教学环境下,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当意识到这一点,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注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同时,教师应深入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4}(02):24-26.
[2]余登燕.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8.
[3]赵莹莹.语文核心素养与初中语文教学改进[D].青海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