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王涛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王涛
[导读] 近年来,我国施工技术日趋成熟,混凝土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份额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在住宅建筑中尤为重要,因此只有合理高效的施工技术才能真正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

3303271990052***39  王涛

摘要:近年来,我国施工技术日趋成熟,混凝土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份额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在住宅建筑中尤为重要,因此只有合理高效的施工技术才能真正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正确应用混凝土建筑技术,可以有计划地进行房屋建设,保证房屋建设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本文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住宅项目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建设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对混凝土安装的技术要求逐渐提高。具体的施工情况在整个工程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更新和改革,提高施工技术,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内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混凝土作为建造房屋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施工过程中不采取措施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维护,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基于此,在混凝土建筑施工中,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的管理,及时识别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适当有效的改进措施,这对建筑施工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发展进步。随着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逐步改善,建筑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要根据住宅建设的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重视混凝土施工,加强混凝土技术把控住房建设。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建筑工程中的具体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有根据的研究和探讨。
        1概念
        房屋建筑的质量与混凝土施工技术息息相关,混凝土技术已成为所有施工技术的参考点和关键点,因此,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一般来说,实际的实施主要包括四个步骤:一是混凝土搅拌配置,采用科学的配合比进行水、砂、水泥等原材料的分配。二是安装模板。模板是混凝土成型的重要工具。模板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以保证模板的施工效率。然后是填充,主要是在模板安装好之后进行。通常,将原料用搅拌机充分混合,然后放入模板中继续拧紧。最后一步是拆卸模板进行验收。混凝土浇筑后,在时间的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此时,模板可以在确认接受后删除并使用。
        2施工技术要点
        2.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建筑公司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以减少开裂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使用细砂和砾石,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具体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控制砂砾的大小、含尘量和质地。此外,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实际要求选择水泥的型号和标签。另外,一般情况下,选择直径1~3厘米的砾石,注意泥土的成分和质地。注意混凝土配方中的水质,严格控制加水量,同时确保水的pH值不能太低,不能使用酸性水或工业废水。
        2.2做好混凝土搅
        混凝土配料技术是混凝土生产技术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施工部门必须明确混凝土的科学掺量,确保掺量必须严格符合结构的具体要求,以免影响施工质量和后续改造。成本上升。相关专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房屋工程对混凝土搅拌作业的要求。最重要的是选择优质的水泥、细骨砂、矿物混合物、添加剂等材料,并对各种结构进行科学计算。材料之间的比例应尽可能准确。其次,所有质朴的材料都经过科学挑选:经过彻底均匀混合后,人造石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进行加工。后者是混凝土材料的生产和成型,以确保混凝土符合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人造石中加水与混凝土混合前,必须检查水质,以确保其耐腐蚀性能真正达到建筑要求。



        2.3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增强技术使用效果。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建筑物表面进行清理,确保各部分质量符合技术应用标准的要求。通过连续混合,现场监控混合顺序和混合时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浇筑过程进行全面监督指导,按照工程施工要求有效开展多级管理工作,确保分段分层、斜面分层、复杂分层等措施有效实施。应用结构处理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按照目标要求进行。在分段分层过程中,首先要了解钢筋混凝土的基本类型,在摊铺期间有效应用大面积、小厚度、长层的钢筋混凝土。这种方法需要技术自下而上地演进。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会重复上述任务,主要是层级关系较多,各部分必须按照技术应用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一种详尽的分层形式,浇注第一层后,技术人员重复操作。主要目标是使用浇筑方法控制混凝土中可能出现的裂缝。技术团队防止疾病对建筑物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实用阶段,其应用范围比较广;边坡层压技术要求技术人员对边坡的面积和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现场进行相应的工作,确保长度符合标准,结构合理。
        2.4房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消除
        第一,房屋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控制好振杆的振速,振杆的插入速度要快,拔出的速度要低。另外,在确定混凝土的振捣时间时,要结合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合理的调整,防止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漏振或过度振动。最后为了消除混凝土振动过程中的一些内部气泡和水分,需要进行二次抹灰和二次振动技术,以提高混凝土房屋的施工质量。
其次,许多房屋结构混凝土结构裂缝较多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浇筑后没有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施工企业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关键部件进行早期养护,多为湿养护。养护各种尺寸的混凝土结构时,应注意时机。
        第三,为了避免房屋混凝土结构出现建筑裂缝和缺陷,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按时做好冷却和加热工作。施工混凝土时,应考虑水泥的水化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出现水化热集中导致混凝土开裂的现象。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水化热集中在混凝土结构中,这将导致内部孔隙的出现,进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2.5混凝土养护好
        混凝土养护也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保养工作要注意两方面:一是拆模前要注意保养,二是要注意保养后的工作。混凝土实际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混凝土符合相关标准,并注意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方可拆除模具。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会蒸发,混凝土在凝固前很容易发生收缩,所以这会直接造成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模板表面剥落的问题,尤其是春秋季节在北方。这种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在其上覆盖一层潮湿的土工布,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此外,还要注意后续的养护工作,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混凝土收缩和开裂。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十分普遍。有关部门要严格遵守施工程序和相关工作要求,确保能及时存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施工完成后,要注意养护工作,加强各方面的管理,有效控制裂缝等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浅析城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赵晓宁,张永峰,秦丽霞,张雷.现代农村科技.2016(24)
[2]建筑工程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张达.低碳世界.2016(36)
[3]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把控[J].易万寿.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4)
[4]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J].李猛,房超.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
[5]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问题研究[J].马淑红.科技致富向导.2014(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