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交通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和作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李逸舟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大型综合交通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彰显城市人文价值的同时也能推动城市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基于此,文章主要以长途汽车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型综合交通建筑的功能与作用,并提出应用智能化管理技术、规划客车进出站流线、实现陆港整体化设计等路径,以期促进城市地区的良性发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逸舟   北京市  100044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大型综合交通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彰显城市人文价值的同时也能推动城市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基于此,文章主要以长途汽车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型综合交通建筑的功能与作用,并提出应用智能化管理技术、规划客车进出站流线、实现陆港整体化设计等路径,以期促进城市地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大型综合交通建筑;城市发展;作用
        引言
        城市建筑综合体不同于建筑综合体,其强调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至少综合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城市基本功能单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出现和发展,能够有力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以万达广场为例,其将电影院、商场、公寓、步行街等进行了整合,几乎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所有生活娱乐需求,能够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能够吸引人们消费。重视城市建筑综合体空间、功能以及交通设计问题,从城市发展需求和人本理念出发,推进城市建筑综合体与城市发展的进一步融合,是我国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
        1城市综合体交通空间概述
        在城市综合体交通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两个部分。外部交通与城市交通联系密切,主要由建筑出入口、城市公交系统和地铁接驳等部分组成,其增加了人流量及车流量,对城市交通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工程设计中需利用科学有效的规划方法梳理复杂的流线,从而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内部交通主要指多个功能之间或功能自身的联系,主要涵盖垂直交通、走廊和消防安全通道等。在设计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安全性和便捷性,合理组织不同功能流线,防止流线交叉,且考虑不同功能间的联系,注重综合体运行的灵活性及连续性。
        2大型综合交通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和作用
        2.1交通组织混合设计机制
        多种流线的混合设计手法,会使城市设计综合体更加富有生机。在首层平面上这种方法应用更加广泛,可控力更强。在城市综合体建筑中,通常这种混合机制是不会出现各个小型空间流线的混合现象。混合流线设计在首层平面上可以体现在设计成环形流线和支路流线,环形流线的线路最长,这个可以保证商家和顾客之间最大化的联系。在顾客角度上可以在逛商场时避免走重复路线,观感疲劳。对于商家,无限流动的客流量可以更好的提高销量。另外,有时流线过长不适宜快速购买者,所以也可以设计支路流线,这样流线可以使顾客快速购买,使商家与商家之间信息交流渗透。商业空间布局上要利于将商品与服务宗旨展现在顾客面前,达到双赢结果。流线混合设计机制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商场的一些特殊元素可以促进人群消费,用人流来吸引人流。激发人群购物的偶发行为,使商业综合体的不同空间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实现互利共赢。
        2.2建立微观模拟
        应用模拟平台对不同车站以及场景模型进行构建,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首先,对初步车站的设计图实现动态链接,环节上如果出现了设计的差错,能够直接修正;基于正确的设计图,构建相应的模拟模型,并构建场景;模拟分析各个场景,针对设计和管理提出优化建议。在这一过程中,优化设计与管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优化的内容一致,如果对设计内容作出了调整,并进行了优化,就会有利于运营的长期管理;如果无法优化调整设计内容和解决具体的服务问题,那么运营管理时,就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3应用智能化管理技术
        在我国逐步落实新时代环保理念的过程中,大型综合交通建筑要想在城市发展中发挥出真正作用,需善于运用高新技术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降耗的基础上维护生态平衡。济南市客运站建筑改造项目主要是通过运用智能化管理技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旅客服务诱导技术。借助视觉导向系统帮助乘客识别最佳换乘路径、联络通道的标志及标示系统。同时,还可凭借LED动态信息显示板、票证认证机、静态信息显示板、枢纽站广播系统获得出行指引。(2)大跨度预应力技术。车站由于受其站场功能限制,多出现大跨度空间,因此在结构选型上可运用大跨度预应力技术来减少建材使用量,减轻结构自重,减小主要承重构件截面尺寸,提高空间有效利用高度。(3)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多使用规整造型,减小体形系数,有利于节能,其中屋面采取保温隔热处理,外墙玻璃选用中空节能玻璃,材料上也多以新型轻质隔墙为主,由此节约结构构件用料。(4)建筑节水技术。中水系统的使用有效提高了水循环利用率和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量,最终促使建筑物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4交通组织衔接与干扰
        城市综合体是综合性建筑,它的各个功能空间之间流线是不同的,所以,处理好流线的衔接问题是综合体流线组织中十分重要的。它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水平流线和垂直流线。水平流线是商业空间之间的衔接,宜采用流线自然转换设计手法,可以使人们无意识的转换到下一个空间,这种手法可以使各个空间自然的衔接。可以无形中的增加人们的滞留时间,增加了偶发行为的概率。对于垂直流线,为了消除该空间的间隙,宜采用设置空间错层,可以在视觉上使垂直空间具有连续性。另外,自动扶梯的建设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城市综合体流线复杂,为了保证它稳定运行,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要避免流线的相互干扰。在规模庞大的城市综合体中要特别注意,因为它功能多,人流量大。在各种交通节点,容易出现拥挤的现象,尤其是高峰期,更加混乱不堪,这种情况出现会使整个城市综合体的使用效率降低。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设计师应该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流线的分析使规划。如办公区间的流线可以将办公、休息、卫生、餐饮等功能更加详细的区分流线,避免流线交叉。
        2.5构建立体化交通模式
        交通设计问题不仅关系到城市建筑综合体周边交通顺达程度,更会影响进入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客流量以及消费者满意度等。公共交通是否方便,有没有地方停车,调头方不方便等都可能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为此,在城市建筑综合体建设过程中应该构建起立体化的交通模式,为消费者和目标客户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首先,交通设计人员可以统筹和预测周边车流量情况,观察周边主要停车场位置和车位情况等,考察主干街道的走向与城市建筑综合体空间设计的衔接情况等,制定初步交通设计方案。其次,交通设计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BIM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和模型构建,模拟最终交通设计效果。最后,进行可行性调研。在交通设计中,应该涵盖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点以及共享单车停放点等多方面的交通内容,实现全面的交通保障,消除人们的交通通行顾虑,为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建设和发展积累目标客户。
        结语
        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整个设计的血脉。如何设计出一套既经济又高效的流线,是对建筑师的一道考验。建筑师可以从综合体建筑的选址、流线设计、流线衔接、使用者心理等角度出发,应该综合考虑环境心理学、形式美法则、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规范与现代商业、办公、娱乐模式的结合。合理的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流线可以大大节省使用者的时间,提高效率,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丹,余辰,李晓锋.基于现状改建的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以石河子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为例[J].交通企业管理,2020,35(6):68-70.
[2]潘旭.城市交通综合体地下空间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68+72.
[3]蒋林晓,刘硕,杨天瑞.中国交通建筑的地域性——由结构与材料转译地方特色[J].工程技术研究,2019,4(3):23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