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群
身份证号码:37131219871118****
摘要: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造价的管控与成本优化的重视程度,将其运用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对现场施工的监管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衔接性,才能将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保证每一笔资金投入的合理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使工程造价更加的合理,确保建筑行业的顺利开展,促进城市的建设与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一、在现阶段工程造价和成本管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工程造价审批环节不严谨的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一项非常繁琐和细节性较强的工作,所含有的内容较多,不仅有施工材料的选购和施工过程中的所产生的经费,还有财务核算以及项目预算。通常情况下,如果是一个施工环节会有比较清晰的审批流程,但是多项施工内容,整个审批过程是比较混乱的,各个部门之间衔接性较差,协调机制比较薄弱,给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增添了难度,降低了管理效果。
(二)成本控制方式不科学的问题
成本控制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最为核心的内容,两者之间联系极为紧密。很多建筑企业在成本控制方式的制定上,并没有依照工程的实际状况,导致成本控制方式缺乏科学性,而且成本控制体系是不健全的,一些企业会选择采购价格便宜的施工材料,想以此来缩减项目成本,这种控制方式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建设品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安全隐患,会限制建筑企业的进步。
(三)管理制度滞后的问题
工程造价与施工实际情况出现差异性是非常常见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管理制度的滞后性,很多企业的负责人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的模式不了解,不愿做出改变,一直采用的都是原有的管理方式,这不仅会影响成本控制的效力,而且还会降低工程造价的准确度。
二、在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管控办法
(一)在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整个工程建设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为后期的具体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影响整个工程造价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准备阶段包含了决策环节、招投标环节等。建设企业一般会利用招投标的方式来选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确定施工材料和施工企业。但是,要值得关注的是,在招投标环节一定要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平与公正,杜绝出现徇私舞弊和私下内定的现象,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选择最佳的标底文件,在确定合作企业的过程中,要对各个投标单位的相关资质、信誉、价格和服务进行综合考察,选择造价适宜,性价效益最高的施工企业,为控制工程造价创设良好的条件,加强与施工企业的沟通频率,尽量减少工程造价的变更,做好准备阶段的所有工作,达成成本控制的优化。
(二)在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最容易被企业忽视的环节,其实做好设计阶段的成本管控对工程造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所以说,企业需要扭转重施工,轻设计的陈旧观念,要增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对设计中投入经费较多的项目内容进行仔细的审查,一旦出现不合理的内容,需要及时组织会议进行沟通和分析,制定更佳的解决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保障设计阶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要在设计之前,对市场情况进行考察和调研,了解市场动向,在施工材料符合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项目成本。
(三)在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将责任制度的优势和作用充分突显出来,增强造价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责素养,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同时,也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节约的意识,让工程造价贯穿在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中。
(四)在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控的最终工序,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竣工阶段,不但要收集和归纳所有的竣工资料,而且要保证工程结算体系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是决定项目效益的核心内容。一般状况下,最后的结算金额,是中标金额和变更经费和签证经费的总计,因此,需要对工程量和每一笔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查,并组织专项成本分析会议,查看与财务预算、材料购进和实际使用情况是否一致,购进价格是否合理,如果出入较大,需要找出根本原因,保障竣工结算的合理性,避免企业受到经济损失。
三、在建筑工程造价的优化措施
(一)提高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的水准
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应该认可和重视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改变陈旧的管理观念,让全过程工程造价的优势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充分的突显出来,依据项目实际的开展状况,进行优化和创新;其次,在工程造价工作的进程中,需要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数据作为参考指标,来保障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运用先进的信息化动态管理模式和技术,提升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的水准。
(二)材料用量的合理控制
在确保设计目标和品质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对材料的用量进行合理的管控,利用定额管控、计件管控等形式,对材料和设备的消耗进行管控。第一,定额管控。通过消耗定额为参考指标,依据真实状况,设置限定额度的发放材料的制度。在标准的范畴内,分批次、分时间进行申请领用,如果出现超出规定额度所申领的材料,需要先询问具体原因,并进行核实,上交完善的审批文件,才可以领取。第二,计件管控。这是对所安排好的材料和设备的发放和收回的计件检验以及投料计件检验。第三,包干管控。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辅助零件,如钉子、钢丝等材料,需要依照工程的体量和施工环节测算可能需要的材料数量,然后转换为资金费用,交给工作人员包干管控。第四,指标管控。一般状况下,如果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需要执行计划管控和遵从指标管控的方式。参照原来工程项目材料所使用的真实数据,通过工程项目的需求和计划,设置材料申领的标准,以此来对材料进行合理的管控,从而实现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三)构建完善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管控的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管控的基础,其全面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不仅要给工程中的每一个工序制定标准,还要加强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防止出现造价管理目标不清晰,管理过程混乱等问题。若想提升管理机制的健全性,还需要增强各个部门之间配合度,使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性更强,有利于项目审查和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成本核算的严格审查
若想做好成本优化,就需要对成本核算进行严格审查。首先,以成本核算为基准,统计、真实、整合和确定全部的施工资金,通过成本核算的数据为核心开展成本预估、管控、预选和探究等工作。其次,要加强对成本的分析工作。在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以成本预算为参考标准,进行成本分析,找出不匹配的超出资金的根本原因,对每一项数据都要秉承严谨的工作态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城市的建设和国内经济的进步,都离不开各个行业迅猛的开展,尤其是与民众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建筑行业,建筑行业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整体效益,而且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这也为建筑行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其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是确保建筑企业整体效益的关键组成内容。
参考文献
[1]赵成卯.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研究[J].商讯,2020(26):128-129.
[2]刁敏.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方法[J].四川建材,2020,46(09):212+214.
[3]马步太.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25.