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林业营造林技术的若干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 张颖
[导读] 林业营造林技术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速度的加快,充分发挥林业所具备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广东艺景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张颖

摘要:林业营造林技术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速度的加快,充分发挥林业所具备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通过营造林工程的实施可以改善水土流失问题和风沙问题,避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危害和影响。
关键词:林业营造林技术;优化;价值;策略;思考
        1 优化营造林技术的价值
        1.1 增加林业资源总量,创造经济效益
        营造林技术包括两类,第1种是植树造林技术,第2种是混交造林技术,前者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增加森林覆盖率,后者可以提高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培育新型树种。通过营造林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树木种类,促使林业资源总量大幅度提高,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当前市场上对于林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营造林技术能够满足市场上对于树木的需求,对于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林业树种的产业加工链也有所延长,通过对林业产品实施加工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经济收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森林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也在持续加快,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经济和林业经济的双向发展。
        1.2 改善生活环境,发挥生态效益
        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这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却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得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通过营造林技术的应用可以缓解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起到涵养水源和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在营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已经开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营造林技术的应用效率和质量,也使得生态效益有所提升,对于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2 林业营造林技术应用现状
        2.1 营造林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营造林规划设计时容易出现多种问题,从而导致营造林工程设计不符合实际的自然环境条件,导致设计方案不仅缺少美观性同时也缺少可操作性,影响了营造林工程的建设进度。部分设计人员对营造林区域的调查并不认真,没有对周围环境的情况实施有效考察,多数只是结合其他前期准备人员的数据进行设计,对工程建设区域缺少实际性的认知,这也是影响营造林效果的主要因素。个别营造林设计方案过于重视表面化的美观度,设计内容并不实际,难以发挥营造林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或者还存在设计专业性过强的问题,使用了较多行业内的术语,使得工程施工人员无法理解设计图纸,影响了正常施工。
        2.2 缺少科学的管理方式
        林业管理模式过于落后也会影响到营造林技术管理的整体质量,难以发挥林业管理工作的效果。部分管理人员对树木的长势极其重视,但是并没有及时对森林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从而导致森林管理质量不断下降,增加了病虫害威胁森林资源的概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都是病虫害出现后才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工作人员不能尽早根据病虫害选择相应的预防措施,给林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降低了树木成活率。在树木种植过程中也没有对种植密度进行管理,经常出现密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不利于树木健康生长。
        3 优化营造林技术的具体策略
        3.1 科学规划营造林设计方案
        营造林设计方案是决定营造林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设计方案合理和科学才能够确保营造林工程整体的建设效果。在设计营造林方案时必须要拥有准确的资源环境数据,不仅需要对种植区域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同时还要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解,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营造林工程建设方案。


作为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营造林设计方案的监管力度,派遣专业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指导,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在后期营造林设计方案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保障每项设计要点都能够被落到实处。
        3.2 选择合适的树苗
        树苗种类的选择是保障营造林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选择合适的树苗能够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苗木的健康发展。在选择树苗时应当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土壤结构进行合理挑选,对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做好前期调查准备。在现代林业科技技术发展速度的背景下,应当加强科技投入,利用现代科技来对林木品种实施优化,以此来丰富林木品种结构,提升林木的自身抵抗能力。不同类型的苗木之间可能会存在互补的效果,因此应当对造林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可以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对树木种类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以此来充分发挥营造林技术应用的效果和作用。
        3.3 重视植物检疫工作
        植物检疫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森林内部出现的有害生物,确保生物检疫工作的有效性,对于营造林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以往的营造林技术应用管理过程中,经常忽视了植物检疫工作的进行,只是针对后期病虫害问题的出现采取防治措施,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森林质量。在对苗木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合适的培育方法,加强林业育苗技术管理有效性,此来培育出抗病能力强的苗木种类。除此之外,还应当对苗木实施检疫,及时发现苗木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清除,以此来保证苗木自身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苗木抵抗病害和虫害的能力。为了能够确保检疫工作的落实,应当在单位内部制定详细的植物检疫制度,对负责植物检疫工作的人员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3.4 加强病虫害防治管理
        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威胁林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旦出现病虫害,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扩散,导致更多的林木受到病虫害的威胁,给林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因此,如何处理病虫害问题一直是林业部门所重点关注的内容。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林业在治理病虫害时也可以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在森林内部出现的病害或者虫害隐患。病虫害监测系统可以发现不同季节所出现的病虫害类型,为后续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可以提升防治效果。以往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多数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然而由于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营造林工程数量不断增加,使用传统的监测模式,会影响到病虫害的监测效率。通过使用监测系统可以对森林内部实施动态化监测,利用智能化技术及时分析和收集森林内部病虫害数据,了解病虫害的防控情况。
        除去建立智能化的病虫害监测系统之外,还应当对病虫害处理方法进行改善,尽量选择无公害方式对病虫害实施预防和处理,避免给树木的生长造成威胁。例如,可以选择物理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利用害虫趋光性的特点,利用光源将害虫吸引过来,在吸引之后将害虫全部消灭和捕杀。每一种生物对于自身的生存环境都是有要求的,通过对自然生态条件进行调整能够创造出不符合害虫生存需求的环境属于生态防治手段,也能够从源头上消除害虫。在进行选种时,也可以利用高温晾晒的方式消灭种子内部的害虫,可以筛选出高质量的苗木种子,从初始阶段加强病虫害的防控效果。
        4 结束语
        当前,林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要想能够让林业发展趋于稳定高速,林业部门必须要重点针对营造林技术实施有效管理,及时发现营造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 赵子淳. 浅议优化林业营造林技术[J]. 广东蚕业, 2020, v.54(10):87-88.
[2] 黄民东. 林业造林技术现状及优化措施分析[J]. 花卉, 2019(24):2.
[3] 朱艳如, 张凤兰. 营林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的思考[J]. 农家致富顾问, 2020, 000(002):241.
[4] 吕冬梅, 刘金华. 对影响营林造林质量的因素及优化的思考[J]. 农家致富顾问, 2020, 000(002):187.
[5] 张卫泉. 解读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 607(14):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