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董文栋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董文栋
[导读] 钢结构工程的卓越性越来越被业内人士所认可。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现场工程师在建造和监督钢结构项目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因此,钢结构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33032719930203***97 董文栋

摘要:钢结构工程的卓越性越来越被业内人士所认可。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现场工程师在建造和监督钢结构项目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因此,钢结构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随着建筑业向工业化、绿色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钢结构以其强度高、重量轻、施工进度快、抗震性能好、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于高层建筑、体育场馆、工业厂房、桥梁工程等设施的建设。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对设计、生产、安装等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提高工程施工水平。
        1钢结构的定义及特点
        钢结构建筑是指通过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将钢材相互连接而成的建筑,钢结构建筑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建筑空间大。钢材具有非常好的抗侧弯和抗压强度,在建筑强度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体积,同时增加建筑的内部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需求。研究表明,与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钢结构建筑的有效面积增加了6-9%,其次,工期显著缩短。钢结构建筑可规模化生产,生产完成后可直接使用钢材进行施工和现场架设;第三,可以实现材料的再利用。即使钢结构拆除后,其建筑材料也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浪费和材料损失。但同样,钢结构建筑仍存在以下缺点:一是耐腐蚀性差。钢表面的铁原子容易与氧反应而腐蚀。随着时间的推移,氧化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导致钢材内部应力集中,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其次,耐火性差。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钢具有明显更高的导热性和较差的耐火性。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在600°C时会损失;第三,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钢材是均质材料,其结构应力由钢骨承担,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压应力由混凝土承担,拉应力由受拉钢筋承担。钢结构的接头主要是铆接或焊接,对施工质量和接缝施工的严格要求,一旦接头出现问题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2钢结构质量管理及存在的问题
        2.1专业技术存在问题
        为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钢结构的质量。但由于施工单位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无法制定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的图纸,也无法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钢结构生产的程序和标准,最终钢结构的结构质量没有得到保证。
        2.2前期工作准备不足
        在项目建设初期,各施工方应到达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情况。但施工单位并未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给后续施工带来了麻烦。由于缺乏准确的数据作为参考,只能在建设过程中按照不科学的图纸与自身的技术人员展开工作,大大拖慢了施工的进度,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成本,给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3原材料质量不合格
        钢结构施工中也存在原材料质量问题,主要有原材料利用率低、原材料质量差等。利用率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实际开发上,而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采购和验收上。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施工过程,建筑工程部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了一些不符合施工标准的廉价材料。相关人员在工作中未尽职尽责,对采购的物资不检查不验收。因此,为提高钢结构的结构质量,施工部门必须做好施工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从钢结构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完成,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3工程建设质量控制
        3.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①加强物资验收工作。材料的验收是钢结构工程施工前的主要控制技术,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此,有必要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到达现场时,必须核对材料的合格证及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同时根据图纸、设计变更等文件核对相关资料;并检查钢材、接头材料和涂层材料的质量。焊接工艺评定、高强度螺栓摩擦面防滑系数试验报告、焊接无损检测报告和涂层检验报告等;确保材料到达现场时能满足图纸的设计要求,并且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②加强来料管控工作。现场检查相关材料后,按照国家规定和图纸要求,选择现场报送材料,送相应实验室检测。遵循相关规则后,即可用于设施建设。因此,为了有效控制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钢结构工程的顺利实施。
        3.2提高实际建设的标准化水平
        在建筑钢结构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内容和施工环节。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每个建筑环节进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良好的计划以进行适当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存在差异,要及时联系相关设计人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钢结构施工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活动,制定应急预案,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工艺是否合理、科学,对整体施工质量也至关重要。在施工技术中,焊接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安装更为关键。实际施工过程可以更好地保证钢结构连接符合有效的标准要求。为了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相关人员必须提前对施工图有全面的了解,提高焊接强度,避免出现裂纹等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钢结构的使用寿命、耐磨性和强度之间存在直接关系,等同于焊接工作,因此,必须保证焊接工作的标准化。
        3.3加强焊接控制
        与之前的情况不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建筑是钢结构,焊接控制相对容易被忽视,同时在很多方面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为确保钢结构的结构特性能分阶段改进,必须从不同角度对焊缝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研究,尽可能消除现有漏洞,为创新钢结构建筑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焊接控制层面,应改进细节工作:①焊接前应检查组装产品。根据不同的材料,根据焊接工艺的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焊材。②焊接时,施工单位应多人对称反向焊接,尽量减少焊接变形,焊材应根据需要进行烘烤、领放和使用。③重要焊缝应配备引弧板和熄弧板,坡口的材质和形状应与焊接接头的相同。用于引弧和熄弧的焊缝长度必须至少为25毫米。引弧和熄弧板的长度必须至少为60毫米。引弧和熄弧板必须经过气割切割、打磨光滑,不得用锤击落。
        3.4施工过程的有序化和标准化
        钢结构本身有几种类型的交叉作业,也有与土建工程交叉同步施工的影响。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按照前期施工计划和组织计划执行,制定各项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顺利进行。注意适当的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焊接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安装是最重要的建筑环节,必须保证钢结构连接符合标准要求。焊接结构前,检查施工图,确保焊接牢固,避免出现裂纹问题。严格结合非材料与非硬化钢材料,开发差异化钢材焊接技术。对于全熔透一级和二级焊接工艺,必要时进行超声波探伤,并根据工程图纸合理设置焊脚尺寸,以保证焊接工艺的实际质量和美观性。安装钢结构时,螺栓外露部分用套板固定,周围填充混凝土,初步调整后重新测量螺栓轴线和高度,确保误差在控制范围内。
        4结论
        在钢结构施工技术监理过程中,要真正发挥技术监理的作用,监理工程师必须要求施工部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组织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施工单位的要求进行施工。监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把控,增加检查次数,这是保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夏爱香.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73.
[2]朱朝应.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1):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