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曹玉婵
[导读] 从我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言,洪水泛滥会引发很严重的自然损害,尤其会引发山体滑坡问题、河水泛滥问题等,对国家经济发展、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强化对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力度,科学化地运用防洪减灾措施,就可以规避洪涝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建议在相关部门的工作中应该重视水文水资源方面的环境管控,科学运用各种防洪减灾的措施,确保在新时期的时代之下能够规避洪水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绵竹市水利局  曹玉婵  四川德阳   618200

摘要:从我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言,洪水泛滥会引发很严重的自然损害,尤其会引发山体滑坡问题、河水泛滥问题等,对国家经济发展、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强化对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力度,科学化地运用防洪减灾措施,就可以规避洪涝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建议在相关部门的工作中应该重视水文水资源方面的环境管控,科学运用各种防洪减灾的措施,确保在新时期的时代之下能够规避洪水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防洪减灾措施;
        近年来在我地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在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升的背景下,面临着水资源污染问题,在人们对水资源重视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也提出了很多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强化对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力度、有效采用防洪减灾措施就属于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我地区水资源污染问题应对、防控的过程中,就应重视水文水资源环境的管理,积极运用防洪减灾措施,预防水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有效规避水资源污染带来的影响。
        1利用制度增强工作的规范性
        建议工作部门在日常工作领域中健全相关的制度,利用制度规范人员行为,确保水文水资源的环境管理工作效果,增强防洪减灾措施的应用水平。首先,工作部门应完善防洪抗旱制度内容,提出上报的标准、制定解决方案的规范要求,在制度中还需要求工作人员规范性地开展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结合制度内容执行检测任务和工作,增强水文水资源的管控效果。其次,在制度中提出防洪减灾措施的应用要求,每位人员都必须结合制度的要求在区域中因地制宜的落实和应用防洪减灾措施。同时在制度中还需要求工作部门借鉴其他区域的成功经验,根据当地的水文水资源数据信息预测分析可能会发生的洪涝灾害事件,在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争取通过防控的有效对策降低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最后,还应根据环境管理的内容、防洪减灾措施的情况等,健全各个地区的责任制度体系,明确各地区部门、人员的日常工作责任标准,要求负责人根据工作的标准内容来落实环境管理的方式、防洪减灾的措施,一旦在负责的区域之内发生了灾害防控问题、水环境管理问题,就要惩罚负责人,增强其在工作中的积极度,从根源层面入手规避因为人员失误、工作不专业而引发的问题。
        2着力运用先进的技术
        一般状况下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掌握水利信息、气象信息、水文地质信息等,学科知识较多,单纯依赖人员的手工操作,很难确保各种信息的良好整合运用,对防洪减灾措施的应用也会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在工作期间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打造良好的网络信息平台,便于进行数据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反馈。首先,在工作中应运用网络技术、GPS技术与GIS技术,打造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水文水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丰富其中的环境管理措施和方式,利用先进技术深入剖析地质问题、水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利用信息系统与技术系统等自动化生成防洪减灾措施的方向和目标,便于部门按照数据内容与信息内容等编制相应的防洪减灾计划方案与规划体系,在科学性制定防洪减灾措施的情况下,降低灾害事故的发生率,维护区域之内人们、环境的安全性。其次,还应重视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在遥感、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创建系统化的水文工作模式、网络化的水文工作机制,强化空间数据的管理效果,有效性地分析、整理各类空间数据信息,重点开展提取工作、整理工作、收集工作与编辑工作,以此来增强水文水资源的环境管控效果,强化其与防洪减灾方面的联系力度,在有序执行相关工作的情况下,预防出现自然灾害问题,减少可能会出现的损耗,发挥各种技术和对策的作用价值。



        3形成准确的防洪减灾模式
        水文属于很难控制的自然因素,日常工作的难度很高,如果没有创建完善、准确的防洪减灾模式,将会导致工作水平降低。而目前部分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期间,多数部门或者是人员都没有形成准确的防洪减灾观念,难以形成良好的工作模式,不利于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因此,部门在工作中应改善观念、端正态度,创建相应的防洪减灾模式,首先,应充分意识到合理开展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部门可以设立专业的管理组织,明确防洪减灾的具体责任、要求、标准、制度等,形成专业化的工作机制,促使自身防洪减灾服务能力、防控能力的增强。其次,在具体的防洪减灾期间,应从预防经济损失、维护人员和环境安全的角度入手,在准确执行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工作、增强防洪减灾有效性的同时,保证每项工作都能准确落实。最后,应拓宽水文检测工作的覆盖领域、范围,增强检测工作的水平,尤其是一些经常会发生地质方面、水文方面自然灾害的区域,增加水文检测的覆盖面,保证检测工作的详尽性与有效性,健全其中的模式和机制,通过针对性的方式、有效性的措施来保证工作质量。
        4提升数据信息采集的全面性
        对于水文水资源数据信息来讲,是相关环境管理工作、防洪减灾措施落实的主要基础,各种数据信息的采集都是重要的部分,主要涉及地质构造信息、地表径流分布信息数据、地下水深度数据信息等,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都应该保证全面性、准确性,通过全天候的监测方式和手段,在针对性执行监测工作的同时,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系统等,不再受到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问题,合理预防发生数据信息采集问题,尤其要规避数据重复的现象、缺失的现象。同时还可以通过推导的形式、计算的形式进行部分数据补偿处理,而且在空白时间超出20小时的情况下也不能随意补偿数据,以免埋下安全隐患或是其他的风险。在保证数据良好采集、系统高效化运作的同时,还应该创建有关防洪减灾措施的应用机制,增强环境管理有效性、保证防洪减灾水平。
        5提升灾害预警的时效性
        在发生灾害问题的情况下,应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预警,告知当地的居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撤离,减少灾害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危害,在此状况下就需要保证预警工作的及时性和快速性,首先,要经常更新预警红线数据值,使用自动化技术开展工作,在合理设置相关预警红线的同时,结合河道宽度特点、径流流速特点、地下水位特点等调整红线的数据值,以免错过良好的预警时机,避免发生严重的损失。其次,创建各种设备的更新制度、保养制度,在电子设备实际运作的过程中,经常开展维护工作与保养工作,以免发生故障问题或是安全问题,提升预警准确性与及时性,在增强预警效果的情况下,从根本上增强防洪减灾的工作质量、效果和强度,预防自然灾害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另外在更新和处理预警信息期间,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需求、特点等完善预警模式,增强各项工作的有序性与有效性,发挥先进技术与系统的应用作用和价值。
        6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防洪减灾措施的应用,对于预防灾害问题、合理开展环境管理工作而言具有一定的作用,起到良好的价值。因此在工作中还应构建相应的数据信息管理模式、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等,在严格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发挥防洪减灾措施的作用价值,保证水文水资源的有序管控,发挥先进技术、系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苏文涛.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28):210~225.
[2]关红玉.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研究[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2):197~199.
[3]姜洋洋.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对策分析[J].写真地理,2021(8):30~56.
[4]岳景东.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118~120.
[5]田多义.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探析[J].安徽建筑,2019(8):232~233.
[6]张希富.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9(28):46~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