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中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的运用探究 袁文豪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袁文豪
[导读] 当前,在先进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也宣告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并且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城乡规划是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以往在城乡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规划技术和方法相对落后,不仅效率不高,而且规划工作质量也难以提升。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袁文豪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当前,在先进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也宣告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并且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城乡规划是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以往在城乡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规划技术和方法相对落后,不仅效率不高,而且规划工作质量也难以提升。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城乡规划工作中,为规划决策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提高了城乡规划决策的准确性。因此,在城乡规划决策理念提出与落实的同时,更要融合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寻找二者的契合点。
关键词:城乡规划决策;大数据;决策理念;应用途径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给城市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智慧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力图通过科技的应用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对现存的交通拥堵、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改善和解决,实现科技赋能美好生活的城市建设愿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中将通过科技对核心管理系统进行创新,提升城市的服务职能,为未来的居民创设更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探讨智慧城市的相关理念和建设实践对于未来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智慧城市的概述
        在科学技术推动下,出现了更多新技术,例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将其应用在城市建设中,通过对技术整合实现智能化目标,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化智慧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近几年,智慧城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学者都展开了研究,并得出了重要结论,对于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由智慧地球理念发展而来,是将现代技术与城市相融合形成的新兴产业。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义,很多学者和机构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IBM认为,智慧城市可以有效利用新技术,准确掌握城市运转状态,并且对城市中的民生、教育、医疗等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创建出美好城市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很多人容易将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混淆,其实二者有着本质区别。数字城市以城市为对象,以数字化、虚拟化为目标,通过信息技术,将城市的整体情况进行数字模拟,并直观展现在人们面前。智慧城市则是将城市中的各项活动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具有可调节、灵活性等特点。智慧城市运用各种先进设备将城市的人口、交通等信息录入系统对象中,并快速、准确获得城市各要素信息。通过分析后,构建出各类模型,以模型为指导,为城市各类建设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目前,智慧城市正在快速发展,我国关于智慧城市建设,制定了详细计划,并在稳步推进。智慧城市最大特点就是智慧,为居民创建出智慧生活条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城乡规划中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的运用探究
        2.1以产业带动智慧城市建设
        仅仅依靠人力资源对城市进行建设是不够的,还需要产业拉动城市的发展。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营当中,产生了一批智慧产业,主要围绕智慧城市产品提供、处理方式等方面。智慧城市是新兴城市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及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发展快、低能源消耗、综合效益高、具有极强发展潜力的产业。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产业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对智慧城市产业链进行完善与打造,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措施。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在对城市进行规划与建设时,都会运用智慧产业对城市的主要动力进行升级和转型。以产业带动智慧城市建设,要以切实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为发展目标,对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予以大力支持,并且要对自主创新和工业转型予以鼓励与支持,加强产业间的合作。产业的促进发展不仅仅要依靠城市的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是新兴技术的创新与转型。所以我们要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予以不断的提高与促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不断推动智慧产业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对现代化新兴科技产业体系进行建设与完善。



        2.2大数据基础设施层
        大数据基础设施层涵盖了网络设施、存储设施、计算设施,为应用层和服务层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其中,网络设施主要由前端网络和后端网络组成,前端网络能够实现计算设施之间以及计算设施与外部接口的有效连接,而后端网络则完成了计算设施和存储设施的有效连接。存储设施主要包括两个系统,一个是通用网络存储系统,另一个是分布式存储系统。计算设施主要包括通用的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一体机,大数据一体机能够对数据分析挖掘、数据清洗整合进行优化,有效提高计算质量和效率。
        2.3大数据模型的开发与探索
        城乡规划中,规划决策需要大量的数据素材,而大数据以其样式多样、规模巨量的特点,通过各类分析模型、计量模型的分析,有效分析数据中潜在的规律,为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提供依据。大数据最大的特点是数据丰富,不但能提供原始数据,还能从数据中通过分析得到新的数据。在城乡规划中,一方面,通过多种结构性数据的分析,探讨复杂空间的发展问题。比如,通过民意调查问卷中的民意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综合模型,对影响城市中心体系的关键因素及发展状态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利用不同空间类别的变量间关系,对某一类空间要素分布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判断。比如,借助历年全国各地年均产出数值、劳动力数量、交通条件、资源情况、土地市场化程度、产业多样性、对外开放程度等数据,通过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可提取对城市土地产出效率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
        2.4融合治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许多成功的案例其实都仅仅只涉及到了相对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技术,主要还是在于政策和项目的创新。城市建设者在考虑采用新技术时,必须考虑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是否会达到同样的结果。在美国某县发现,未经诊断的精神病患者入狱的频率很高,监禁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这些精神病患者被关进监狱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社区缺乏必要的服务帮助他们。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来预测未来犯罪,以及逮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当地政府整合了数据库以及开发了数据模型,这可以准确有效地找到曾经被逮捕且接受过心理健康治疗的人,这样就可以主动为其提供社会服务,降低再次犯罪的几率。地方政府从理解社会的角度出发,全面挖掘了什么因素导致精神病患者犯罪以及通过政策创新为其提供社会服务,降低精神病患者犯罪几率,只有在此基础上,技术应用才能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与行业,其优势也得到了广泛肯定。在城乡规划决策中,城乡规划的本质属性与大数据的特征存在耦合性,在城乡规划中,大数据符合城乡规划的不可分割性与相关性,能够通过预测模型、数据挖掘等,减少城乡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及不可逆性。在未来发展中,随着城乡规划数据的增加、处理工具的改进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也必然会越来越深入。
参考文献
[1]王伟,王瑛,刘静楠.我国大数据研究综述及其在城乡规划领域应用机制探索[J].北京规划建设,2017(6).
[2]黎海波,陈明辉,陈通利,等.基于“遥感、大数据、互联网+城乡规划”的“智慧规划”创新模式的探索——以东莞市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16,23(6).
[3]吴彤.信息洪流将如何推动城乡规划前行——论新技术和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和前景[J].建筑与装饰,2020(33).
[4]柳运昌,张娜.基于分布式云数据中心的城乡规划大数据集成处理平台[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20,29(3).
[5]苏涵,陈皓.大数据视角的“多规合一”规划编制探索——以“大理市城乡统筹(多规合一)总体规划”为例[J].云南建筑,2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