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信息化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4月   作者:孙兵1,王未1,林超1
[导读] 在“互联网+电力改革”期间,我国电力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力输配送自动化技术等资源,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力企业的现代化转型。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集成方式展开分析。

1.国网北京信通公司   孙兵1,王未1,林超1    北京 100176

摘要:在“互联网+电力改革”期间,我国电力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力输配送自动化技术等资源,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力企业的现代化转型。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集成方式展开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集成;关键技术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力企业由于业务的不断增加以及对于信息系统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断扩大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以及更加强大的功能。为此,需要开发出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信息集成系统,用以满足目前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但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间相互独立,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亟需建立一个平台来实现信息系统间的共享和合理完善的信息集成。
        1电力企业信息化集成方式
        我国电力企业在“互联网+”改革时期建立了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力信息集成,从其发展过程看,主要包括单点集成、中间件集成、分布通讯集成,由于电力信息化集成相对复杂,前期发展中的集成相对简单,并未实现“有效、合理的集成方式”。在进入“大数据”技术应用时期后,电力企业的信息化集成方式逐渐增多,出现了存储级集成方式、数据级集成方式、应用级集成方式、界面级集成方式和用户集成方式等。通过比较新的电力企业信息化集成方式发现,在主要功能、主要技术手段应用、被集成系统支持、技术架构需求方面,不同的集成方式均存在不同的特征,而且与业务变化、信息资源、技术路线、数据库支持等密切关联,所以需要选择一些有利于实现高效信息化集成的方式。
        2电力企业信息化集成关键技术
        2.1电力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采用的策略
        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中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采用的集成策略是从整个系统而人手的,通过对不同的信息数据进行集中汇总,并进行统一的处理,以此来提高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整性,从而达到理想的集成效果。其次,系统的总体优化对于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在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加大对信息集成技术认知,并根据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结构体系的特点,对不同功能进行分层的划分,尽量使总体系统与管理体制的构架结构保持一致。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电力企业现有的系统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了基层、子公司、总部企业三部分,再加之长期受到以往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致使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化实际实施起来较为困难。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再次基础上对原有的管理体系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无论是在生产规划、人员配置、还是部门业务统计等方面,都必须加强集成管理,各个管理部门至今不仅要完成自身的职责任务,还要大力协助其他接口部门,从而构建起完善的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推动集成网络的快发展。
        2.2服务/消息层集成技术
        JBI是一种插件式的集成架构,可以支持服务引擎和绑定组件两类组件作为其插件。绑定组件扮演了传统EAI技术中适配器的角色。不同的绑定组件可以连接不同的应用系统,将系统使用的特定协议的消息转换为标准化的消息,从而实现应用系统的接口适配。企业可以根据现有业务系统提供厂商或其所采用的技术,选择相应的绑定组件,将现有的应用系统连接到JBI环境中,实现系统间应用接口级的交互访问。如需要实现对MQ服务器的连接和访问,可以在JMS绑定组件中将MQ服务器的接口发布为一个服务。上层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调用这个服务与MQ服务器进行交互,JMS绑定组件在交互过程中自动完成从JMS消息到标准化消息(XML格式)的转换工作。



       2.3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技术
        (1)硬件集成。电力企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系统硬件集成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硬件的集成可以使用Client/Server的体系结构,使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和资源达到共享,使整个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2)软件集成。当前,电力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气企业管理的应用软件,给我国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些软件的集成技术主要分为:数据集成和应用程序集成。其中的应用软件集成技术能使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使系统总体得以优管理。应用软件集成技术具体为:第一部分,界面表示处理,是和工作站设备和用户端交互的应用代码,负责完成屏幕格式化、屏幕信息读写、键盘及鼠标管理、窗口管理等基本任务;第二部分,事物处理,使用输入数据,如屏幕、键盘、数据库等,完成应用任务的代码;第三部分,数据和数据库的管理,应用软件集成是把以上三部分进行正确的分布和均衡的处理,使其管理信息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能实现统一。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中,数据与数据库之间的集成环节非常重要,主要是汇总一些零散的数据并进行处理,使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2.4流程层集成技术
        BPEL是一种基于Web服务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可以有效支持业务流程集成工作。BPEL与一般的编程语言相比具有更高的抽象层次,一般说来,BPEL并不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而是在更高的层面编写企业业务流程。本文的集成方案中各种业务系统的接口以服务的形式对外发布,BPEL业务流程执行引擎通过调用应用系统发布的服务来协调各个应用系统,使之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任务。Drools业务规则引擎可以提供灵活的业务规则管理。业务规则本身也在企业服务总线中发布为服务,业务过程可通过调用规则来触发相应的规则,此外,业务规则也可在运行时进行修改以适应业务的变更。通过BPEL流程可以有效地整合各个应用系统中原本分离的业务流程,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达到业务流程集成的目的。
        2.5基于Web Service的信息化集成应用
        Java远端函数调用、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程序体系结构等共同支撑了当前的信息化集成技术。但这些使用特殊端口和特定专用协议来进行远程通信的传统信息化集成技术远远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通信要求。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面向信息服务的集成技术,即基于Web Service的信息化集成技术。该技术实际上是一个应用组件,信息服务的请求者想要请求所需要的信息服务时,需要通过诸如HTTP、XML等标准化的信息数据格式或者网络协议来得到所需的结果。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系统复杂且规模庞大,存在众多孤立的信息系统,想要打通“信息孤岛”问题则需要应用基于Web Service的信息化集成技术来建设一个平台来实现共享,这样才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信息资源浪费的问题。
        结语
        电力作为一种可持续能源,在当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总体经济体系建设新时期,在“系统性改革与配套性改革相结合”的思路下,我国电力行业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结合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化集成关键技术的分类研究,为其后续的专业分工与基于质量体系管理标准的技术输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莹.论系统集成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5):226.
[2]崔炜.大型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的应用与优化概述[J].科学与信息化,2020,15(20):173.
[3]谢雷.信息化系统集成多项目管理路径的研究及思考[J].科学与信息化,2020,16(28):158.
[4]张平平.电力企业物业管理中安全保卫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8,18(32):266-267.
[5]韩毅,王兴军.进一步推进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议的对策思路[J].黑龙江科学,2019,4(11):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