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米日古·萨依提
[导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仍然较为必要。基于上述趋势,在当下的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这些项目也成为了农业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当下农业现代化的生长有着较高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分析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探讨。

身份证号:6529011983050***4X  米日古·萨依提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仍然较为必要。基于上述趋势,在当下的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这些项目也成为了农业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当下农业现代化的生长有着较高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分析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探讨。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涉及内容较多,具有复杂性,其施工管理面临着较多问题,实际施工时施工单位要以国家相关标准为核心,合理控制施工进度。现场管理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和施工人员的沟通,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通过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施工及施工质量。
        1、农田水利工程特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农业建设而言,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水利工程是农业建设的有效保障。与普通水利工程相比,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优势,例如耗时短以及成果明显和性价比高等。但农田水利工程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在进行施工时,环境的不同导致水利工程建设会有较大的差异[1]。因此,施工环境的不同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针对这样的情况,应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但在这个过程中,对工程连续性会产生一定的破坏。因为气温对水利工程有较大影响。比如在北方冬季,结冰对工程施工具有严重影响,虽然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旧能进行施工,但工程质量令人堪忧。因此,对待不同情况,作为农田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应进行深入研究。依据相关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全面实施。
        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仅以实际施工要求为基准,最终导致发生了施工管理问题。管理人员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同时管理滞后。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对工程造成严重影响。
        2.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
        安全意识与安全事故具有紧密的联系,在高空作业中若施工人员不具备安全意识、不能有效掌握安全技能,则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农田水利工程的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安全意识较低,施工过程中遇到事故时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2.3材料与设备
        对建筑工程来说材料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材料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根本性影响,尤其是农田水利工程。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材料类型多,且施工环境复杂,这就导致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对进场材料的质量难以把控,导致不合格施工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埋下较大的施工质量安全隐患。从施工设备角度分析,若出现施工设备故障问题,则严重影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4基坑施工难点
        农田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时,基坑施工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讲,基坑施工质量对后期施工环节进展具有一定影响。在农田水利施工中,经常会发生基坑变形以及积水这样的情况,进而发生相关施工质量问题。基坑施工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对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严格化要求[2]。在进行设计时,应依照具体标准进行,并对基础设施进行加固施工操作。另外,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困难性,作为监管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控制对策
        3.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为了真正解决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应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前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要将技术交底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严格管理现场物料,依据相关标准认真检验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施工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项目施工各环节的时间节点,还应严格落实施工准备工作。
        3.2实现科学管理
        只有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才能达到高效的目的。农田水利施工也要科学管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田水利施工管理也不能省略一些主要的管理控制环节。比如质量上工序的检查控制,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划分;灌溉调度规程的完善,以及前期水情雨量的收集整理,这些管理的准备工作和管理步骤都能够提升农田水利施工管理的水平,使得施工管理趋于完善。从而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最终的施工成果惠及农民,造福农村。
        3.3把控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使用,成为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只有保障材料的质量性符合标准,才可以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为此,就需要在施工建设中,能够格外的重视起材料方面的管控。首先,需要在材料的选购中,就针对不同材料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在市场的挑选中,选择最具性价比以及最符合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之后,在确定了材料种类之后,还要做好材料进场的管控,以此能够避免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
        3.4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现代科技快速应用与发展,施工过程中应用了很多新技术,这对提升工程施工质量起到促进作用。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以施工现场情况为切入点合理选择相关技术与工艺,分析与总结论证工艺技术,确保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强化各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尽可能深入施工现场,更好地指导与了解相关施工工作。此外,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如自然环境、实际条件等,若不能在施工现场应用已确定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那么就需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一步探讨与研究,重新选择适合的工艺技术开展施工活动。
        3.5完善监管,多措并举
        政府部门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从项目立项,到设计审查以及施工过程,政府部门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把控,多部门联合,多措并举,监督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不仅在政策上进行必要的扶持,而且要加强施工的监管,特别是在关系到农田灌溉的施工环节上。联合农业部门,根据当地农作物和耕种季节的特点,加强灌溉功能实现上的监管,使得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既符合工程本身的施工质量,也能够根据地方作物和农耕的不同,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效率的最大化。对人员、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多部门联合审查和修订,提出意见和改进方法,把农田水利工程纳入到综合性监督管理中来,让农田水利真正能够造福农民。
        3.6给予资金投入,确保水利工程质量
        第一,在水利工程施工环节上,对于老化施工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管理,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将所有工作进行有效开展,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以后进行投入使用时,要想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维护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设施质量具有安全性,并在水利工程中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农田水利工程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施工过程的管理十分重要。找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不足,结合具体实际,创新管理模式,转变施工管理理念,落实施工管理措施,不断的完善制度保障,才能够使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迅速提升,以更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来实现农田灌溉,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万雪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4):93-95.
[2]张华波.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实施要点[J].南方农业,2020,14(23):202-203.
[3]刘春旸,李林娟.农田水利工程中渠道防渗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山西农经,2020,(12):146-147.
[4]王海峰.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创新思路[J].乡村科技,2020(10).
[5]赵玉梅.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J].湖北农机化,20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