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市的发展思路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孟莉
[导读] 本文通过了解居民的自身状况、参与集市的程度、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布、对集市的期望等基本资料探析影响居民参与农村集市的意愿因素,为促进农村集市合理适度利用提供可行的思考。

石家庄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孟莉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居民的自身状况、参与集市的程度、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布、对集市的期望等基本资料探析影响居民参与农村集市的意愿因素,为促进农村集市合理适度利用提供可行的思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一、乡村振兴产业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产业前景看好、舞台广阔、潜力巨大。比如,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产生了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据统计,2017年我国汽车保有量2.17亿辆,其中私家车1.70亿辆,占载客汽车的91.89%。这就意味着有5亿~6亿人可以通过私家车出行,极大地扩展了家庭成员的活动半径,他们对乡村生态、生活、文化、旅游的需求被激发出来。因此,时代的发展重新赋予了乡村新的内涵,现在的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只要深入挖掘好农业的多种功能(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充分开发好乡村的多元价值(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发展乡村产业就一定大有作为。
        现在,乡村的田园风光、独特风俗、慢节奏生活,对城里人越来越有吸引力。要适应城镇居民需求新变化,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要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建设一批美丽休闲乡村、森林人家、乡村民宿等精品项目,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新农业、特色文化等新业态。要积极开发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培育打造乡土特色文化产业和创新产品。要创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打响“土字号”“乡字号”品牌,让传统手工业焕发新光彩。乡村集市最核心的就是特色,然而很多地方由于缺乏科学性规划,导致特色不显著。从历史来看,处在城镇化历程之中,每一处乡村在性质、内涵、形态与功能上与其他地区大相径庭;从发展来看,很多地方盲目借鉴和效仿其他地区的风格与模式,导致陷入同质化竞争,丧失了竞争优势。随着周边地区同类型的产业越来越多,造成了区域内的同质竞争,难以脱颖而出。农村集市建设焦点在于发展特色产业,然而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只重建设而不重视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在建设方面,存在复制仿造,相对优势下降;在旅游方面,没有因地制宜深入挖掘资源,缺乏创新机制。产业是农村集市开发的核心要点,多产业模式最终形成产业融合发展及产业集群优势。由于当地缺乏一定的产业支撑并且过度迎合市场,导致特色产业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从产业联系来看,在产业布局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在联动上缺乏链条,产业之间相对独立;从产业融合来看,几大主要产业,无法形成一定的供需关系。总的来说,农村集市在横向上的联系与融合不充足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市的发展思路
        应当整合各个方面的科技创新资源,将资本与技术资源运用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培育一批懂技术的新农民,依靠科技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实现农民增收。在今后的乡村发展中,还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完善乡村集市基础配套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乡村集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要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农村集市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环境整治的投入,统筹用好乡村集市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集市示范片(点)、扶贫搬迁等专项资金,搞好项目整合,重点加强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导览系统、通信网络、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推进“明厨亮灶”、色标管理,开展“清洁厨房”行动,推动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做到卫生整洁、标识清晰;着力解决好交通主干支道连接;在有条件的乡村集市旅游集聚区推动智慧乡村集市旅游建设,实现网络全覆盖,进一步优化乡村集市环境。
        2加强乡村产品宣传营销
        好的营销是成功的一半。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应加强乡村土特产品品牌建设。开设公益性乡村旅游专题栏目,积极利用宣传片、微视频、直播宣传营销乡村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严格把控农产品及其关联产品的质量安全,增强当地特色商品的商标保护,创建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政府鼓励当地年轻人返乡创业,依托电子商务方式建立本地化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推介营销乡村产品。
        3推动现代乡村集市田园旅游综合体建设
        积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稳步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现代化等高科技农业;积极发展智慧农业、会展农业和众筹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拓展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科普教育、文化创意等功能。在乡村集市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潜力的地区,建设田园综合体,丰富拓展现代涉旅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强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
        4丰富农村集市文化内涵
        农村集市是观察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重要窗口,从参与农村集市的群体特征可以了解我国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从集市商品的消费需求可以了解我国农村收入水平状况,从集市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了解我国当代农村与外界的联系。从当前我国各地集市发展状况来看,农村集市文化振兴很有必要[5]。农村集市文化振兴,首先应从重视乡村集市、重视赶集文化着手,因为文化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关键,发掘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前提是尊重乡村文化传统,当乡村传统文化与旅游价值相互促进时,乡村文化振兴可以得到持续发展。而乡村文化的发展不应该照抄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应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从而将我国农村建设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 
        三、结束语
        农村集市作为透视农村社会转型的窗口, 从消费群体的变化反映出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 从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反映出农村贫富分化的变化, 从农民职业分化反映出农村的机械化水平, 从文娱生活的转变反映出农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农村社会虽然与城市社会仍有差距, 但是已经从传统的封闭、定型的社会向开放、现代的社会过渡。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较大, 局部农村地区的发展未必能代表中国农村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 因此本文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农村集市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传统, 延续千年的旺盛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的文化职能。因此乡村振兴需要乡村集市的发展, 农村集市的发展更应该作为公众了解农村社会转型与发展的窗口。
参考文献:
[1]以“五大振兴”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J].胡飞.南方农机.2018(22)
[2]山西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深远意义[J].刘鹏飞.新农业.2019(17)
[3]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探讨[J].张勇军.四川农业科技.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