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梁智博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梁智博
[导读] 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水利工程项目的作用也越发突出。将水利工程项目合理地引用到灌溉农田、水流的引导中,能够为人民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对于农田效益也有积极作用。伴随着农田区域的不断扩大,合理地引用灌溉水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青岛阳光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梁智博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9

摘要: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水利工程项目的作用也越发突出。将水利工程项目合理地引用到灌溉农田、水流的引导中,能够为人民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对于农田效益也有积极作用。伴随着农田区域的不断扩大,合理地引用灌溉水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问题。文章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启示,从而更好地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伴随着国内综合实力及技术能力的持续提高,农业领域持续向现代化趋势迈进。农业水利灌溉可以显著提升农作物总产量,增进农业效益发展。本文针对农业水利灌溉系统有关解决方案实施了深入讨论。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农业本身平稳健康可以促使国民经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水平不断平稳进步。所以,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系统的使用及宣传在农业领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无法被忽视。
        1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现状
        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笔者认为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现状,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数量上、规模上有所提升,该类型的工程,有利于促进农业行业的发展建设,同时针对很多农产品的生长,以及原材料的加工,都可以产生良好的推动效果,促进各方面的工作部署,能够在自身的依据上有效的增加。第二,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运转,虽然在很多技术的融合效用上不断的巩固,但是针对某些特殊区域的需求,还是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应坚持结合区域性的特殊条件和特点,在自身的技术操作方案上,保持足够的健全,这样才能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按照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来调整,不会由此造成新的漏洞。
        2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素
        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节水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实施效果还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管理者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科学选择与运用。首先,影响节水灌溉工作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地理位置。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而我国农田的分布与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这就导致一部分农田会出现灌溉方面的困难。因此,在对节水灌溉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其次,环境因素也是影响节水灌溉技术运用效果的因素。在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还会受到当地气温、气候、降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样就需要农田管理者应根据环境因素进行一定灌溉措施的实施,以此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
        3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3.1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主要包括微喷、滴灌、脉冲灌溉等,需根据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灌溉周期合理选用微灌技术。在普通的温室植物栽培中,常用微喷或滴灌技术。在灌溉区域内安装供水管和灌溉设备,可以将养分和肥料利用水的重力,通过管道整合灌输到农作物根部区域,以完成灌溉工作。相对于其他灌溉技术,微灌技术不但节水效果好,而且可以显著减少水分渗漏和蒸发,同时设备结构简单,总成本低,可明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2渠道防渗技术
        水利灌溉渠道施工主要采用以下防渗技术:一是对渠道土壤进行改良与调整,使土体的渗透性发生改变,可以采用压实、抹光等方式,使土体之间的孔隙率降低,进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二是使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渗处理。


可以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化学材料,使土壤的渗水率降低,提高输水效率。三是在渠道底部进行混凝土浇灌,并采用混凝土等材料对渠床进行铺设,进而有效提高渠道的防渗效果[3]。通过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至少能减少40%的水分散失。
        3.3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
        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指的是在农业灌溉过程中,采取阶段性的节水灌溉措施。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农户在灌溉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生长阶段、不同作物的特性和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灌溉量,这便是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体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灌溉和种植也得到了深化,贯穿了农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为此,在节水灌溉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机械化的灌溉方式,在实现节水目的的基础之上,提高灌溉的效率。从步行式灌溉方法的特点来看,其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因此,这种灌溉方式可以在社会层面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特点,进一步研究该灌溉方法,能够推动其长远发展。相比较于其他新兴的灌溉技术,这种灌溉方法的设备投入成本低,农户的接受度高,也方便了该技术的推广,对于农业的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
        3.4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
        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激发施工人员的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措施,通过高质量的施工监督来为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提供保证。其次,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资质进行考核。如果考核不通过,还要接受第二次培训与考核。如果考核结果还是不合格,那么就要进行劝退或者换岗处理。只有考核合格,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再次,针对技术人员,要定期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技术人员可以熟练应用专业知识开展工作。最后,如果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还要重点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使其产生较高的质量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
        4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技术操作,整体上表现出的成熟度是非常高的,很多工程的技术方案比较健全,多元化的技术应用,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果。未来,应继续在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创新力度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首先,该类型的工程与技术操作,一定要结合区域性的需求,完成定制化的应用,既要掌握好技术的发展趋势,又要对工程的服务需求更好的满足,从而在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体系上,进行更好的健全。其次,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技术操作,要加强模拟分析,并且对技术应用后的结果,进行区域性的调查、研究,针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更好的掌握,从而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内容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为阶段性的灌溉模式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关乎农业发展,为了能够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要进一步强化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建设层面上,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主;在管理层面上,以“建设与管理并重”、管理优化、新技术引入为主,以便更好地发挥节水灌溉工程效益。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水资源比较短缺,非常严重的水资源匮乏的不利状况妨碍了我国农业国民经济产业的高速及平稳的发展。大力展开农业节约用水灌溉系统是目前国内农业持续进步的保障方式,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作业模式从粗犷类型朝着集体节约类型转化,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化具有非常关键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昌林.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12):77.
[2]姚鹏飞.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实施要点[J].乡村科技,2020(6):125-126.
[3]陈维民.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3):108-109
[4]刘磊.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7,(24).
[5]王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保障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