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拓宽改造路基加宽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柳尧瀚
[导读] 路基加宽是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方通过精准地应用加宽施工技术,能够改善道路设施性能,提升当地交通运输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市政工程拓宽改造项目,需深入研究配套施工技术,以构建出科学的施工设计方案,提高市政工程建设水平。

身份证号码:5134301984041***17  柳尧瀚 

摘要:路基加宽是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方通过精准地应用加宽施工技术,能够改善道路设施性能,提升当地交通运输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市政工程拓宽改造项目,需深入研究配套施工技术,以构建出科学的施工设计方案,提高市政工程建设水平。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基加宽;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为了能够缓解交通压力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策略,但是仍然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交通拥堵的现象依旧存在。为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选择对路基进行拓宽,尤其是人员密度较大的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道路时常拥堵的情况,保证了居民的安稳居住、缓解了出行压力以及保障了学生的出行安全等等,于是这一决策也得到了更多相关者的提倡,拓宽路基成为一件备受关注的事情,由此也能够看出对拓宽路基相关技术的完善与应用的重要性。
        1公路路基加宽拼装施工技术概述
        通常,公路扩建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即两侧直接拼装和分离扩建方式,前者是利用原有道路,先将原有道路两侧的隔离设施拆除,在原路面左右两侧进行加宽施工,而后者是指在原有道路的一侧或者两侧重新修建道路,达到加宽道路的目的,形成更多行车道。这种拼装施工方式存在一个弊端则是新路面与老路面的结构及性能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较为集中,容易出现路面拼装裂缝问题,导致道路损坏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进行路基加宽拼装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挖台阶的方式,将新旧路面进行拼接,有助于提高整体路面承载能力。在路面拼接处使用合成材料作为连接料,以防止或避免拼接裂缝的产生。拼装施工过程如果只使用玻纤格栅,虽然可以起到较好的拼接效果,但是不能很好地阻止水分渗入裂缝,致使道路早期病害严重。利用新型高性能的聚酯玻纤布取代传统的施工材料,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既能起到良好的反射裂缝问题,又能起到防水和加紧沥青面层的作用。
        2市政工程拓宽改造路基加宽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在路基加宽施工技术中,新旧路基衔接措施是一项技术要点,施工方应仔细处理衔接位置,以免后续出现新旧路基分离的问题,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在新旧路基衔接处理中,需暂时隔断作业区水源,并设置排水沟,防止积水,同时,还要将衔接位置表面的附着物清除,如绿化、路缘石等,还要将衔接部分的土壤翻开,予以重新碾压,直至该位置的平整度、压实度满足路基铺筑需求。但应注意,在压实之前的挖除清理中,需去除30cm的虚土,以保证压实效果。此后,应尽量选择与旧路基土质相同的填料进行衔接处的铺筑,以促进新旧路基边缘顺利融合,防止分离问题。但是,如果遇到植被土层较厚、填土压实度不足的情况,为了保证衔接效果,还要在旧路基位置上挖出1个台阶结构,使新旧路基以交错的形式相互衔接,确保新旧路基的紧密连接,增强该施工技术措施的落实效果。在此过程中,台阶的宽度通常是根据边坡坡度来确定的,一般取值60~200cm,但若边缘压实度较低,则需要适当增加台阶的宽度。此外,还要注意,考虑到在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台阶的高度越高,路基的沉降、水平位移程度就越严重,因此,在衔接处理时,如果采用台阶结构交错衔接,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台阶的高度,深入优化新旧路基衔接处理效果。
        2.2基底处理工作
        在对路面进行拓宽的过程中,处理基底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通常情况下依照传统的设计原则会将排水边沟设置在旧路的两边。但是,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边沟会因雨水的侵蚀而腐朽,边沟部分也会出现松软的现象。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彻底清除原有地基,保证路面的平整,避免不必要的自然灾害现象的出现。对此,在正式处理基底之前,应当要求相关的工作者对该处的水资源进行勘探,如若发现地下水资源极其丰富,需要利用质量较高的材料对其进行铺设,进而对基底进行压实,通过这一方法来提升整个基底的承受能力,防止旧路基出现变形的现象。这也可以为道路的开拓提供有力的帮助,使其延续地更加长久。另外,在开展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面对软基无法加固的状况,优化软基加固的方法,包括粉喷桩加固法、抛石挤淤法,这些方式都能够使地基发生显著的变化,在利用其对地基进行填充与压实后,路面经过一段时间也会减少变形沉降等现象的发生,值得引起相关工作者的重视,同时也需要不断优化相关技术,为地基的压实提供最有利的技术支持。以图1为例,图中详细介绍了路面基底示意图,通过图文呈现出了原地面线、公路路基中心的位置。在正式工作之前,相应的工作者可以根据这一路线结构图进行施工,通过超前的设计以及预判能够有效地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2.3碾压成型
        待填筑施工完毕后,施工方还要对已经填筑好的路基加以碾压处理,使其更加密实,提高路基加宽施工技术的落实效果。在碾压成型施工中,施工方通常需要使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而且必须在路基填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状态期间完成所有的碾压工作,以保证该施工技术措施的实施质量。在此过程中,首先,采用双钢轮型的振动压路机对松铺状态的填料进行碾压。其次,使用吨位较大的振动压路机进行充分压实,而且要按照由轻到重的原则,对填料予以反复碾压,直至路基表面呈现出光滑、无明显轮印的状态时,才可以认定碾压完毕,一般来说,施工人员需要驾驶该类型压路机,反复碾压5~8次才能达到上述效果。最后,再次使用双钢轮型压路机进行碾压,使路基表面溜光成型。在上述的碾压作业过程中,应注意需按照从两边到中心的顺序进行碾压,而且应先慢后快,同时,要确保相邻的两幅碾压宽度必须重叠40~50cm,以免出现漏压缝隙,增强路基表面整体的平整度。此外,还要注意碾压成型期间,应将填料的含水量保持在理想含水量±2%以内,若含水量不足,则需要洒水,如果含水量太高,则需要进行翻动晒干,或掺入一些白石灰,以迅速干燥基地填料,保证碾压成型效果。
        2.4质量检测与验收
        检测路基承载力一般采用贝克曼梁测试与落锤式弯沉仪两种方式,后者的精确性更佳,能检测出土工格栅对路面结构的整体刚性及承载能力。使用落锤式弯沉仪,详细记录原路面裂缝位置,预测裂缝的反射情况,结合弯沉盆曲线与曲率,可大幅提升测试的精确性。另外,新旧交替处使用落锤式弯沉仪也能起到良好的检测效果,通过分析弯沉盆曲线的过渡情况,可判断出土工格栅在均衡应力方面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城市发展的枢纽,只有不断提高其交通运输能力和安全性,才能保障社会稳定发展。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公路交通需求,公路路基加宽拼接施工规模和数量日益扩增,其施工工艺难度较为复杂,对施工技术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施工人员应掌握路基加宽拼接施工流程及技术要点,深层次分析施工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潜在的突发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杜静新.改扩建公路路基加宽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14):115-116.
[2]吴钟腾.路基加宽工程特点及技术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47+64.
[3]宋鹏.浅谈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中的路基加宽施工要点[J].建筑发展,2019,3(4).
[4]贺永利.高等级公路路基拓宽改造质量控制技术[J].山西建筑,2019,45(05):116-117.
[5]贾红虎,杨继辉.浅谈公路路基加宽施工中注意的问题实践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18):238-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