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监控对策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张剑利
[导读]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建设方针,不断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机制,有效的预防和消除建设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张剑利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建设方针,不断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机制,有效的预防和消除建设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工程安全管理质量和生产监控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监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 X921 ;F426.92         文献标识码:   B
        引言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发的逐步完善,建筑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立业之一。但同时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在工程项目中,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强,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经常发生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因此,施工企业要明确安全管理任务,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监控,以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1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大量的不可预见的危险隐患。而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就是提前发现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对策来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人员的安全,必须在各个施工环节采取科学的措施和监督管理,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面对新形式、新环境和新的发展挑战,施工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成为了展示企业形象和综合实力的新标准,并且同时也为全面贯彻和执行十八大会议精神,促进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2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大多特别注重工程质量,因为项目建设后直接要满足使用和居住功能,如果质量不合格,不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往往忽视了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之间的重要联系。在细化质量管理制度的同时没有将安全管理制度放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导致安全管理制度的严重缺失。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失去监督管理,给工程建设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还体现在安全管理人员不能全面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查,并且对国家规定的安全防护要求重视不够,在工程建设过程存在大量的安全管理盲点。在很多工程项目中,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格、没有规范的管理措施。而施工企业只注重项目整体外观,而不注重视施工细节的管理。因此,很难保证工程建设工程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
        2.2成本管理缺乏导致的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施工企业为获取最大利益,都会严格制定相关的施工成本计划。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和能力不强,造成许多项目成本缺口,直接对工程项目质量产生问题,继而导致安全问题。再加上施工企业不断压缩工程工期,造成施工人员盲目赶工的现象,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3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适应新发展形势。
        目前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还过于传统。已经很难符合新时代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需求。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对建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执行最佳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为确保相关措施的有效执行,施工企业必须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保证安全管理措施执行的有效性和质量,促进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不断创新思维,建设科学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有效推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提升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和监控的相关策略
        施工企业要按照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以建立安全施工环境为基本出发点。


从决策到执行逐层分解,明确责任分配个人,并在不同项目施工阶段进行安全水平评估增,加增加员工安全培训,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管理循环,确保建筑工程业务的顺利开展[2]。
        3.1建立日常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成立单独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完全负责施工企业日常的运作,在安全经理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各部门应与安全经理共同推进项目管理工作的进展。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进行具体安全管理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每个项目部应配备1-2名专业素质过硬的安全管理人员。根据项工程目规模,项目部也要安排相应人数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建立明确的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安全状况,了解建设工程安全趋势,全面研究解决和预防突发性安全事故的问题。在施工现场各班组要设安全员,在班组长的指导下,负责安全生产工作。此外,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还要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至少每月组织两次定期的安全检查,积极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安全水平的逐步提升。
        3.2提高安全管理标准
        以安全施工为基础,施工企业要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标准。施工中要定期巡查以及时发现各种存在的安全隐患,强化重点隐患的检查力度。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并分析和阐明原因。并派专人管理的安全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标准,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潜在的重大风险,要调查其影响的级别、严重程度、纠正措施和事故后果等,根据需要向主管进行详细的报告。建筑施工企业,也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标准,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严执法,严查违规行为,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
        3.3加强建设项目资源的控制和管理
        要明确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设计单位与监理的关系和职责,加强合作共同解决质工程中的安全和量管理问题,建立可靠的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为建设项目的优质完成提供保证,实现项目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项目实施基础是对工程成本的控制。如果施工企业想获得最大化的项目收益,成本管理部门,必须全面了解各种成本的构成,制定科学的成本效益的管理计划,重视设备的正常使用,防止设备操作不当造成损坏,减少不必要的施工成本。施工企业也要引导管理和施工人员坚持职业道德,严禁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隐患。
        3.4构建动态监控网络
        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主要针对工程的日常管理。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了解实施方案和现场操作过程中,发现工程现场存在不安全隐患,以及时消除安全管理管理盲点,同时优化了制约工程建设的不利外部条件。因此,通过动态的网络监督得以实现。对于公司层面来说,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动态尤为必要。在此背景下,企业应根据需要在现场安装各种摄像机,建立完善远程监控网络,采用先进的信息化办公系统,对现场作业进行全面的监控,以保护施工人员安全。如果出现危害安全的现象或施工隐患时,监控系统会及发布错误信息,以第一时间联系现场进行解决。同时公司可以制作部分视频,作为项目安全整体评价的依据。
        3.5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在线执法
        如今,安全检查方式一般是派专职的人员到现场检查的方式。这种监督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现场提交的整改建议无法实时进行有效的监控。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可以依靠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安全系统自动记录人员的施工过程。当工程施工进度达到风险节点时,巡检信息系统会根据预设信息提醒管理人员。然后,管理人员根据系统指令对现场进行巡检,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巡检结果上传至现场,并与公司同步操作。创建执法记录和清除结果。有效改进了安全管理执法的实施模式[3]。
        结束语
        当前,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施工管理等原因,导致每年都会安全事故,造成施工人员的伤害和经济损失。因此,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制度科学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实时跟踪现场事故危害的关键环节,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创建和谐安全的施工环境,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胡士一.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监控对策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2):31-32.
[2]寇元相.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监控对策[J].居业,2019(11):153-154.
[3]付达新.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监控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