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田智林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田智林
[导读] 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建筑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建筑工程会发生很多事故,严重威胁工人的人身安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周期和建筑单位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6227271967090***11  田智林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建筑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建筑工程会发生很多事故,严重威胁工人的人身安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周期和建筑单位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强化安全管理
        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当今建筑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经济效益是企业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提高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主要建设目标。目前,建筑工程的建设投资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的监督和控制才能保证设施的建设。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往往不重视安全,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给施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文章探讨了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加强施工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可以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提高工程的工期和质量,降低成本,因为当发生安全事故时,难免会有一些事故等影响和经济损失,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贯彻安全理念。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2施工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技术存在隐患
        导致建筑工程出现突发事件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数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较差,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忽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此外,一些施工单位不执行适用的法律法规,相关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无法遵守这些法规。这样做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技术操作。例如,施工人员不按现行规定办事,导致脚手架未铺满、横向扫地杆搭设等失误,需要注意,这可能会对施工安全造成潜在危险。此外,施工人员不规律的工作也会导致模板系统的不稳定。此外,在一些施工现场,木材和钢材经常混在一起,造成纵横向支撑力不均,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2.2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从管理体系来看,科学高效的制度体系是有效管理的前提,安全管理直接体现了这一说法。我国大部分建筑单位,虽然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的责任跟踪制度,对安全管理控制的各个环节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然而,一个建筑工程一旦开工,由于各种原因,如赶工期或降低成本等问题,逐渐开始忽视现场安全管理和有效执行先前制定的制度的重要性。由于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也难以追查管理方的根本原因,更难以处理任何事件或潜在的安全威胁。
        2.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影响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现象,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施工成本,往往选择施工技术较低的施工队伍,但相应的施工成本较低。但由于施工技术水平低下,这些施工队伍不仅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经常进行一些不正确的施工操作,导致施工安全问题。此外,部分施工人员施工安全意识淡薄,不严格遵守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规范,在进行相关施工作业时仅凭自身的施工经验和判断,极易诱发安全事故问题。
        2.4施工现场安全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
        在安全管理当中缺乏监督机构的安全监管。大多数建筑项目都聘请了自己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过安全监管相关内容的培训,施工现场的大部分隐患都无法察觉,也不会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此外,与政府有关的工作单位和部门,大多采用事后追究责任的方式进行安全管理。但是,一些企业缺乏足够的施工资质、报告程序和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没有及时被制止。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即使追究相关责任,其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3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正常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只有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建筑工程的管理才能正常进行。建立企业安全责任需要三个方面的同时落实:权限、利润和责任。在实施每个项目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由项目经理的下属指派人员,包含各种专业管理员。对于所有项目人员,公司必须与其签订相应的责任协议,协议中必须准确、透彻地规定对做出重大贡献的事故后相应的惩罚和奖励。对于一个项目评价体系来说,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评价,极大地提高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把安全管理变成了全员参与的全方位活动。在企业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则,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安全生产规则,对出现安全问题的企业,应当停止作业,修复完成且符合标准,才可以恢复生产。
        3.2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是所有现场作业的中坚力量,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现场工人安全培训,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进度目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并能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施工,要求和管理制度到位。施工人员进场前,企业应进行安全问题教育培训,接受全面、具体的安全技术讲解,明确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和安全问题,做好安全领域工作,确保安全,减少工地施工安全和事故数量。
        3.3科学控制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
        对于建筑工程,各个控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只有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才能达到目标成本。但是,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也会造成相应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科学监控各项控制,协调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根据合理的成本分析确定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投入,优化施工程序,提高进度水平。
        3.4资金投入增加
        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各项任务的有序开展,往往需要提供资金支持,确保高水平资金投入,避免资金不足影响各项任务的实施。由于很多管理安全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安全防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必须及时提供适当的设施和材料。在此基础上,施工现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必须提前规划,充分考虑工程总成本,确保资金可靠保障,避免后续施工过程资金浪费问题。
        3.5改进应急计划
        现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往往需要考虑安全事故的各个方面并及时处理,以尽量减少不利影响,这也需要一个完整的应急计划。安全管理人员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往往需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常见安全事故,使应急预案更具可行性和相关性,避免流于形式。应急预案一旦制定完善后,往往需要组织相应人员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应急预案的准确应对机制和具体实施要求,确保应急预案的及时有效运用,减少安全事故后产生的各项损失。
        4结论
        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采取正确的措施是保证施工效率和建筑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步骤。为此,在建筑工程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及时理清现有工程存在的问题,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加大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为进一步确保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筑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6):106-107.
[2]宋骁鹏.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J].房地产世界,2021(09):115-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