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自动运行模式下西安地铁15号线运营组织架构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张鑫 王天骄
[导读]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迅速发展,全自动运行以其自动化水平高和安全性强的优势逐步成为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分析国内已开通无人驾驶地铁线路运营组织架构基础上,结合西安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选取15号线作为全自动运行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全自动运行模式下该线路运营组织架构的设置,并对该组织架构下各部门职责进行划分。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张鑫  王天骄    西安  710016

摘要: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迅速发展,全自动运行以其自动化水平高和安全性强的优势逐步成为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分析国内已开通无人驾驶地铁线路运营组织架构基础上,结合西安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选取15号线作为全自动运行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全自动运行模式下该线路运营组织架构的设置,并对该组织架构下各部门职责进行划分。
关键词:地铁、全自动运行、组织架构、职责
        1研究背景
        全自动运行系统(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简称FAO)是基于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实现列车运行全过程自动化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全自动运行系统因其显著提高自动化水平、提升运营组织灵活性、减少人为误操作、降低运营人员劳动强度等优势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
        西安市轨道交通建设第三轮建设规划中的十五号线一期工程共设11座地下车站,2021年3月开工建设,2025年12月开通运营。该线的线路长度、车站数量、客流、等方面相比其他线路较少,建设全自动运行系统在投资、工期、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均可控,因而本文以十五号线作为全自动运行系统研究对象,对其运营组织架构的设计进行研究。
        2国内全自动运行线路组织架构
        预计到2021年,国内有75%的新建线路将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本文以北京地铁燕房线、上海地铁10号线运营组织架构为例,对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组织架构进行分析。
        2.1北京地铁燕房线运营组织架构
        北京燕房线是国内第一条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线路,按照GOA4等级完成建设,现由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燕房线由主线、支线两部分构成,其中主线长约14.4km,共设9座高架车站,2017年12月30日正式开通试运营。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组织架构按照工作内容不同分为机关后勤、运营组织及设备维保三大板块。其中运营部下设站务部、乘务部、运营控制中心、票务部及运营支持部5个二级部门,负责燕房线的运营生产工作。设备部下设车辆部、土建线路部、供电机电部、通信信号部、技术支持部及新线业务部共6个二级部门,负责燕房线设备设施的维修维保工作。
        2.2上海地铁10号线运营组织架构
        上海地铁10号线是中国境内第一条无人驾驶线路,按照GOA4等级完成建设,目前由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下设子公司上海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运营管理。10号线线路全长36公里,共设31座车站,2010年4月正式开通试运营。
        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线路16条,运营里程643.58公里,其运营组织架构根据工作内容不同分职能层、生产辅助层和生产核心分公司三项机构,除通用职能管理部门外,负责线网运营组织及维护管理的有运营公司、运营中心和维保中心三大模块。其中运营公司下设运营一公司负责上海地铁1、5、9、10号线的乘务、站务、车站设备设施维护等方面运营管理;运管中心负责线网总体行车组织和应急指挥,发挥管理协调职能;维保中心下设车辆分公司、信号分公司、通信分公司、轨道分公司、工务分公司、供电分公司6个分公司负责线网相关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
对比北京燕房线和上海地铁10号线运营组织架构,其线路总体架构均分为职能机构、线网运营和设备维保三个模块,三个模块工作职能大致相同。
        2.3 西安地铁15号线现状
        十五号线一期工程共设11座地下车站,已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2025年12月开通运营。一期长度19Km,设置车站11个,该线路的长度、车站数量、客流等方面相比其他线路较少,建设全自动运行系统在投资、工期、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均可控。
        针对15号线上述特点,对其组织架构的设置提出以下设想:
        (一)单独运营、自主管理。15号线作为西安首条全自动运行地铁线路,具有研究性和示范性,因而该线路运营组织拟采用单独运营、自主管理的运营模式。
        (二)模块整合、提高效率。


15号线运营组织架构以公司-事业部型结构为基础,并根据全自动运行运营特点及职能划分进行整合和优化,从而形成单线路正常运营,并为线网扩张奠定基础的运营组织架构体系。
        (三)全自动无人驾驶运营系统的管理模式以OCC行车组织为核心,以运营服务为主线,以设备联动保障为基础,全面把控线路整体运营业务。
        3运营组织架构设置
        3.1总体思想
        (一)以运营管理定位为导向开展组织设计
        运营需求是全自动运行系统设计的重要来源,一是不同的建设等级和运营模式与之相匹配的基础土建、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制度支撑、人员岗位等模块均不相同,二是根据国内已开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经验,全自动运行能力需要逐步养成,不同运营等级间的调整较为困难,运营过渡期较长,因而全自动系统组织前期设计必须以运营管理定位为导向,在设计初期确定运营等级,从而使后期设计匹配不同的运营目标。
       (二)架构独立、便于调整
        全自动运行系统是以运行场景和运营规则为主线进行设计,设备高度集成,接口众多,与常规运行管理模式区别较大,因而其组织架构的设计应不同于既有线的运营组织模式,此外,全自动运行组织体系变化较大,管理规则不断优化,因此,全自动运行线路的组织架构设计要相对独立,便于架构的不断完善和调整。
        (三)充分授权、灵活管理
        全自动运行系统具有更安全、更可靠、更智能、效率更高等诸多优势,其运营组织模式的细微调整或变化,会带来运营管理体系较大的改变。为进一步发挥全自动线路系统优势,全自动线路的管理需充分授权。此外,全自动系统导致人机配合、操作规则等不断变化,也需要对全自动线路管理充分授权、灵活管理,以便于流程再造和制度调整优化。
        3.2运营组织架构
        (一)管理模式选择
        运营组织采用公司制,负责所辖线路运营组织和管理,其优点在于一是全自动运行系统对比传统线路,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公司制模式灵活性强,便于线路独立管控、自我变革;二是全自动系统内部深度集成、接口众多,更新优化较快,采用公司制能够充分授权,不断优化;三是以运营公司模式经营,有利于运营业务本身不断深化,自主性及协调指挥能力较强,便于为后续全自动运行线路积累经验。
        (二)总体架构
        架构总体结构采用职能部门+生产部门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直线职能制进行设计。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为两大模块,分别为综合管理模块和技术安全模块,行使管理、监督、服务以及问题协调等相关职能;生产部门按照专业的不同,分为调度票务、运营服务、设备保障三大模块,围绕核心生产开展各项工作。共设4个部门(1个职能部门+3个生产部门),分为两大管理板块。
        职能机构(1个):即运营支持部,负责15号线职能管理及运营支持。下设综合管理室、技术安全室,其中综合管理室主要负责15号线行政、党务、人事、培训、财务、物资、后勤等工作;技术安全室主要负责15号线的技术、安全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生产机构(3个):包括调度票务部、运营服务部、设备保障部。其中调度票务部负责15号线的运输组织、行车指挥、应急协调、票务核算、车票生产等工作;运营服务部负责客运服务、乘务服务相关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设备保障部负责各类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4结论
        本文在调研国内已开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其运营组织架构,同时结合西安地铁十五号线基本情况和全自动运行系统特点,明确架构设置总体思想和设置原则,按照直线职能制模式,形成以职能部门+生产部门两大机构和以职能管理、线网运营和设备维保三大模块有机结合的运营组织架构,并对架构中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划分和说明,从而明确管理流程,为线路筹备及运营奠定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曰凡.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全新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8).
[2]朱沪生.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和运营的实践与对策[J].现代交通,2015(1).
[3]张爽.北京地铁机场线无人驾驶系统运营管理模式初探[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