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刘冰 郭春霞
浙江中能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1106
摘要:在我国各行各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材料市场的发展进度也随之增加,一些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制作材料时会出现质量问题,尽管这些材料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合格的,但使用价值以及效率是很低的。倘若施工单位没能意识到加强建筑材料工作的重要性,则会对建筑质量的合格性造成影响,对市民的生命、财产权造成威胁。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建筑工程;现状与策略;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工程建筑数量越来越多,一些新型高效的建筑材料应运而生。施工企业应重视建筑检测工作,根据材料的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不断优化检测技术,使用新型检测设备,加强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工程建筑的检测对建筑行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保障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可有效筛选市场中的建筑材料。施工单位应选择符合项目施工建设规范的建筑材料,且保证其价格低、质量好。通过缩减成本提升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1.1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直接利用建筑材料进行建筑物的基础构造施工,建筑材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及建筑从业人员和用户的生命安全,它是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所以进行建筑材料检测,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延长基础材料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将建筑物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太差就会给建筑物和工作人员造成潜在的威胁,最终使得建筑工程出现安全事故。
1.2确保建筑材料品质。
建筑材料质量的保证方法大部分是依靠建筑材料的检测,通过对其进行检测,挑选出质量良好、信誉程度优良的厂商供应建筑材料。随着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的检测设备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建筑材料监测的工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筑材料通过专业设备的检测能够选择出质量良好,符合国家标准安全要求的材料,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确保工程进程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节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1.3保证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通过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能够把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到工程施工建设中,并了解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的设备和检测工艺的实用性能、效率性能及安全性能,促进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还能够充分了解建筑材料的构成,根据工程的施工现场设计出合理有效地材料配比方案,花费最少的资金来进行高质量的工程建设。
2新时期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分析
2.1外观检测技术
在建筑材料检测方法体系中,外观检测技术属于应用年限较长的技术类型。
(1)在建筑材料进入作业现场前,对涉及建筑材料的外形进行查看,包括材料完整度、锈蚀度、变形等问题,挑选不合格材料,移送到指定区域内进行集中处理。
(2)在采购计划中应明确标注采购材料的基础参数,如材料种类、材料尺寸等,利用卷尺等工具对这些参数进行校验,不满足要求的材料须进行退换,确保进场材料的合格性。该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辨识度较强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木材等,可结合其他技术进行使用,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2自动化检测技术
自动化检测技术是依托互联网技术,根据既定操作指令对建筑材料进行自动检测的方法。
(1)在检测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提前编制相关检测程序,完成编程后对程序进行试运行操作,根据运行结果调整程序,提高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2)将样本材料按照既定要求放置在操作台,启动相应设备,由设备自行执行相关检测技术,同时计算机上会显示相应的操作结果。
(3)利用专家系统、大数据技术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根据相关要求得出相应的展示结果,提升检测结果的直观性。该技术可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试验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3射线检测技术
在新时期背景下,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射线检测技术是此类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该技术在应用期间,借助射线本身的穿透性,对待测材料内部情况进行探伤。遇到材料缺陷时,可反馈不同图像,借助光斑分析材料质量的合规性,及时调换不合规材料,提升分析内容的合理性。
在实际应用中,检测人员需要做好待测区域的清场工作,将干扰物、非作业人员清理出现场,以免射线辐射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得到检测图像后,需做好图像中干扰因素的处理工作,并适当放大相应内容,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4超声波检测技术
与射线检测技术相类似,超声波检测技术属于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超声波接触到物体后,可以根据物体内部介质分布状态的变化情况反馈相应的波长信息,对此类波长信息进行采集,绘制相应的反馈图形,对其进行分析后,明确缺陷位置和具体数量。
(1)超声波会影响人体健康,在应用中需要做好清场工作,提前划定检测范围,确保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2)超声波反馈结果的原始图像较小,需要对其进行放大处理,同时需要做好图像中干扰因素的处理工作,整理出更可靠检测图像,提升检测结果的直观性、准确性。
2.5微观检测技术
在检测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微观检测技术属于常用的检测方法,借助科学仪器对待检材料的微观参数进行采集,主要采集内容为物理参数,进而完成材料的初步筛选。在具体检测工作中,需要采集的物理参数主要包括材料粒径、材料形状等,主要集中在微观检测层面。在检测技术应用期间,应注重检测仪器的调试工作,将其调整到合理的应用状态,使用仪器后须进行保养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升仪器的精确度。
在该技术应用期间,需要客观考量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环境温度会改变金属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加大检测结果误差,是检测期间需要重点管控的内容,可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6渗透检测技术
在具体应用中,渗透检测技术属于常用检测方法之一,将荧光类材料混合渗透液涂抹在待测物体的表面上,在毛细作用下,材料会沿物体表面进行移动,堆积在出现破损的位置处。清除其他渗透液后,利用显色剂对其进行再次处理,可明确该材料破损情况,以便开展后续质量评估工作。从目前使用情况来看,该技术主要用于表面无多孔结构的钢构件检测,但该技术只能探明材料表面缺陷情况,无法探明内部破损情况,通常作为辅助类技术进行使用。
3结束语
加强对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视对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其不仅是评定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同样还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改善当前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来提高我国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加大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团队建设以及凝聚力,实现互利共赢,制定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改善现有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丹丹.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四川水泥,2020 (08):25-26.
[2]孙晓东.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价值工 程,2020,39(08):207-208.
[3]李巧丽.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外企业 家,2019(30):95.
[4]马小平.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门窗,2019 (1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