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7期   作者:周健
[导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可在某种状态中对于软硬件及强弱电等一系列技术进行多种形式整合,主要工作内容是针对电能进行有效的利用及合理化控制,以实现为生活服务的目的。

        周健
        45030519840524****
        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可在某种状态中对于软硬件及强弱电等一系列技术进行多种形式整合,主要工作内容是针对电能进行有效的利用及合理化控制,以实现为生活服务的目的。电气智能化等相关技术已同生活息息相关,在提高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基于我国电气系统已逐步趋于稳步发展阶段,随之亦出现了技术革新局面,促使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面临新的社会发展需求时,我国现有的电气工程技术还需更进一步的发展,在不断研发与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创新与改进。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
        引言
        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对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不仅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且还为电气工程行业的长远发展起到助推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电气工程的发展,提高其工作效率,电力工作者需要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断寻找创新和突破。
1智能化技术应用特点及必要性分析
        在智能化技术层面,它和过去的电气工程控制有着很大的差异,这项技术存在显著的优点。以往的电气工程成长经过里,控制方式上往往经由人力去进行工作。电气工程其与其他工程不同,电气行业的危险性较大并需投入大量人力,经由智能化技术的使用可极好地处理相关的缺陷。通常情况下,使用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借由对数据展开高效的分析研判,能促使自动化控制保持较好的精准性,从而持续的效率展开强化。与以往工作相比,智能化技术能让整个操作流程变得更加安全和方便。借助智能化技术,在工作阶段可从基础层面出发自主判断、高效工作,所以能确保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2智能化技术的优势
        第一,能够对电力系统实施监督控制。第二,可以在网络上在线修改相应的参数。第三,能使用模拟画面显现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及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同时实现波形捕捉等相应的功能,应用前景较好。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较大地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速度、运行精度及自动化控制的效率。除此之外,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充分结合用户的需求实现相应的合理调整,使电气功能获得进一步优化,最终充分发挥群控系统的优势。同时,使用智能化技术还可以有效控制一些复杂性较高的操作工艺,且能够调节电力系统,进一步提升电气系统自动化的精确度及有效性。智能化技术还具有直接更改参数的功能,能减轻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减少系统的调整时间,方便对电力系统实行控制。
3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
        3.1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在电气项目中,设备要长时间运行。基于这一情况,也使得设备经常会承载着较大的负荷量,非常容易出现故障。电气故障本身就有较强复杂性,不确定因素很多,同时还能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因此在对设备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过程中其难度相对较高,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然而,如若要处理上述缺陷,借助智能化技术便能得以解决。电气工程的成长经过里,会造成系统的先前运行形式出现结构性的改变,从而造成系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导致系统的运行需更多的设备进行支撑,随着系统内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系统的结构愈发趋于复杂化。如果在工作中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检修与保养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效率,系统故障概率无法得到降低。所以在进行维修时,应使用相关的故障诊断技术,这对于系统运转的平稳而言是极其有利的。制定有针对性性的诊断方案,按照方案展开工作,以实现在短时间内对系统内部故障的安全处理的目的。


        3.2在电气控制设置中的应用
        传统电气控制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对控制工作的要求十分严格,还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实际控制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计算操作,降低人为误差。而采用智能化电气自动控制,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数据检测和计算全部集中于智能监控系统中,然后根据不同环节下的数据要求,借助于编制好的程序进行监督和计算操作,做到电气控制的完全自动化。相比之下,该电气控制系统能够展示出更好的智能化和高效化特点,降低企业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电气自动化属于精密性较强的控制仪器,尤其是在智能化技术实践中,可以强化控制效率,并做到自动化控制程序的全面设计,为后续自动化操作控制执行创造基本条件。另外,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时,能够使得产品功能保持一致,有利于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的执行。基于智能技术的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组成如图1所示。系统中包括了传感器、电气控制箱、操作箱、显示箱、电磁阀控制箱、遥控接收机等。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传感器会对系统的状态数据进行采集,并且在后台程序中进行处理,当接收到操作指令后,会由遥控接收机将指令传递到操作箱,反馈信息则通过显示箱展示,做到多变量的有效控制,以此来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效果。从上述内容中也能够看出,随着电气自动化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整个电气自动控制程序也越加完善,确保了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功能的实现。
        3.3优化设计
        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的设计方法,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误差。例如,推广及运用CAD图纸设计软件,提高了图纸的实用性,同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设计中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或错误。此外,使用CAD图纸设计软件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不仅能节省人力、时间,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设计成本,对项目成本控制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其除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设计的水平,还能够提高设计的精确度,确保电气控制系统工作的指导图纸更加精确、高质。另外,在设计工作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其设计难度也在随之提升,而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了智能处理电气设备设计这一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业务质量和效率。
        3.4智能技术控制电气工程
        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电气工程运转的多个环节。为了加强电气工程的系统化和集成化,电气工作人员需要熟练并灵活地使用智能化技术。借助智能化专家系统的帮助,电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对电气工程的设备进行综合控制,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控制的专业性。除此之外,智能化技术中心的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电气工程中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环节。工作人员可以引入反向算法,让系统自动判断并且分析设备运行的参数,进一步确认工程中的转自速度等相关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以此来促进电气工程工作效率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智能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对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细节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并强化其重视程度。另外,在该过程中,需要与工程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对工程设计内容进行优化,将智能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全部解决,促使我国社会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国强.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0(05):16-18.
[2]孙建.浅谈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22):231-232.
[3]朱淼涛.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17):44-45.
[4]邓刚.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193.
[5]潘修义.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256-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