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冯跃
[导读] 语文是听说读写的结合,听、说、读,三项都离不开朗读。我认为,“写”即是“说”的一种延伸,自然也离不开“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是很重要的。

冯跃   临清市大辛庄办事处王坊中心小学
【摘要】语文是听说读写的结合,听、说、读,三项都离不开朗读。我认为,“写”即是“说”的一种延伸,自然也离不开“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26-01

        通过自己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反思和学习研究,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语文能力一部分就体现在朗读能力上,学生的朗读水平正是见证他们的理解、感受的水平,同时也是其表达水平的一种体现。可以说,一篇课文讲完后,同学们可以朗读到什么水平,一定程度就证明他们理解到什么程度,理解到了,才能朗读好;反过来,朗读好了,也能帮助其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我进行了这样一些尝试。
        一、范读。初接三年级时,我发现学生朗读课文时“唱读”很严重,
        已经不是强调干脆利落,或示范一两句就能改正的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纠正也就绝不会一蹴而就。要纠正错误朗读习惯,就应该在一篇文章开始讲解之前先范读,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标杆。学习新课文以前先范读,容易出错的地方要范读,情感强烈的范读,重点讲解的范读,一篇课文讲完后,还范读。尤其是一些描写大好河山、绚烂文化的文章,在讲完一课后,学生对课文都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会让孩子们闭起眼睛,展开冥想(可能提前先给他们来一些民间像引导语,让其进入深入想象),然后跟着我的朗读和音乐,乘上想象的飞机,真正去到那个美丽的地方。所以,我常常说,咱们农村的孩子们更要多读书,因为很多我们双脚到不了的地方,通过读书,咱们的思想都能到,甚至更远……
        范读的意义在于引导,让同学们朝着对的方向走,范读后再让他们自读,效果很好。学生经过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自然就不再唱读了。
        有的老师觉得自己朗读并不太好,于是在网上下载范读。这样凭借辅助工具是挺好的,也相对更专业,但我认为语文教师还是应该具备“范读”的基本功。课堂是个随时“生成”的过程,教师范读课文时,与学生现场语言、动作、情感、眼神的的交流,是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评读。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评,评后再读!
        低级的评读,是学生读、教师评;高级的评读,是学生读,另一学生评,甚至是自评。评读适用于指导小段或一两句重点语句的朗读,尤其语气强烈、情感丰富的句子。


整篇文章读完,评后再通读,意义不大!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第二自然的这样一个长句“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我反复让几个学生边读边评,有学生说读的没有断句,我说:“你来读一个”,这个学生把顿号停顿的很好,句子也有了节奏;再找其他同学评价,“读的不美”,“那怎么读,才能更美呢?”,反复引导后,几个顿号,不仅有了停顿,还有了起伏;最后的部分加了重音。很多学生说,简直感觉看到了那个翩翩起舞的仙女。
        评读切记进入怪圈,即学生互相只说缺点!在指导中,我发现很少有同学是点评其他人优点的,这样是不行的,这就需要依赖老师的引导。我们可以让点评的同学先说一个朗读者的优点,再说说,如果哪个地方再读好一点就更棒了,用这样的语式进行点评,既能发扬优点,又不至于打击朗读者的信心。
        三、美读。我认为“美读”不等同于“有感情朗读”。
        美的范围应该更大,它不仅包含了感情,还应包括一切能使你觉得朗读更美好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我对“美读”的意义有所延伸,但我们班每周专设的美读课,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天堂。《哪吒闹海》一课的美读,我和同学们一起编排了动作,集体参与,有背景、有角色,边读边演;《军神》一课的美读,结束时声嘶力竭;美读《西湖》,配图、配乐,柔美梦幻……古诗词的美读更是花样百出,有配了旋律唱的,如《独坐敬亭山》;有配了动作和角色的,如《月下独酌》;更有配了武术动作练的,如《劝学》(受去年开学第一课中《少年中国说》表演的启发);还有模仿京剧念白的(为了让孩子们更亲近这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灿烂文化瑰宝,一开始是有些排斥的,后来发现了无限乐趣);还有……学生最喜欢的古诗美读形式是什么,你一定猜不出。是喊麦!其实仔细想想也并不惊讶,现在的网络文化发展极快,少年儿童很容易受其影响,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我并不排斥新兴网络文化,孩子们那段时间钟情于喊麦,于是,我找来听了很多,发现它明快的节奏、畅快的表达,的确很洗脑,听过几遍,就很难忘。何不把喊麦的方式和孩子们苦恼的古诗背诵相结合呢!第一次,一首喊麦版《观猎》在我们班级“唱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美读。我想,一切能提高孩子们朗读兴趣的,能展示其朗读特点的,能让他更爱朗读的形式,都可以称为“美读”。
        以上这三种方式并非平行使用而是渐次推进,一步一步来的,通过范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同时纠正错误;评读阶段,使他们掌握技巧,提高朗读能力;进入美读后,则要达到更高程度,要能读出自己的感悟,甚至风格,抑或天马星空的想象和深厚情感的宣泄。
参考文献:
[1]王群.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20(08)
[2]杨建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J].新课程导学. 2019(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