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慧莲
浙江省开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浙江 开化 3243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规划与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城市化进程得以推动的关键,需要进一步协调发展,才能打造出全新的现代化城市,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基于此,从现代城市出发,主要分析了城市规划在调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城市规划及建设的影响、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协调发展等相关内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协调发展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彰显了城市的文化特点,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该城市的建筑设计。
1城市规划在调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①以人为本展开规划来实现人性化建设,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应该以“人”为中心来规划,更好地服务于“人”,使市民产生归属感,真正体会城市的舒适与方便,并以此激起市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围绕群众需求来做好现代城市的规划工作,并基于此让城市建设满足市民需求,真正赢得市民的满意。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还应注意秉持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凡事皆以市民切身利益为主,并以此来落实规划和建设。同时,还应在规划中充分彰显出现代城市的文化内涵,打造出一定的地方特色。在区域规划设计中应积极联系上“本土文化”、深挖文化内涵,以建设出特色城市。②城市以规划来调控建设,在城市规划中,可以经由公共市政基础设施及市内土地利用这两方面来展开调控活动,并以此为基础灵活调控城市建设。按照一般情况做好区分工作,在城市建设中,市内的规划调控作用主要涉及短期、中期、远期3种。在城市规划中,具体调控建设的方面还应按照城市经济来实施。如果城市经济得到了良好发展,则仅需很短的时间,就能够完成城市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所以城市调控一般都是短期类型。反之,如果城市经济发展并不理想,具体实施速度较慢,则一般选用中、远期调控模式。
2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协调发展
2.1制定统一规划标准
多规合一管理的前提是多项规划的统一融合。为此,中央或各级主管部门应针对我国发展现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详细规划编制,对城市的各项规划项目展开科学管理,做好各规划主管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保障规划科学性的同时,明确规划目的和理念,围绕国家战略发展方针,革新各规划编制内容,密切各编制规划间的联系,消除各规划编制间存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同时,中央及各级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和当前实际,制定统一的规划标准,综合考虑各规划项目的整体发展效果,以及各规划项目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家总体规划发展中的深远影响,实时对各项规划中存在的发展弊端予以调整,改进规划融合管理的整体效果。此外,中央及各级主管部门还应设立多规合一空间规划管理制度,将各规划管理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规划,采取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各项规划的整合与管理,并制定对应的法律法规,推进多规合一制度的实施,进而形成强而有效的法律约束力,加大多规合一的落实力度。
2.2注重与周边自然、社会环境共同协调发展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管从大的城市规划布局来说,还是从小的建筑物设计来说,都要高度重视与周边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规划设计人员要注重城市规划的合理性,特别是城市交通网络的设计。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城市基本的自然资源。只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才能确保城市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在建筑物设计方面,设计人员首先要考虑设计的建筑物是否能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要确保区域内的建筑物具有相应的协调性。
同时,要充分利用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积极构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设,将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体现出来。
2.3信息新时代下灵活调整并协调城市规划及建设
新世纪下,互联网的飞速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电信业的发展,全球都步入到信息新时代。所以,在规划建设现代化城市中,也迎来了信息化下的严峻挑战。①国内城市当前的编制系统还是在沿用旧的“规划编制法”,以至于许多方面均体现出计划经济领域的特点,但信息化社会,信息网、信息产业等已发展成为城市的关键性内容。所以,从总体上规划城市时,除了需要适应当前的工业化、市场化形势外,还应秉持信息化前瞻内容。②在信息化时代下,因为城市工业规划布局较少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现代城市工业与居住布局不再存在明显的分区界限。在市中心不再仅涉及单一化的商业,而演变成最集中各方信息的场所,其中的功能综合性质很明显,广泛纳入了娱乐、商业办公等。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环境下,工业企业无需在城市内部便可以便捷地获取信息。在现代城市布局工业功能时,主要呈现的现象是扩散至低地租的郊区,而紧密联系工业功能的居住功能,也呈现出明显的边缘化现象。所以,在规划、建设城市中,需要充分考量信息化带给城市功能的影响,规划要求进一步扩大区域。③在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上,信息化带来的影响也必须引起重视。纵观近些年的城市发展变化,第一、二产业占比降低,第三产业占比明显上升。关联到信息化的服务业,比如,保险、金融、政府服务、房地产等增长幅度可观。由此可见,在信息时代,从总体上规划城市时,需要注意新时代特征和影响,并逐步改善规划、准确做出定位,力争提高城市建设层次。
2.4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
建筑是城市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建筑物都有其相应的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认识也出现了变化。建筑物不仅要满足传统的功能需求,还要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建筑物的设计需求要最大化地满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要根据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开展建筑设计工作。建筑物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简单的一栋建筑,要与建筑物周边环境和城市规划有相应的协调性,与城市的文化理念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建筑物的功能,实现建筑物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城市发展添彩。
2.5健全规划制度体系
为让多规合一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得到有效实施,当地的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作为多规合一实施的法律保障,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健全与多规合一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探索出一套符合城市当下及未来发展的统一规划融合管理机制,确保各规划项目严格按照相关的多规合一法律法规要求展开实施。除此之外,在各规划编制的融合统一中,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要就融合管理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审批、实施以及监督管理,注重各项步骤的合法性,且设置对应的奖惩制度和责任机制,以加大多规合一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在各项规划融合的过程中,还需建立行之有效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密切各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注重各部门间信息的实时性和共享性,进而提高各规划政策的时效性。
结语
市场经济下的现代城市发展中,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影响因素。同时,城市的投资主体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出现了更多的不可预测性因素,给城市规划带来了新挑战。面临城市化的新高潮,则要求积极思考、分析其中的规划与建设,力争统一协调,以达到快速发展城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坚,赵冰,刘诗毅.土地管理制度视角下现代中国城乡土地利用的规划演进[J].国际城市规划,2019,32(4):23.
[2]张冉,丁镭,董鸿安,等.波市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耦合协调关系测度[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34(4):35–44.
[3]程哲,石传奎,杨国飞.三维电子报批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以镇江市规划局实践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7,14(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