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古力乃扎尓·吾吉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古力乃扎尓·吾吉
[导读] 水是一种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利用。整个水利工程期间,水处理管理措施有助于整个工程的稳定,直接影响工程效益。我国灌区管理措施的发展和创新有助于整个水利流域的竞争力,是水利发展动力。当通过水流把动能转化为电能时,对过程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水利工程管理在整个水利工程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新疆乌什镇水管所 古力乃扎尓·吾吉    843400

摘要:水是一种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利用。整个水利工程期间,水处理管理措施有助于整个工程的稳定,直接影响工程效益。我国灌区管理措施的发展和创新有助于整个水利流域的竞争力,是水利发展动力。当通过水流把动能转化为电能时,对过程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水利工程管理在整个水利工程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灌区;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
        引言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促进与保障性作用,在任何一个时代内均要重视农业的发展情况。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较迟缓、农田使用率偏低、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常见等,不利于农业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做好、做实基层农田水利灌溉工作,是推动本地农业正常发展运作的重要一项基本条件,也是优化农村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之一[1]。近些年,新农村建设脚步持续加速,确保水资源合理应用、农业生产活动顺利推进均是迫切需要落实的工作任务。
        1加强灌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和维护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可以促进中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民防御旱涝灾害、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水资源的能力。因此,灌溉水利工程不仅是一项节约资源的战略工程,也是一项发展人民生活的工程。灌区节水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利用,而建设只是一个开始,主要目标是善用、善管、保持良好,并为游戏带来优势。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项目管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工具。随着产业一体化的呼唤,信息技术在许多领域和产业中广泛存在。管理人员需要统一指挥和控制,以管理水资源保护项目、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收集等方面。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能够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并通过网络协调和管理水资源保护项目的各个方面,必将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的建设和形成。
        2水利施工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方面
        一些农村地区对水利灌溉工程采取了较为落后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有效性不足,部分管理部门尚未形成较强、良好的自主经营能力。在部分状况下维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盲目的实施一些农田灌溉方法,以致部分水资源浪费,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浪费问题,不仅对生态环境形成较大影响,也不利于社会经济效益平稳提升。还有部分有关部门没有依照广大农户现实经济收入水平与劳作情况制定水价;部分部门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管理体系暴露的漏洞,管理过程松散,造成部分管理问题形成的影响范围有不断扩大趋势。
        2.2缺乏资金支持
        我国农业逐渐迈向了现代化,国家对于各地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必须给予更多力度的资金支持。在一些农村地区,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不到位、节水设备设施无法进行更全面的更新升级,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系统得不到良性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农田水利灌溉效率,影响收益。
        2.3农村水利灌溉工程设计和建设不合理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前期设计和建设质量是否达到了相关使用要求和标准会对后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施大多数由当地的施工队伍承建,而这些承建队伍大多素质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人员,因此这些施工队伍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只能凭借经验对水利设施进行修理,而缺乏科学的设计图纸和专业的水利灌溉工程建造技术,对农田水利工程质量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后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使用和管理。
        3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对策浅析
        3.1完善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为实现灌溉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应完善管理体系。


第一,组织员工研究水利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开展大坝登记程度,水利工程安全评价,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水利工程投资等。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建设,实现工程安全运行,实现水利工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第二,建立水利工程负责人评价体系。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项目经理负特殊责任。为了保证项目的检查和效益,可以制定管理者评价制度,以限制管理者的行为,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感,为水资源保护项目的管理提供基本保障;第三,建立科学严格的预招标制度,确定评标标准、程序和方法,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土木工程财务管理,实行独立的项目会计制度。
        3.2改变投资模式,吸引多元投资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仅靠国家投资建设与维持运行远远不够,为此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建立以地方个人投入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加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探索个人或企业以建代购的投资新模式,实行投资主体先行投资建设,以服务费代偿建设资金的建设方式。
        3.3加强农业人员的水资源节约与管理意识
        树立正确的节约用水观念是非常必要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做好灌溉管理工作,加强农业人员的水资源节约与管理意识,规范水资源使用程序,在保障农田用水充足的情况下,发挥该管理工作的最大作用。
        3.4加强水利灌溉工程设计和建设质量
        在农村水利灌溉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农村水利工程的安全问题。过去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前期缺乏对水利工程的勘探和设计,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之前,农村水利工程建造管理部门应该监督相关承建单位或者承建者对水利工程建设地址进行考察,并进行完整的水利灌溉工程设计和制作出施工图纸,除此之外,还需要聘请专家对相关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施工。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农村水利工程建造管理部门还需要定期检查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及施工质量,以确保工程在后续投入使用和管理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
        3.5拓展有效灌溉范围,主动引进节约型灌溉技术
        科学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对提升我国农业产量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在实施增加有效灌溉面积这一举措时,相关人员应充分分析本地水资源状况,建议在水土资源环境较好的位置创建出新灌区。农田水利灌溉活动中应用漫灌措施,取得的效果也是极为显著的,漫灌即直接在水源位置外挖出沟渠,把灌溉用水顺利引进农田。为更好的节约水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广使用微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3.6水价和水费制度改革
        根据灌区的水资源和实际情况,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实行按量计价收费。积极推行“定额水量”和“计量水价”用水管理,即超定额累计加价和基本水价加计量水价的水价管理制度,规范末级渠系终端水价管理,提高水量和水价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结束语
        灌区水资源保护项目的建设对国家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对灌区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管理重点是堤坝的建设方法及其实施质量,以造福国家和人民。但是,灌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和大坝施工方法的应用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必要研究分析其管理方法和大坝施工方法,以提高灌区的输水管理质量,从而提高设施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刚.当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3):125-126.
[2]杨彩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家参谋,2020(08):175.
[3]樊军惠.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1):58,60.
[4]张培甜.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50,52.
[5]苗慧珊.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9(20):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