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身份证件号码:37091119820520****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了社会的进步,工程造价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理论对工程中的成本花费、投资以及资金支出等进行预测、计划、管理的过程,它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条例,按照相应的方法进行规范操作。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将工程看为一个整体,不仅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工作,而是在项目投入阶段就进行管控,实现人员、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协调,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BIM技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新型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当中。为消除传统管理方式带来的弊端性影响,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主张利用新兴科学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全周期管理。其中,以BIM技术为首的新兴科学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得到了良好应用。管理人员通过合理运用BIM技术的可视化与虚拟化功能优势,初步实现了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BIM技术的建模功能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涉及的材料设施以及技术要点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分析,并根据分析反馈结果,对工程项目可能涉及的成本费用问题进行合理评估,减少工程费用损失问题。
1BIM技术的概念
随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其整体的工程造价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这种技术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此技术可以对建筑施工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在此模型下,工程人员还可以结合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构建完善的数字模型,主要目的是展现模拟建筑工程形态,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造价进行全方位管理。同时,在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内容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会涉及多个环节,主要有建模、仿真和模拟等。在一般情况下,BIM技术本身具有仿真性和完善性等多个优势,所以在新时期下需要加强对此技术的有效应用。
2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1加强统筹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中的造价信息比较多,其管理流程也相对复杂,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的全面管理,需要对其进行统筹管理,为施工的安全进行提供保障。建筑单位中的各部门间和事业单位间都需要积极沟通,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统筹管理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规范施工人员操作行为,对项目实施各个环节中的造价信息进行统筹管理。此外,相关的部门还需要提前做好积极沟通,保证部门之间协调的有效性,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然后设计出更加完美的模型。因此,建筑工程单位,在造价管理中需要加强对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发挥其在建筑工程的优势,推动统筹管理的进程。
2.2BIM技术在模拟建造应用分析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而言,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极为关键,将对整体工作质量产生深刻影响。而在这一阶段推进BIM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切实提升管理有效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场地调配和设备分配,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重点也应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因此,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当中,BIM技术应该被应用于模拟建造方面。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利用BIM技术建设工程模型,借助模拟建造进一步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性做好充足准备。比如,利用BIM技术构建虚拟建筑结构,并基于三维可视化手段完成模拟建造,实现施工方案的直观化、动态化展示,让技术交底准确度和可视化程度得以提升,也为深度把控和动态管控施工进度,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当然,在实践工作中管理人员还应积极推进BIM5D软件的有效应用,为提升管理质效和便捷性提供帮助。
2.3项目设计阶段
虽然从客观角度上来看,项目设计阶段的费用占比小于1%,但是该阶段管理效益成果往往会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率可高达75%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项目设计阶段涉及的专业施工协调内容较多。如像水暖电等多个专业施工,都需要在项目设计阶段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以确保可以为后续施工建设提供良好保障。为确保专业施工的协调性与合理性,管理人员可主动利用BIM技术实现对工程建设阶段各专业施工的动态分析以及可视化管理。举例而言,像日照分析以及节能设计等均可以在BIM信息模型中进行动态展示。设计人员可根据展示反馈结果,对当前设计方案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及时改进与优化处理。与此同时,主动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从模型中窥测各专业施工可能会发生的碰撞问题,并根据碰撞问题的具体成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加以防范管理。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可主动针对施工阶段的各项流程进行模拟与分析,并利用碰撞检查以及建筑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施工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以及费用增加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周期管理,以防止因施工设计或者工期变化等因素造成费用增加问题出现。
2.4工程施工管理阶段应用BIM技术
在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施工阶段最为关键,不仅关乎工程质量,还实时反馈造价信息,赋予造价管理灵动性、发展性、渗透性,关注可能存在造价管理偏差各个环节。有些工程承建周期较长,建筑市场加速更迭,人、物、财等方面的信息不可同日而语,徒增造价管理压力。为减轻管理压力需应用BIM技术,紧抓该技术可视化、可优化、协调性关键,将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新信息录入数据库,并在3D、4D、5D模型中予以体现,及时反馈建筑市场动态。在建筑市场动态发展背景下除原材料价格可能影响工程造价外,还需关注工程量,根据市场情况、预算定额编制预算书。在施工中结构形式、建筑类型日益丰富,工程量的计算难度上涨,为此要灵活运用三维算量软件,在该软件中应用BIM技术,立足实际及建筑要求规设模型,保障该模型满足施工现场条件,针对构件定义属性,旨在区分构件、高效管理、便于修改,模型建成后经由软件自动运算,完成构件减扣、计算、统计任务。BIM技术可视化特征鲜明,能在施工过程中模拟、演示、检查施工及其碰撞,通过规设水暖电、设备、结构等专业信息模型,预见可能存在的软碰撞、硬碰撞情况,在此基础上为施工管理者调整技术参数、施工流程并加强施工过渡、衔接、配合提供依据,解决后期返工、改线等问题,达到控制成本费用工程造价管理目的。施工管理者依据BIM技术还能使用碰撞优化方案,模拟现场施工交底,便于指导现场施工管理,利于各单位了解设计方案,加强沟通协作。
2.5BIM技术在竣工结算阶段的应用
为了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对工程竣工阶段造价的管理,主要在整体层面实施结算工作,合理应用BIM技术,在整个的工程建设角度入手,将施工中的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针对具体的工程施工情况开展质量和造价管理工作,让工程的完工时间以及建设效果都能够符合施工的合同以及招标文件要求。
结语
总而言之,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无疑是为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推动力。鉴于BIM技术的重要性,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应该主动结合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利用BIM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在正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各阶段的要点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与虚拟化功能对各阶段可能涉及的成本费用问题进行合理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马超.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35):145.
[2]阮晓玲.BIM技术应用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途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32-33.
[3]沙晓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砖瓦,2020(5):137+139.
[4]孙德志.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砖瓦,2020(5):129-130.
[5]邱中杰.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中的作用分析[J].建筑与装饰,2020,(3):173-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